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找到了,原來王氏祖先都出自這個地方!

“君到山西來, 才知故鄉事。 ”炎黃子孫講究尋祖認宗, 山西常常是繞不過的血脈之源。 在古城太原市郊的晉祠內, 有一個外觀普通甚至略顯狹小的子喬祠,

遊人很容易將其忽略。 但若王姓之人來此, 總免不了要焚香祭拜, 因為子喬祠是王氏始祖之宗祠, 是天下眾多王姓華人“根”之所在。

“天下王氏出太原”, 太原建城兩千五百年之際, 第六屆世界王氏懇親聯誼大會也曾在太原召開,

在子喬祠前舉行盛大的世界王氏宗親祭祖儀式。 子喬祠內供奉的王子喬是周靈王的太子, 名晉, 本姓姬。 子喬年輕有為, 仗義疏財, 直言時弊, 因觸怒靈王被貶為庶人, 十七歲時“駕鶴升天”。 子喬的兒子宗敬曾任司徒官職, 他看到周室衰微, 天下大亂, 遂辭官避居太原。 宗敬一家與鄉鄰和睦相處, 深得同情與愛戴, 大家因其為王者之後, 都以“王家”尊稱, 此後全族也王姓自居, 子喬則被尊為始祖。

王氏後來成為太原地區最顯赫的望族:北魏定太原王氏為天下四大姓之一, 唐太宗將太原王氏定為天下五大姓之一。 王氏家族的發展, 以晉朝時最為鼎盛。 史籍曾有歌唱王姓、謝姓兩大世族在晉朝時無比顯赫的詩句:“山陰道上桂花初,

王謝風流滿晉書。 ”王氏家族之氣派與繁盛, 由此可見一斑。 王氏植根晉汾, 支分脈衍, 就現所知的有兩百多個, 其中著稱的衍派為“開閩王”、“郎琊王”、“三槐王”、“潮州王”、“瓊崖王”、“贛湘王”等。 王氏後裔人才輩出, 比如秦朝大將王翦、東漢名臣王允、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和王獻之、唐朝文學家王勃和王維、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等。 太原王氏後裔告訴記者, 王氏根在太原, “枝傳海外”, 王氏子孫遍及世界各地, 以東南亞為數最多, 足跡遍及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 如在泰國, 王姓約占旅泰華人一半。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海外的王氏後裔, 紛紛回到太原尋根問祖。 一九九三年七月, 王氏宗親的世界性聯誼組織——海外太原王氏聯誼後援會在太原成立,
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十二個宗親社團, 兩百多位宗親參加成立大會, 並在晉祠內興建王氏始祖王子喬公祠。

據海外太原王氏聯誼後援會的有關人士介紹, 首屆世界王氏宗親懇親大會一九九三年在太原召開,

其後相繼在泰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地召開了世界王氏聯誼大會, 借此溝通並增進了海內外王氏宗親的感情, 也為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科技文化貿易的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