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於丹:扶精神貧困 過美好生活

△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 于丹

本屆論壇和往年不同, 有了新的氣象, 就像十九大報告裡講到的“新時代要有新氣象,

更要有新作為”。 在這裡我提出我的三個觀點。

讓精神扶貧成為全民觀念

什麼是精神扶貧?過去我們為了扶貧而扶貧, 扶貧更多是由富裕人民扶植貧困人民。 但我想說, 能夠去扶貧的人, 本身也得到了幫助, 這才是扶貧的精神本質。 能贈與他人的人, 永遠是一個生命裡有尊嚴、有慈悲的人。

正像蔣正華副委員長剛才講到的“扶貧、慈善, 過去我們認為是行為的施捨, 但是今天它正在成為一項社會的事業”。 過去我們講扶貧, 似乎只是存在於大災之年或者突發災難時, 才顯得特別重要。 那麼人民在精神扶貧這個概念中到底是一個什麼位置?我們在救助他人的時候, 是否可以感覺到給予永遠都比索取要高貴?

富裕是一種財富的數字,

而尊貴是一種精神的價值。 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但我們的文化界依然存在著“文而不化”現象, 財富界也存在著“富而不貴”的現象, 這都是我們新時代裡要解決的社會頑疾。 如果“文而不化”, 學問就只能躺在經典裡, 不能化育人心, 不可化育行動;如果“富而不貴”, 財富就永遠是富豪榜上可以炫耀的數位, 並不能改善弱勢群體的民生。 怎樣真正落腳到“創造美好生活”的目標?那就是從精神上要“文而化之”, 從行動上要“富而尊貴”。

精神扶貧, 要有全民的共識, 就是共有的觀念, 觀念的力量是最大的。 每個人都能伸出援助之手, 把幫助他人當做一種共識。

精神扶貧, 不應該折合成每年到位的扶貧款, 應該切實反映在有多少孩子接受到了教育上。

如果不想讓我們下一代繼續貧困下去, 不想讓我們在混沌中掙扎, 想讓更多人明辨是非, 就要讓鄉村的教育真正振興起來。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不能讓扶貧僅僅只是物質救助, 我想這應該是美好生活的真正含義, 是我們在新時代的重要使命。

提升扶貧的精神和教育含量

人人都要有惻隱之心, 有同情心, 有慈悲心。 看見別人受苦受難, 我們心中會不忍, 這就是仁愛的開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對老小好是起碼的價值共識底線。 我們的扶貧能不能擺脫簡單的數字與物質的扶貧, 在精神上考慮一下我們的底線到底在哪裡?一個民族的教育, 不應該只教孩子高精尖的專業知識,

更應該教孩子生命的常識;不應該只教孩子追求規模發展, 更應該教孩子嚴守規則;不應該只教孩子大有作為, 更應該告訴孩子有所不為;不應該只教孩子追求成功, 更應該告訴孩子終身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我這一輩子就做過這一個單純的職業, 就是做個老師, 我後半輩子還會做個老師, 因為我知道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們做不完這些事。

孟子說:惻隱之心, 仁之端也;羞惡之心, 義之端也;辭讓之心, 禮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什麼叫“羞惡之心, 義之端也”?就是人要懂得禮義廉恥, 人要有羞恥心, 不能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辭讓之心, 禮之端也”, 我們應保持傳統的辭讓、恭敬的美德。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再多的智慧, 再多書本的學問, 都不如明辨是非。 我們教育孩子, 不能只教知識不教見識, 更沒有膽識。 我們需要一批有識之士, 但不是死知識, 是縱覽天下的大見識, 最後歷練出擔當的膽識。

今天中國的使命已經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扶危濟困, 今天的中國正在國際上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釋放自己的力量。 如果我們孩子連是非都不明辨, 我們是否還能站在這個平臺上?我真的希望在我們救助那些貧困地區的時候, 脫貧的指標體系裡面應該有當地孩子的受教育程度。 因為我相信指標體系是一種導向, 用評價體系去重新安排這些善款的到位與落實, 最後完成它的驗收, 不能只做不驗。

讓公民養成慈善習慣

我依然想在行動層面上發出呼籲, 讓慈善不僅僅是富翁、明星、公眾人物層面的事情,讓它成為一種公民習慣。

慈善是人的本能。把慈悲作為種子放在孩子們的心裡,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惻隱之心,就是看見別人受苦自己心裡會難受,自己能夠幫人而不吝嗇。更大的慈善是行動,是他願意去做。社會慈善要從幼稚園做起,我們未來的社會才真的有希望。讓慈善成為公民習慣,從孩子的日常積累開始,也從我們每個人的個人計畫開始。

如果每個公民都能夠把收入的一部分拿出來做公益,我們就真的接近美好生活了。不是指望這些錢能改變什麼,而是這個錢換來了自己精神上的尊貴。

2018年到來了,我不知道慈善是不是真的可以成為一種公民習慣,讓我們從孩子開始、從自己開始、從自己的月收入和年收入開始。信任這個社會,信任我們每個人,真正捐出來的是一份人性。我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不能等到社會制度完善到毫無瑕疵,我們才能夠解決不平衡與不充分。

首先得自己做到足夠好,並且作為一個公民,在行為層面上給予別人更多的信任。這樣更多的公民就能連接在一起,那麼慈善就做起來了,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好!

讓慈善不僅僅是富翁、明星、公眾人物層面的事情,讓它成為一種公民習慣。

慈善是人的本能。把慈悲作為種子放在孩子們的心裡,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惻隱之心,就是看見別人受苦自己心裡會難受,自己能夠幫人而不吝嗇。更大的慈善是行動,是他願意去做。社會慈善要從幼稚園做起,我們未來的社會才真的有希望。讓慈善成為公民習慣,從孩子的日常積累開始,也從我們每個人的個人計畫開始。

如果每個公民都能夠把收入的一部分拿出來做公益,我們就真的接近美好生活了。不是指望這些錢能改變什麼,而是這個錢換來了自己精神上的尊貴。

2018年到來了,我不知道慈善是不是真的可以成為一種公民習慣,讓我們從孩子開始、從自己開始、從自己的月收入和年收入開始。信任這個社會,信任我們每個人,真正捐出來的是一份人性。我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不能等到社會制度完善到毫無瑕疵,我們才能夠解決不平衡與不充分。

首先得自己做到足夠好,並且作為一個公民,在行為層面上給予別人更多的信任。這樣更多的公民就能連接在一起,那麼慈善就做起來了,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