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學生研究礦泉水瓶發放更接地氣

前不久, 清華附小大資料分析蘇軾之事, 一度引發輿論的持續熱議。

在公眾印象中, 玩玩鬧鬧的小學生, 能知道蘇軾並且背得上幾首他的詩詞, 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因此, 對於大資料分析蘇軾, 無不為之感到震驚。 面對“逆天”的孩子, 很多人懷疑研究成果是否由父母、老師捉刀。

面對質疑,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回應該校從低年級就開始小課題研究, 有著長時間的積累, 是大家把這個問題想得太難了, 家長幫助孩子找來工具, 最後使用工具、分析得出結論的過程全在孩子。 她還表示, 這種教學改革也可以在師資生源水準較差的地區推廣“複製”。

學生有差異而不是有差距, 關鍵在於老師的意識, 要有一種推動學習方式轉變的激情和使命。 比如, 換成農村的孩子就可以研究放牛與天氣的關係, 從生活中問出“為什麼”。

有關小學生大資料分析蘇軾之事, 許多細節固然存在商榷空間, 但並不妨礙達成一些基本的共識:一是這種創新不僅值得鼓勵, 而且符合教育發展的趨向;二是進行研究性學習時, 應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最近, 錢江晚報報導杭州一群小學生開展了一場有關礦泉水瓶發放的調查研究, 堪稱典範。

在杭州拱墅區第七屆“運河公民節”上, 由長陽小學師生完成的《礦泉水容量選擇研究》讓人驚歎:參加一場會議, 會場上發的瓶裝水,

你會隨手扔掉還是隨身帶走?絕大多數成年人都會忽略的“小事”背後, 卻隱藏著巨大的浪費。 孩子們研究發現, 如果不合理控制礦泉水容量, 一場普通的會議就要浪費1.6萬毫升礦泉水。

通過系列調查, 長陽小學的孩子們提出按不同場合配置不同容量的礦泉水,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並且根據季節、會議時長, 繪製了一張較為詳盡的會議配水建議表:比如, 時長1小時以內的會議, 不提供水;時長1到2小時的會議, 春夏秋三季, 提供300到400毫升的小瓶礦泉水, 冬季不提供水……這樣的調查研究有主題、有行動、有建議、接地氣, 而且操作性、趣味性強, 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 極具推廣借鑒價值, 確實令人眼前為之一亮。

這種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 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並轉化為活動主題, 讓學生從個體生活、社會生活及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 形成並逐步提升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 培養其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才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本來面目。

中國教育的優勢在於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非常扎實, 但學生的創新能力、責任意識、實踐能力則明顯是短板。 清華附小的研究報告之所以能夠引來一片讚譽, 關鍵是孩子們的學習過程中體現出強烈的問題意識。 這是一種擁抱現代文明、接納現代科技, 卸下標準答案的枷鎖、向自由探索敞開的教育,

理當成為我們整體教育水位抬升的尺規, 也當成為學校教學改進乃至教育改革頂層設計層面可以參考的實例資源。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 已經成為我們需要迫切回應的問題。 研究礦泉水瓶發放之類的問題, 雖然不像大資料分析蘇軾一樣“文采風流”, 卻因其“接地氣”而顯得彌足珍貴, 並且可以有效規避大人們用力過猛的弊病, 何樂而不為呢?

(燕趙都市報 胡欣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