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幾位古人的稱號一個比一個霸氣,下場卻是一個比一個慘

咱中國有個說法:“名字不能起得太大, 否則容易鎮不住。 ”雖然筆者並不是非常相信這個說法, 這話多少聽起來也有些迷信色彩, 但似乎並非毫無道理。 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古代封建社會, 達官顯貴們總是喜歡想方設法地標榜自己, 突出自己的高貴身份地位。 其中有些人就給自己起外號, 或是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獲得稱號, 這些稱呼無不讓他們一時間名聲如雷貫耳。 下面我們盤點幾位這樣的歷史人物, 巧合的是, 他們的綽號一個比一個響亮, 下場卻是一個比一個慘。

5.屠伯 嚴延年

西漢歷史上, 霍光是一個難以評判的人物。 漢武帝駕崩後, 霍光權傾朝野, 先後廢立了兩任皇帝。 然而, 霍光卻非常注意遵從君臣之禮, 很少僭越, 並且在漢武帝後期漢朝權力的延續上有非常大的功勞, 因此多被視為正面的歷史人物。 嚴延年與霍光類似, 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歷史人物,

不過, 歷史對其評判卻充滿貶義。

嚴延年年少時就接觸了一些法律知識, 變得正義感爆棚。 當官後更是嫉惡如仇, 漢宣帝剛繼位, 嚴延年便上奏彈劾霍光“擅自廢立皇帝, 沒有臣下的禮規, 不仁道。 ”同僚稍微有點不合禮法的行為, 此君必上綱上線, 弄得滿城風雨。 在河南任職時, 嚴延年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殺了一大批違法亂紀的大戶, 而且是宣判後當場行刑。 雖然目的是好的, 但他的做法不但引得百姓惶恐, 稱其為“屠伯”, 同僚也是對其敬而遠之。 最後牆倒眾人推, 喜歡彈劾的嚴延年反遭彈劾, 以誹謗朝廷之罪被“棄市”(當街處死)。

4.人屠 白起

白起是公認的“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擔任秦將30多年, 攻下城池70多座, 殲滅敵軍近百萬人。 翻遍史書, 白起幾乎未嘗一敗, 據說戰國後期, 敵軍將領聽說是白起帶兵來犯, 嚇得坐立不安。 然而, 白起也是有人生污點的, 他做過最大的壞事莫過於坑殺40萬趙卒了, 他也因此被稱為“人屠”。 正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著、戰績輝煌的名將, 最終卻落了個被賜死的下場。


3.西楚霸王 項羽

當如今的人們更多地談論關羽、趙雲等武將的勇武時, 項羽的實力實際上是被大大低估了。 歷史上關於項羽的傳說多得數不勝數, 據說項羽的兵器都是從隕石中取鐵鍛造而成, 要兩人才能抬動, 他將這件神兵利器稱為“霸王”。

另外, 項羽也是有史記載的唯一一位元親手斬殺過千人的武將。 雖然這位“西楚霸王”在烏江自刎, 但大多數人認為他仍有東山再起的足夠資本。 項羽當年若是渡江, 歷史可能會因此改變, 不得不說這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

2.武悼天王 冉閔

對於中原漢族來說,“五胡亂華”可謂是最黑暗的一個歷史時期了。在當時,數千萬漢族人被少數民族屠殺得只剩下不到500萬人,野蠻的少數民族甚至把漢人稱為“兩腳羊”,當成牲畜對待,可謂是可惡至極。然而,正是冉閔的一道“屠胡令”喚起了中原漢人反抗的決心,少數民族政權多數被驅逐,欺負漢人最狠的羯族則被滅族。352年冉閔突圍失敗,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有人說冉閔的功績實際上是被誇大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屠胡令”對於中國歷史的意義是不容置疑的。從當時漢人對他的追諡“武悼天王”來看,就知道冉閔在歷史上的地位有多高了。

1.宇宙大將軍 侯景

早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時期,道家聖人莊子就提出了“宇宙”的概念。然而在之後的數百年裡,沒有人敢隨隨便便碰這個大到無法言語的詞,直到南北朝時期,北魏出了個名叫侯景的人,才打破了這個禁忌。我們之前提到的諸位,大多都是能力很強的、對歷史影響深遠的存在,這位侯景卻是個庸才。

侯景相貌醜陋,出身一般,還因為身體有疾而行走不便。然而,運勢來了擋都擋不住,侯景先後投奔東魏權臣高歡,隨後又投降梁朝,不但仕途沒有受影響,還依舊手握兵權。西元548年,“侯景之亂”後,侯景實際上掌握了梁朝的權力,在梁武帝逝駕崩後擁立蕭綱即位,是為“簡文帝”。此時,侯景膨脹到了極點,竟然直接自封“宇宙大將軍”,還寫詔書給簡文帝以“廣而告之”。簡文帝看後大驚,問:“將軍乃有宇宙之號乎?”這話引起侯景不滿,最後被侯景毒死。

西元551年,侯景稱帝,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朝漢。然而,他的政權的合法性遭到多方質疑,以江州刺史王僧辯、揚州刺史陳霸先為代表的一批人先後起兵反抗。侯景的無能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很快陷入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侯景死後,屍體被分為數塊,人們紛紛搶食。這位“宇宙大將軍”竟落得這樣的下場,實在是令人唏噓。

對於中原漢族來說,“五胡亂華”可謂是最黑暗的一個歷史時期了。在當時,數千萬漢族人被少數民族屠殺得只剩下不到500萬人,野蠻的少數民族甚至把漢人稱為“兩腳羊”,當成牲畜對待,可謂是可惡至極。然而,正是冉閔的一道“屠胡令”喚起了中原漢人反抗的決心,少數民族政權多數被驅逐,欺負漢人最狠的羯族則被滅族。352年冉閔突圍失敗,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有人說冉閔的功績實際上是被誇大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屠胡令”對於中國歷史的意義是不容置疑的。從當時漢人對他的追諡“武悼天王”來看,就知道冉閔在歷史上的地位有多高了。

1.宇宙大將軍 侯景

早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時期,道家聖人莊子就提出了“宇宙”的概念。然而在之後的數百年裡,沒有人敢隨隨便便碰這個大到無法言語的詞,直到南北朝時期,北魏出了個名叫侯景的人,才打破了這個禁忌。我們之前提到的諸位,大多都是能力很強的、對歷史影響深遠的存在,這位侯景卻是個庸才。

侯景相貌醜陋,出身一般,還因為身體有疾而行走不便。然而,運勢來了擋都擋不住,侯景先後投奔東魏權臣高歡,隨後又投降梁朝,不但仕途沒有受影響,還依舊手握兵權。西元548年,“侯景之亂”後,侯景實際上掌握了梁朝的權力,在梁武帝逝駕崩後擁立蕭綱即位,是為“簡文帝”。此時,侯景膨脹到了極點,竟然直接自封“宇宙大將軍”,還寫詔書給簡文帝以“廣而告之”。簡文帝看後大驚,問:“將軍乃有宇宙之號乎?”這話引起侯景不滿,最後被侯景毒死。

西元551年,侯景稱帝,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朝漢。然而,他的政權的合法性遭到多方質疑,以江州刺史王僧辯、揚州刺史陳霸先為代表的一批人先後起兵反抗。侯景的無能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很快陷入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侯景死後,屍體被分為數塊,人們紛紛搶食。這位“宇宙大將軍”竟落得這樣的下場,實在是令人唏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