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清五寺中的太常寺和大理寺分別是幹什麼的,你們知道多少?

清代的制度沿襲字明代, 許多職能部門連名字都沒有變就一直沿用, 其中比較特殊的五寺也保留了下來。 這五寺不是寺廟的意思, 而是專門服務皇家的服務部門, 上次我們已經講了三個,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剩下的兩個, 太常寺和大理寺。

​ 大理寺是我們在電視劇中最長聽到的詞, 只要是有人犯法, 皇帝總是來一句“移交大理寺”。 那麼這個大理寺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說簡單點, 大理寺就是最高的審判機關,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最高法院。 它與刑部、督察院並稱三法司, 早在秦朝時期就已經有這個職能部門了, 由於這個部門比較重要, 所以一直沿用到清末和民國, 直到現在類似的部門也存在。

​ 太常寺這個部門聽起來很陌生, 但提到它的職能, 許多人就會立即聯想到。 太常寺主要負責國家的禮樂, 也就是在皇家的重大場合, 負責奏樂的一群人。 平時他們的存在度是很低的, 所以在許多影視劇中, 很少演繹他們的故事。 所以他們很不為人知, 這個部門到清末就已經廢止了。 但即使在現代國家的大型活動仍有類似這些人的影子。
​ 大清時期, 皇權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 而服務皇權的各種職能部門也自然變得越來越細化, 所以像以上幾種的服務部門的職能也越來越專業。

但隨著封建制度的解體, 新時代的到來, 這種專門服務於皇權的部門都消失了。 但出現了許多市場化的類似部門, 服務於人民, 使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