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江南糕點裡的別類,這個地方的米糕糯中有硬,滿口芝麻香

傳說李自成欲攻北京時, 朝廷急調駐江南的部隊救駕。 過江山時, 為加快行軍速度, 部隊負責伙食的人發明了江山糕。 這一種易攜帶的乾糧, 能夠減少部隊用餐時間, 日行達到兩百里。

被稱作古代“壓縮餅乾”的江山米糕, 是與粽子有著相同地位的時令小食。 小時候每逢春節, 各作為家裡的小孩都被派去向周圍鄰里送新出的米糕, 作為回禮, 自然我們也有了各家的不同風味。

對於江山人來說, 不只是童年記憶裡的鄉愁, 喬遷喜宴上、新女婿上門、幼兒斷奶、饋贈親友, 米糕都是異常重要的必備品。

零碎的人生大事, 從婚喪嫁娶到生來病死, 江山米糕見證了一代代江山人的起伏跌宕。

1、

時光易逝, 幼時的玩伴各奔東西, 而最早做米糕的人, 也已經老去。 還能記起奶奶房間裡的“洋油箱”(鐵皮箱子), 放了各種好吃的, 但封口總是很緊, 每次偷偷用剪刀撬開偷食,

被取笑了很久的“老跌納尼”(貪吃女孩)。

好吃的味道, 是要從瑣碎的前期準備開始的。 正宗的江山米糕其實應該是由“飯幹”磨粉製成的。 先將粳米泡半爛再撈起蒸熟, 等待涼卻後碾碎曬成硬梆梆的飯幹, 再磨成很細的粉末狀待用。

市心街的徐阿姨說,

“我們做的米糕都是婆婆曬飯幹, 磨成粉後我們負責做的。 其他人沒有這個耐心了”。

現在的米糕大多是直接炒米後磨粉製成的, 談不上口味優劣, 但帶著冬至前陽光味道的米糕, 潛意識裡總覺得要美味些。

2、

舊時的老農戶從冬至前就開始忙碌, 晾曬、揉搓、炒米、拌糖、磨粉、蒸煮、切糕、入箱……一道道傳統工序都是代代相傳的老經驗,

基本靠不了機器代工, 只有親手勞作才能做出最正宗的味道。

簡單的一提炒米, 便是考驗功夫力道的工序之一。 要農村裡的大鍋, 受熱才能夠均勻, 每一次放少量米幹入鑊, 先大火炒片刻, 再用微火慢慢炒熟, 火大則易焦, 火小出不了香味。

白糕是沒有添加任何輔料, 但其實江山米糕的甜糯可口是少不了黑芝麻和土法紅糖的。 在蒸糕前, 拌入適量的黑芝麻粉末加上紅糖, 鋪滿大飯甑, 壓實後就可以等美味出鍋。

有趣的是, 自上次回家, 母親已經調試出了米糕新品種, 在傳統黑芝麻米糕的配方中加入核桃肉和蔓越莓。 堅果核桃原本油膩, 被米糕包裹下味道變的清淡老許多, 而酸酸甜甜的蔓越莓則提升了整個米糕的口感, 好生洋氣。

咬一口, 入口先是軟糯的芝麻米糕的味道,比其他餅乾甜點口感厚實,十分滿足;再細嚼是核桃的醇香以及蔓越莓的爽口,令人欣喜的味道瞬間就溢滿齒間。

土生土長的零食,不僅乾淨,還保證不添加防腐劑,百分百的天然好吃。江山米糕,是童年最愛的零嘴,現在長大了,還是難忘那口濃郁香甜。

3、

晚上有時膩食,就會手沖一杯咖啡,就著兩片米糕就是當作晚餐了。笑言,這老芝麻滋補,核桃肉補腦,當真是能治好中年少女脫髮煩惱了。

其實江山人還喜歡將米糕掰碎,半碗米糕顆粒用熱牛奶沖泡,能夠轉化出滿滿一碗芝麻糊來。作為幼兒的輔食、或是感冒時的熱飲,柔滑暖心,能驅散冬日寒意,是再不好過了。

一盒普通的米糕,凝結著冬至的陽光,從味正的芝麻、放心的米粉、各式的輔料到成型能存放數月之久的糕點,自然而然的蘊含了質樸江山人的“硬氣”脾性。

人生的歷練也是如此,經歷過時光的沉澱,歲月蹉跎後的甜糯,才會顯得更加豐腴飽滿。

咬一口, 入口先是軟糯的芝麻米糕的味道,比其他餅乾甜點口感厚實,十分滿足;再細嚼是核桃的醇香以及蔓越莓的爽口,令人欣喜的味道瞬間就溢滿齒間。

土生土長的零食,不僅乾淨,還保證不添加防腐劑,百分百的天然好吃。江山米糕,是童年最愛的零嘴,現在長大了,還是難忘那口濃郁香甜。

3、

晚上有時膩食,就會手沖一杯咖啡,就著兩片米糕就是當作晚餐了。笑言,這老芝麻滋補,核桃肉補腦,當真是能治好中年少女脫髮煩惱了。

其實江山人還喜歡將米糕掰碎,半碗米糕顆粒用熱牛奶沖泡,能夠轉化出滿滿一碗芝麻糊來。作為幼兒的輔食、或是感冒時的熱飲,柔滑暖心,能驅散冬日寒意,是再不好過了。

一盒普通的米糕,凝結著冬至的陽光,從味正的芝麻、放心的米粉、各式的輔料到成型能存放數月之久的糕點,自然而然的蘊含了質樸江山人的“硬氣”脾性。

人生的歷練也是如此,經歷過時光的沉澱,歲月蹉跎後的甜糯,才會顯得更加豐腴飽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