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威海市20項舉措破“食安”難點

威海新聞網訊近日, 記者從市食藥監局獲悉, 我市下發《關於餐飲品質安全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按照嚴把從“農田到餐桌”每一道防線要求, 確定9項提升任務和11項重點行動, 著力解決食品安全領域重點難點問題,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準。 另外, 《方案》對食品安全提升工程目標進行明確, 到2020年, 將威海建設成為全國食品最安全地區之一, 努力打造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和農產品品質安全市。

根據《方案》要求, 我市將分別從農業源頭、食品加工、流通、餐飲服務等各個環節入手, 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 力爭使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滿意度達到85%以上。

保障食品安全關鍵是源頭把控。 《方案》指出, 市農業部門將作為本環節責任單位, 全面提升食用農產品源頭治理水準, 重點抓好農產品產地環境保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水產品產地環境監測、畜禽養殖企業標準化等內容, 深入開展農業投入品管控行動, 打造全流程追溯監管平臺, 提升源頭追溯能力, 食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 水產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

“在食品加工、流通環節, 將針對食品生產加工、大中型商超、集中交易市場、進口食品等企業, 全面提升規範化管理水準。 ”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說, 通過鼓勵規模以上食品生產加工企業,

實行“三查”模式, 強化風險管理, 規範制售行為, 嚴格落實食品追溯管理和收貨人備案管理, 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努力讓規模以上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全部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據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我市將在餐飲服務環節同步開展“清潔廚房”行動, 大力推行“明廚亮灶”工程, 對各大餐飲企業進行量化分級, 鼓勵實施“六常法”“4D管理”等模式, 全面提升廚房衛生管理水準, 力爭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明廚亮灶”率達到100%, 大中型餐飲單位“清潔廚房”率達到100%。

餐廚廢棄物作為餐飲品質安全的“特殊產物”, 如何科學處理也是關係到食品安全的關鍵。 《方案》明確指出, 將進一步提升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水準,

加強餐廚廢棄物利用, 健全不合格肉禽產品處置機制, 實行全流程閉環式管理, 切實避免“地溝油”反流回餐桌。

與此同時, 《方案》還聚焦食品安全各個環節的重點問題, 強化綜合治理方式, 促進規範提升。

為規範網路食品交易平臺使用, 我市將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淨網”“守護舌尖上安全”行動, 搜集群眾反應強的突出問題, 嚴格監管協力廠商平臺運營管理情況, 通過建立常態化公開曝光機制, 提高監管靶向性, 降低食品安全問題發生機率。

針對旅遊景區和周邊鐵路、機場、車站、碼頭、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場所, 深入開展“視窗”和集中用餐單位食品安全提升行動, 嚴格許可審查, 強化日常檢查, 加強食品安全應急處理機制,

擦亮“食安威海”“威海農產·品味自然”等品牌, 進一步鞏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和農產品品質安全市建設。

針對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 我市將深入開展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建設、校園綠色餐飲、“三小”規範提升等行動, 加快建設一批以“三品一標”為基礎的安全優質農林漁牧生產示範基地, 通過標準化的生產, 切實保障食品優質、綠色。

針對“三小”和“校園食品安全”問題, 我市將全面推行學校(含幼稚園)食堂“四查”制度, 開展“品牌食品進校園”活動, 實施學生小飯桌動態登記公示和星級管理, 確保學校食堂量化分級B級(良好)以上並實施“六常法”管理能夠達到100%, 季度檢查覆蓋率達到100%, 讓食品安全看得見。 同時,

加強對“三小”企業登記、備案工作的監督檢查, 力爭登記備案率和監管覆蓋率均達到98%以上, 全面落實正面與負面清單, 鼓勵支援“三小”企業集中生產經營, 實現規範化提升。

此外, 《方案》還明確我市將深入開展農村食品安全提升行動, 將農村集市、廟會等臨時性集中消費場所以及農村聚餐、農家樂等納入管理範圍, 加強對農村食品供應商的監管, 嚴厲打擊銷售“三無”食品行為, 確保到2020年, 農村地區基本消除“五無”(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食品生產許可、無食品標籤)食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