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盜墓團體夜盜一金字塔,一成員因分贓不均向警局舉報後,引大風波

1987年2月16日, 沉沉的夜色籠罩著秘魯北部奇克拉約市的一個叫西潘的小村莊。 居民們早已進入了夢鄉, 但是, 一夥身背著布袋的人卻在夜色中急速地穿行。 不一會兒, 他們就來到了西潘村附近的一塊荒坡上。 那裡矗立著一個小型的泥磚金字塔。 一番挖掘之後, 金字塔被打開了, 這群人手腳麻利地鑽了進去。 原來, 他們是一群盜墓賊。

這夥盜墓賊今晚的運氣很好, 他們發現的是一個未被打開的墓室, 數以百計的金銀製品讓他們眼花繚亂。 得手之後, 因為分贓不均, 其中一位成員便向警局舉報了這次盜墓行動。 為了鑒定收繳上來的寶物, 警方立即請來了秘魯考古學家沃爾特·阿爾瓦。 因為身患重感冒, 阿爾瓦教授起初不太想在深夜去警察局。 但架不住警察局長的一再懇求, 他才決定去幫忙鑒定。 沒想到, 這次深夜造訪, 竟然讓他揭開了消失1000多年的莫切文明的神秘面紗。

根據以往的考古發現, 人們得知大約在2000年前, 秘魯北部的莫切河谷生活著一群神秘的人。 他們被考古學家們稱為莫切人。 這群神秘的莫切人, 早在印加帝國出現前1000多年, 就已經創造出了高度發達的文明。 大量出土的精美絕倫的陶罐,

以及不遜於埃及金字塔的泥磚金字塔都是莫切文明的代表之作。 然而, 在西元700年, 這群突然出現的莫切人又神秘地消失了, 留給了世人無盡的謎團。 直到西潘村的盜墓行動被舉報, 這個消失了1000多年的莫切文明才再次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阿爾瓦教授是研究莫切文明的專家。 當他在警察局得知那些令人瞠目結舌的寶物是來自坐落在莫切人遺址上的西潘村後, 立即明白了這次發現的重大意義。 因為多年來, 考古學家從未在莫切遺址中找到金銀器物, 所以就認為當時的莫勿入還未掌握金銀的使用, 而今晚這群盜墓賊的發現無疑使得這種說法不攻自破。 當夜, 阿爾瓦教授就趕到了西潘村, 開始了考古挖掘行動。

數周之後, 挖掘小組進入了金字塔深處, 一個從未有人進入的主墓室呈現在他們眼前。 墓室內放著六副木制棺材, 一副大棺材位於正中間, 剩下幾副就圍在它的旁邊。 打開中間的大棺材一看, 裡面躺著一具渾身上下都用金銀包裹著的骷髏, 他的手中還抓著一個重達0.5千克的純金鏟子, 無數的金銀飾物堆在他的身邊。 可見, 墓主人生前必定是一位統治者, 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才能在死後配享如此巨大的財富。 後來, 經專家鑒定, 此人生活在西元300年左右, 去世時大約40歲。 歷史學家將其稱為西潘王。

西潘王的棺材中發現的餘銀飾物、工藝品無不精美絕倫,造型獨特。而且,人們還發現這些飾物中,有很大一部分址鍍金的,並非純金。可見,莫切人早在那時就已經掌握了化學鍍金的技術,足足比歐洲早了1000多年。神秘的莫切文明的發達程度遠超人們的想像。

西潘王陵中最不可思議的發現要算是一尊人物陶俑。這尊陶俑的衣著服飾和西潘王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在於,這尊陶俑右手握著一柄黃金權杖。看著這柄黃金權杖,阿爾瓦教授忽然想起了以前出土的莫切陶罐上的神秘圖案。

在以前發現的很多莫切時代的陶罐上,都描繪著一種神秘、可怕的場景:一個戴著貓頭鷹頭飾的武士,一個接一個地將一些囚犯模樣的人的喉嚨割開;另一個結著辮子的女人,則拿著一個高腳酒杯在接囚犯的血,然後遞給端坐在金字塔上的一個相貌猙獰的人飲用。

而那個相貌猙獰的人的右手裡,正好也握著一柄黃金權杖!

有考古學家分析,這些圖案反映的是以活人作為獻祭的場景。那個手拿權杖、飲用鮮血的人,應該是莫切人信仰的神,叫阿伊·阿帕艾克,印第安語中即"斬首之王"的意思。

與西潘王一模一樣的陶俑和相貌猙獰、飲用鮮血的。斬首之王。右手都拿著黃金權杖。看著這尊陶俑,阿爾瓦教授忽然

感覺不寒而慄:難道陶罐上的圖案並非虛構,而是真實存在,西潘王實際上就是那個飲用鮮血的"斬首之王"?

在阿爾瓦教授發掘出這尊陶俑的時候,美國考古學家克里斯多夫·唐南就在現場參觀。他對莫切人的陶罐也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和阿爾瓦教授一樣,他看到陶俑上的權杖後,立即也想到了陶罐上那些令人恐懼的圖案。他的直覺和阿爾瓦教授的猜測不謀而合。 陶罐上"斬首之王"的頭上和腰間都佩戴有月牙形飾品,陶俑上卻沒有。於是,兩人立即開始尋找這兩件飾品。隨後幾星期的尋找毫無所獲。就在兩人灰心喪氣的時候,卻在翻動西潘王的屍骨時,從他身下發現了這兩件飾品。至此,兩人完全可以確定,西潘王就是那個面目猙獰的"斬首之王"了。

圖案中的另外兩人,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呢?如果找到了他們的屍骨,那麼那個殘酷的活人獻祭場面就可以斷定是完全存在的了。

結束了西潘王陵的挖掘工作後,阿爾瓦教授立即開始了對圖案上另外兩人的尋找。一年後,在一座金字塔的平臺深處,阿爾瓦教授發現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墓室。墓主頭上戴著貓頭鷹那樣的面具。看來,那個用刀割開囚犯喉嚨的武士就是他了。

現在,只剩下那名捧著高腳酒杯的女子還沒找到了。阿爾瓦和唐南又開始了艱苦的尋找工作。轉眼到了1991年,在距離西潘村40多公里的聖約瑟德莫羅村,兩人在8.5米深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女性墓穴,數目龐大的隨葬品顯示了墓主不同尋常的身份。打開棺蓋後,阿爾瓦教授仿佛被電擊一般死者的頭飾和陶罐上那名拿著高腳杯的女人戴的一模一樣,圖案中的那個高腳杯正好就在她身邊。

至此,那個恐怖場景中的三個主要人物全找到了。陶罐上的場景也可以確定是活生生的現實:莫切人確實以活人進行獻祭。

驚人真相的發現,讓阿爾瓦教授和唐南既感到高興,又不由得頭皮發麻。很快,他們又意識到了一個新的問題:活人獻祭已經成為事實,那麼,從陶罐上看祭祀時被殺掉的活人數目龐大,而這些無辜的冤魂又被埋葬在哪裡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由另一名研究莫切文化的考古學家找到的。他就是加拿大考古學家史蒂夫·伯格。

1992年,伯格來到了西潘,想尋找到祭祀時被殺掉的大批奴隸的屍骨。他這麼做的原因,也是受到了莫切陶罐的啟發。在後期發現的陶罐上,活人獻祭出現了新的內容一些囚犯被帶到了山頂上,然後被一個個地推下山崖活活摔死;另外一些看起來身份高貴的人,則端坐在一旁,冷冷地看著這些囚犯被推下山崖。既然陶罐上的囚犯是被推下山崖摔死的,那埋葬他們的地方是否就在山崖下呢?想到這,伯格來到了一座名為白山的山腳下。他驚奇地發現,白山的山勢和陶罐上畫的極為相似。看來,這座白山應該就是當年莫切人進行活人獻祭的場所了。

但令人遺憾的是,伯格在山頂和山腳都沒有發現受害者的屍骸。聯想到那些泥磚金字塔都是莫切人修建的王室墓室,那麼這些受害者在作為祭品犧牲後,是否又成為王室的隨葬品被埋入地下了呢?伯格隨即來到金字塔前的廣場遺址找尋。三個星期後,他果然在這裡挖掘出了多達70具的遺骸。

至此,西潘王統治下的那個高度發達且又血腥殘暴的莫切王國終於清晰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閉上眼睛,西潘王陵中那些無辜死去的囚犯和奴隸的淒厲呼喊,似乎還在耳邊迴響。

西潘王的棺材中發現的餘銀飾物、工藝品無不精美絕倫,造型獨特。而且,人們還發現這些飾物中,有很大一部分址鍍金的,並非純金。可見,莫切人早在那時就已經掌握了化學鍍金的技術,足足比歐洲早了1000多年。神秘的莫切文明的發達程度遠超人們的想像。

西潘王陵中最不可思議的發現要算是一尊人物陶俑。這尊陶俑的衣著服飾和西潘王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在於,這尊陶俑右手握著一柄黃金權杖。看著這柄黃金權杖,阿爾瓦教授忽然想起了以前出土的莫切陶罐上的神秘圖案。

在以前發現的很多莫切時代的陶罐上,都描繪著一種神秘、可怕的場景:一個戴著貓頭鷹頭飾的武士,一個接一個地將一些囚犯模樣的人的喉嚨割開;另一個結著辮子的女人,則拿著一個高腳酒杯在接囚犯的血,然後遞給端坐在金字塔上的一個相貌猙獰的人飲用。

而那個相貌猙獰的人的右手裡,正好也握著一柄黃金權杖!

有考古學家分析,這些圖案反映的是以活人作為獻祭的場景。那個手拿權杖、飲用鮮血的人,應該是莫切人信仰的神,叫阿伊·阿帕艾克,印第安語中即"斬首之王"的意思。

與西潘王一模一樣的陶俑和相貌猙獰、飲用鮮血的。斬首之王。右手都拿著黃金權杖。看著這尊陶俑,阿爾瓦教授忽然

感覺不寒而慄:難道陶罐上的圖案並非虛構,而是真實存在,西潘王實際上就是那個飲用鮮血的"斬首之王"?

在阿爾瓦教授發掘出這尊陶俑的時候,美國考古學家克里斯多夫·唐南就在現場參觀。他對莫切人的陶罐也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和阿爾瓦教授一樣,他看到陶俑上的權杖後,立即也想到了陶罐上那些令人恐懼的圖案。他的直覺和阿爾瓦教授的猜測不謀而合。 陶罐上"斬首之王"的頭上和腰間都佩戴有月牙形飾品,陶俑上卻沒有。於是,兩人立即開始尋找這兩件飾品。隨後幾星期的尋找毫無所獲。就在兩人灰心喪氣的時候,卻在翻動西潘王的屍骨時,從他身下發現了這兩件飾品。至此,兩人完全可以確定,西潘王就是那個面目猙獰的"斬首之王"了。

圖案中的另外兩人,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呢?如果找到了他們的屍骨,那麼那個殘酷的活人獻祭場面就可以斷定是完全存在的了。

結束了西潘王陵的挖掘工作後,阿爾瓦教授立即開始了對圖案上另外兩人的尋找。一年後,在一座金字塔的平臺深處,阿爾瓦教授發現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墓室。墓主頭上戴著貓頭鷹那樣的面具。看來,那個用刀割開囚犯喉嚨的武士就是他了。

現在,只剩下那名捧著高腳酒杯的女子還沒找到了。阿爾瓦和唐南又開始了艱苦的尋找工作。轉眼到了1991年,在距離西潘村40多公里的聖約瑟德莫羅村,兩人在8.5米深的地下發現了一個女性墓穴,數目龐大的隨葬品顯示了墓主不同尋常的身份。打開棺蓋後,阿爾瓦教授仿佛被電擊一般死者的頭飾和陶罐上那名拿著高腳杯的女人戴的一模一樣,圖案中的那個高腳杯正好就在她身邊。

至此,那個恐怖場景中的三個主要人物全找到了。陶罐上的場景也可以確定是活生生的現實:莫切人確實以活人進行獻祭。

驚人真相的發現,讓阿爾瓦教授和唐南既感到高興,又不由得頭皮發麻。很快,他們又意識到了一個新的問題:活人獻祭已經成為事實,那麼,從陶罐上看祭祀時被殺掉的活人數目龐大,而這些無辜的冤魂又被埋葬在哪裡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由另一名研究莫切文化的考古學家找到的。他就是加拿大考古學家史蒂夫·伯格。

1992年,伯格來到了西潘,想尋找到祭祀時被殺掉的大批奴隸的屍骨。他這麼做的原因,也是受到了莫切陶罐的啟發。在後期發現的陶罐上,活人獻祭出現了新的內容一些囚犯被帶到了山頂上,然後被一個個地推下山崖活活摔死;另外一些看起來身份高貴的人,則端坐在一旁,冷冷地看著這些囚犯被推下山崖。既然陶罐上的囚犯是被推下山崖摔死的,那埋葬他們的地方是否就在山崖下呢?想到這,伯格來到了一座名為白山的山腳下。他驚奇地發現,白山的山勢和陶罐上畫的極為相似。看來,這座白山應該就是當年莫切人進行活人獻祭的場所了。

但令人遺憾的是,伯格在山頂和山腳都沒有發現受害者的屍骸。聯想到那些泥磚金字塔都是莫切人修建的王室墓室,那麼這些受害者在作為祭品犧牲後,是否又成為王室的隨葬品被埋入地下了呢?伯格隨即來到金字塔前的廣場遺址找尋。三個星期後,他果然在這裡挖掘出了多達70具的遺骸。

至此,西潘王統治下的那個高度發達且又血腥殘暴的莫切王國終於清晰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閉上眼睛,西潘王陵中那些無辜死去的囚犯和奴隸的淒厲呼喊,似乎還在耳邊迴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