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沸點資本姚亞平:被投專案三分之二IPO,如何穩准狠抓住投資機會

- 文丨小飯桌新媒體記者 岳珊 -

姚亞平是投資圈的“異類”。

愛好搏擊、泰拳, 11歲單手劈斷磚頭, 少年時常在街頭教訓欺負同學的小混混,

身上至今還有刀疤。 他笑稱自己是被投資耽誤的人, 如若不然, 在打架上從不吃虧的他現在早已是別人口中的“大哥”。

他對這樣的經歷並不避諱, “你看二戰之後有多少軍隊出身的人成為世界500強的CEO?”求學期間, 一位來自美國的老師曾經告訴過他, 當一群沒有上過學、沒有接觸過任何管理學知識的小孩願意追隨另一個小孩時, 這就是天生領導力。 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 這種領導力都是必需品。

他的投資風格也打上了這種經歷的烙印:出手不多, 但一旦看好, 出手便是穩准狠。 在他的工作生涯中, 不乏京東、鏈家、去哪兒、安居客等足以為一個行業帶來變革的項目;2010年至今只投資了不到9家公司, 但6家都已經或即將IPO。

與其投資風格不同的是,

姚亞平其人, 又有一股儒雅之風:個頭不高、微胖, 黑框眼鏡後面目光柔和。 “如果讀書也算是愛好的話, 那我的愛好可能就是讀書吧。 ”他說。

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 他不但“求解”, 還比一般人想得更多, 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就在一本本書裡梳理出了邏輯, “在中國做投資太簡單了。 生活方式上, 現在的韓國臺灣是什麼樣, 未來的中國就是什麼樣;在消費上, 美國是什麼樣, 未來的中國就是什麼樣, 現在在科技上又更是了。 ”

他最近在讀的一本書是《自私的基因》, 這讓他開始用生物遺傳學的角度看當下火熱的AI和人工智慧。 人只是基因的載體, 誰知道未來可不可以用機器人完成基因的承載?

2016年塗鴻川(原高原資本中國創辦人和董事總經理,

沸點資本管理合夥人)邀請他將高原資本這個美國的基金轉變成中國本土基金, 他跟塗先後聊了13次才最終決定。 新基金取名“沸點”, 希望能在創業者中間引起沸騰。

在賽道上, 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消費升級、移動電子商務成為他重點關注的領域。

Q

新基金希望傳遞給創業者什麼印象?

姚亞平:創業這個事情就是摸黑走夜路, 我們希望跟創業者攜手一起走。 這個過程中有些東西我們經歷過, 有些東西創業者比我們更果敢, 所以我們希望是一個合夥創業的狀態。 早期我們會幫助創業者彌補他欠缺的東西, 但是後期他的成長一定會比我們好。

我們希望擺正自己小股東的角色和地位——我們只是幫創業者把這事兒做成,

事情成了之後, 他們吃肉我們喝湯。

我們希望創業者比我們強, 如果不強我幹嘛要投他?第二是能非常敏銳地把握市場的機會和產業的痛點;能夠非常有遠見地看到一絲光亮和未來, 並且很堅定、很執著地沿著這條路去走。

Q

沸點每年投的案子很少, 會不會擔心錯過好項目?怎麼挖掘好專案?

投資這件事情就是一個博弈思維, 比如一個桌子上有8個椅子8個人, 每一個人都把錢放桌子上, 你想在這個桌子上賺錢的唯一方法就是你跟其他人的觀點不一樣, 且是對的。 如果你跟其他7個人的觀點一樣的話, 要麼大家一起錯, 要麼一起對, 反正誰都掙不到錢。 如果你跟其他7個人的觀點不一樣, 且是錯的,

那其他7個人就會分你的錢。

投資也是這樣的, 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你要能非常敏銳地把握市場的核心。

我2006年6月13號見劉強東, 當時他就要規劃建立自有物流、自有倉儲、自有B2C, 2006年的時候大家連電商是什麼都不知道, 網上只能賣點光碟、賣點書, 賣手機電腦壓根就不敢想, 但是那個時候劉強東就覺得未來一切都可以在網上賣。 當時沒人看好他, 今天這個公司六七百億美金了, 這才幾年的時間。

所以你要相信正確的決定永遠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機會永遠都是別人看不到的, 所有的機會出來的時候, 都會經過“看不懂、看不起、追不上”的過程, 我們就希望在我們懂的這幾個領域裡面, 能夠在別人看不上、看不起和看不懂的時候拿下先機。 但是比市場早幾年就得多忍受幾年的痛苦,如果這個事沒有形成非常堅定的邏輯體系和非常完整的方法論的話,你是沒有辦法走過這段經歷的。

Q

關鍵是你怎麼保證你的決定就是對的?

我並不能保證所有的投資決定都是對的,但是我不在乎錯過了哪些。市面上有100個漲停的股票,如果你希望抓住所有這100個漲停的股票,那就意味著在面對一個投資機會的時候,你都要判斷它是不是在這100個裡面。你能抓住這所有的100個公司嗎?不能的。

所以我只投那些我特別懂的領域,我能看到這個領域的趨勢和前景。

另外,在面對一家公司的時候,我會把它做的事情精簡成非常核心的問題。比如2006年我去看鏈家的時候,就發現鏈家把握了市場的關鍵。

鏈家是市場上最貴的仲介。買房子誰付仲介費?買房的人付仲介費就是賣方市場,賣方市場就意味著只要房子在我這裡,壓根不需要找使用者。

當時北京市場上賣6個新房才賣一個二手房,美國那個時候一個新房6個二手房,因為沒有更多的地方蓋房子了。當時美國的情況就是中國的未來。但是當時沒人想到這點,結果去年還是前年,北京市場新房和二手房的比例是1:3.5,將來肯定能到1:6,因為二環內已經沒有地方蓋房子了。

最後,如果我投100個公司,我是參與不過來的。如果只投10個,這個公司遇到任何問題,我都會盡我所能去幫助他們。前者意味著你只是單純地把雞蛋分在100個籃子裡面,被動承擔雞蛋被打壞的風險,後者則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有任何風險我能和公司一起去面對。

所以我跟創業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我只有幫創業者變成首富,我才能盈利。投資人只是個小股東,小股東要做好小股東的本職工作。

Q

投資的時候是更注重人的因素還是事兒的因素?

姚亞平:投資是科學加藝術的事情。但是多大程度上是科學,多大程度是藝術呢,這個沒有辦法量化。

早期,人對一件事情的主觀能動性很大,一開始給你的商業BP是A,後來做著做著好像與A相關的B可以加進去,做著做著發現C更合適了,周鴻禕當年就是這樣。從奇虎360做到殺毒軟體再到安全衛士和流覽器搜索,你會發現一個牛逼的創業者,他是能夠慢慢進化的。

所以我們很看重創業者的進化能力,而不是看目前你做的這件事。

到了後期的時候,事情變得就相對標準化了。你會發現創業公司的早期大家都叫核心創業團隊,沒有職業經理人,到了後期就會發現這個公司會加入大量的職業經理人,意思是這事兒換誰幹都一樣。所以對於偏後期的團隊來說,人的影響力就小一些,事情變得很重要了。

Q

高思教育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姚亞平:物質生活豐富了以後,就會催熟教育市場,全世界都是一樣的經歷。150年前的英國,貴族小孩就開始練馬術、練馬球、練網球、高爾夫,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課外培訓,美國也一樣。對中國來說,這種情況剛剛開始。

中國的教育資源是被嚴重詬病的,所以我們需要為這個社會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這裡面涉及一個問題,教育資源到底是培優還是補差?

你要知道公立教育是普適性的,是為了所有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但是私立教育公司最重要的是社會篩選機制,我的培優教育是為了讓你插隊。你本來在你們班考32名的水準,培訓了之後我就讓你考12名,這就是一個插隊。在資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插隊的需求是存在的,無論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

高思教育具備這樣的因素,所以這個公司從我們投進去的那一刻,對它就非常有信心,因為核心做得好。

Q

在投資的過程中,會以美國的經濟發展史來對標中國,做出一些相應的判斷嗎?

姚亞平:從消費市場角度來講,美國跟中國市場的體量比較像,美國的人口是中國的四分之一,中國的人均GDP是美國的四分之一,所以這兩個消費市場是一樣的。另外,這兩個國家有相對比較齊全的工業歷史,有相對比較廣博的市場,而且又有相對獨立的文化體系,所以生在中國還是很幸運的。

在中國做投資還有一個好處。日本在五六十年代承接了美國的產業鏈,韓國、臺灣、香港等亞洲四小龍承接了日本的產業鏈,中國現在其實是承接了五湖四海的產業鏈。

所以你會發現在中國做投資真是太簡單了,生活方式上,現在的韓國臺灣是什麼樣,未來的中國就是什麼樣;在消費上,美國是什麼樣,未來的中國就是什麼樣,現在在科技上又更是了。

Q

您之前也投資過7K7K這樣的小遊戲平臺社區,對當前的遊戲產業您怎麼看?

姚亞平:過去幾年,遊戲行業進入了一個非常悲催的時期,因為頭部聚集效應非常明顯,所有的用戶都被一個遊戲吸引去了,導致用戶的時間無法分配給別的遊戲。整個行業進入到“大樹之下寸草不生”的情況,很多小遊戲公司過得不好,所以整個行業是一個相對壟斷的狀態。

但是對這個產業我是樂觀的,整個世界是波動前進的,像騰訊、網易只要一款遊戲做得不好,整個頭部效應就會停下。中國有6億線民,每人每天有4個小時的遊戲時間,大家需要其它遊戲把這個時間消耗掉,而且網友永遠都需要消耗時間的,也需要有遊戲出來。

Q

對剛入行的年輕投資人有沒有什麼建議?

姚亞平:趕緊轉行。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投資人其實並不是一個非常容易的職業,我做過互聯網做過投行,在企業裡做過並購,做過融資,但是如果一開始就在VC裡面做,能迅速做起來的機會其實並不大。如果你投一個互聯網企業或者AI行業,你具有互聯網行業或者AI行業的經驗,或許做得會更好一些。

但是比市場早幾年就得多忍受幾年的痛苦,如果這個事沒有形成非常堅定的邏輯體系和非常完整的方法論的話,你是沒有辦法走過這段經歷的。

Q

關鍵是你怎麼保證你的決定就是對的?

我並不能保證所有的投資決定都是對的,但是我不在乎錯過了哪些。市面上有100個漲停的股票,如果你希望抓住所有這100個漲停的股票,那就意味著在面對一個投資機會的時候,你都要判斷它是不是在這100個裡面。你能抓住這所有的100個公司嗎?不能的。

所以我只投那些我特別懂的領域,我能看到這個領域的趨勢和前景。

另外,在面對一家公司的時候,我會把它做的事情精簡成非常核心的問題。比如2006年我去看鏈家的時候,就發現鏈家把握了市場的關鍵。

鏈家是市場上最貴的仲介。買房子誰付仲介費?買房的人付仲介費就是賣方市場,賣方市場就意味著只要房子在我這裡,壓根不需要找使用者。

當時北京市場上賣6個新房才賣一個二手房,美國那個時候一個新房6個二手房,因為沒有更多的地方蓋房子了。當時美國的情況就是中國的未來。但是當時沒人想到這點,結果去年還是前年,北京市場新房和二手房的比例是1:3.5,將來肯定能到1:6,因為二環內已經沒有地方蓋房子了。

最後,如果我投100個公司,我是參與不過來的。如果只投10個,這個公司遇到任何問題,我都會盡我所能去幫助他們。前者意味著你只是單純地把雞蛋分在100個籃子裡面,被動承擔雞蛋被打壞的風險,後者則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有任何風險我能和公司一起去面對。

所以我跟創業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我只有幫創業者變成首富,我才能盈利。投資人只是個小股東,小股東要做好小股東的本職工作。

Q

投資的時候是更注重人的因素還是事兒的因素?

姚亞平:投資是科學加藝術的事情。但是多大程度上是科學,多大程度是藝術呢,這個沒有辦法量化。

早期,人對一件事情的主觀能動性很大,一開始給你的商業BP是A,後來做著做著好像與A相關的B可以加進去,做著做著發現C更合適了,周鴻禕當年就是這樣。從奇虎360做到殺毒軟體再到安全衛士和流覽器搜索,你會發現一個牛逼的創業者,他是能夠慢慢進化的。

所以我們很看重創業者的進化能力,而不是看目前你做的這件事。

到了後期的時候,事情變得就相對標準化了。你會發現創業公司的早期大家都叫核心創業團隊,沒有職業經理人,到了後期就會發現這個公司會加入大量的職業經理人,意思是這事兒換誰幹都一樣。所以對於偏後期的團隊來說,人的影響力就小一些,事情變得很重要了。

Q

高思教育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姚亞平:物質生活豐富了以後,就會催熟教育市場,全世界都是一樣的經歷。150年前的英國,貴族小孩就開始練馬術、練馬球、練網球、高爾夫,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課外培訓,美國也一樣。對中國來說,這種情況剛剛開始。

中國的教育資源是被嚴重詬病的,所以我們需要為這個社會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這裡面涉及一個問題,教育資源到底是培優還是補差?

你要知道公立教育是普適性的,是為了所有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但是私立教育公司最重要的是社會篩選機制,我的培優教育是為了讓你插隊。你本來在你們班考32名的水準,培訓了之後我就讓你考12名,這就是一個插隊。在資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插隊的需求是存在的,無論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

高思教育具備這樣的因素,所以這個公司從我們投進去的那一刻,對它就非常有信心,因為核心做得好。

Q

在投資的過程中,會以美國的經濟發展史來對標中國,做出一些相應的判斷嗎?

姚亞平:從消費市場角度來講,美國跟中國市場的體量比較像,美國的人口是中國的四分之一,中國的人均GDP是美國的四分之一,所以這兩個消費市場是一樣的。另外,這兩個國家有相對比較齊全的工業歷史,有相對比較廣博的市場,而且又有相對獨立的文化體系,所以生在中國還是很幸運的。

在中國做投資還有一個好處。日本在五六十年代承接了美國的產業鏈,韓國、臺灣、香港等亞洲四小龍承接了日本的產業鏈,中國現在其實是承接了五湖四海的產業鏈。

所以你會發現在中國做投資真是太簡單了,生活方式上,現在的韓國臺灣是什麼樣,未來的中國就是什麼樣;在消費上,美國是什麼樣,未來的中國就是什麼樣,現在在科技上又更是了。

Q

您之前也投資過7K7K這樣的小遊戲平臺社區,對當前的遊戲產業您怎麼看?

姚亞平:過去幾年,遊戲行業進入了一個非常悲催的時期,因為頭部聚集效應非常明顯,所有的用戶都被一個遊戲吸引去了,導致用戶的時間無法分配給別的遊戲。整個行業進入到“大樹之下寸草不生”的情況,很多小遊戲公司過得不好,所以整個行業是一個相對壟斷的狀態。

但是對這個產業我是樂觀的,整個世界是波動前進的,像騰訊、網易只要一款遊戲做得不好,整個頭部效應就會停下。中國有6億線民,每人每天有4個小時的遊戲時間,大家需要其它遊戲把這個時間消耗掉,而且網友永遠都需要消耗時間的,也需要有遊戲出來。

Q

對剛入行的年輕投資人有沒有什麼建議?

姚亞平:趕緊轉行。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投資人其實並不是一個非常容易的職業,我做過互聯網做過投行,在企業裡做過並購,做過融資,但是如果一開始就在VC裡面做,能迅速做起來的機會其實並不大。如果你投一個互聯網企業或者AI行業,你具有互聯網行業或者AI行業的經驗,或許做得會更好一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