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不近人情楊秀清:對於女人和功臣,老子也有人情味!

一次, 楊秀清的叔叔路過頂天侯秦日綱的府邸, 秦日綱的車夫一時忘記起立, 楊秀清的叔叔覺得受到了冒犯, 就痛打了車夫200鞭, 然後闖進秦府, 揪著秦日綱一起去主管刑案的衛國侯處, 逼著衛國侯杖責車夫。 衛國侯認為車夫的罪過根本不夠200鞭, 既然都打了, 就不能再杖責。

沒想到楊秀清的叔叔一聽便火了, 居然跑去楊秀清府上參了兩位侯爵一本。 楊秀清偏聽偏信, 下令拘捕衛國侯, 結果鬧出“三侯爵辭職”的大事件。 自感顏面無光的楊秀清惱羞成怒, 竟分別打了三位侯爵100、200和300板子, 把那個倒楣的車夫五馬分屍了。

由此可見, 楊秀清的確不近人情, 以至於得到他提拔重用的李秀成和陳玉成, 一個給他打了“中中’的及格分, 另一個索性說他不是將才。 那麼, 楊秀清一直這麼不近人情嗎?

楊秀清是“棚戶”出身, 沒有土地, 無法在平原立足, 只得靠種山、燒炭勉強糊口。 他後來也坦承自己“至貧至苦”, 而且大字不識一個。 但這種艱苦的生活卻讓他變得早熟, 當地人說他雖然手頭很緊, 卻喜歡結交朋友, 燒炭掙的錢都用來買酒, 請朋友們在自己的草棚裡把酒言歡, 高談闊論, 他自己卻滴酒不沾, 抱著膝蓋靜靜地聽著。

這雖然只是口碑, 但身為孤兒的他在起事後居然很快拉起一支“楊家軍”來, 足見“好交朋友”的說法不虛。

手握大權後, 楊秀清也經常表現出很近人情的一面。 洪秀全性情暴躁, 不讓家屬探望後宮, 經常打罵虐待娘娘、女官, 楊秀清就借天父下凡, 勸洪秀全善待她們,

特別強調不要用靴尖踢有身孕的娘娘。

太平軍進人天京後, 軍情複雜, 政務煩瑣, 所有事務幾乎都交由楊秀清處理, 洪秀全除了自己的“專業領域”宗教, 就只管在他擬定的各項議程報告上加蓋刻著“旨准”兩字的木印。 為了應付如此紛繁的事務,

楊秀清雇用了許多先生。 這些先生多是江南文化人, 對不通文墨且滿口客家話的楊秀清經常忍不住失笑。 對此, 楊秀清常向他們解釋都是因為出身寒微造成的, 並勸道:“先生莫笑, 慢慢讀來, 自會曉得。 ”

水營首領唐正財和韋昌輝的心腹不合, 後者仗著資格老、功勞大欺淩水營,清朝間諜趁機散佈“東王待廣西人比待湖南人好”的謠言,一時間,湖南人居多的水營人心惶惶。楊秀清得知後嚴厲處分韋昌輝及其心腹,對唐正財好言安慰,並破格提拔,很快穩住了水營人心。

他還在頒發的《行軍總要》裡關照各級官員不要打斷下屬的發言,軍官在夜間應把棉衣借給放哨的士兵等,在大事小情上均細緻人微。他對有才能、有功勞的人不吝重賞,立大功的將士甚至“朝為散卒,暮擢方面”。他雖然軍紀嚴厲,對犯錯誤、打敗仗的將士不管資格多老,該罰該貶,毫不留情。不過,對有能力者,他總會留出一線出路,那些被貶的大臣大多很快複出,或者帶著“奴”的名頭繼續工作。

有些“問題幹部”如果能力很強,他又自認為可以駕馭,仍會大膽使用,像守朝陽門的將軍陳桂堂,因為自感功大賞薄,就私通清軍內應。事情洩露後,楊秀清認為自己的確用人不當,並未處死陳桂堂,不久便讓他複出。陳桂堂感微涕零,後來屢建功勳,升任指揮。

很顯然,楊秀清在多數時候表現得還是比較通情達理的,所以,不論清朝還是太平天國人士,大多數人都認為他辦事比較公平,而這也被當作太平天國前期士氣高昂、人心穩固的一大重要因素。

後者仗著資格老、功勞大欺淩水營,清朝間諜趁機散佈“東王待廣西人比待湖南人好”的謠言,一時間,湖南人居多的水營人心惶惶。楊秀清得知後嚴厲處分韋昌輝及其心腹,對唐正財好言安慰,並破格提拔,很快穩住了水營人心。

他還在頒發的《行軍總要》裡關照各級官員不要打斷下屬的發言,軍官在夜間應把棉衣借給放哨的士兵等,在大事小情上均細緻人微。他對有才能、有功勞的人不吝重賞,立大功的將士甚至“朝為散卒,暮擢方面”。他雖然軍紀嚴厲,對犯錯誤、打敗仗的將士不管資格多老,該罰該貶,毫不留情。不過,對有能力者,他總會留出一線出路,那些被貶的大臣大多很快複出,或者帶著“奴”的名頭繼續工作。

有些“問題幹部”如果能力很強,他又自認為可以駕馭,仍會大膽使用,像守朝陽門的將軍陳桂堂,因為自感功大賞薄,就私通清軍內應。事情洩露後,楊秀清認為自己的確用人不當,並未處死陳桂堂,不久便讓他複出。陳桂堂感微涕零,後來屢建功勳,升任指揮。

很顯然,楊秀清在多數時候表現得還是比較通情達理的,所以,不論清朝還是太平天國人士,大多數人都認為他辦事比較公平,而這也被當作太平天國前期士氣高昂、人心穩固的一大重要因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