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看漲的空調市場看空的空調企業

對於空調廠商來說, 拿什麼搶奪2018年空調市場的蛋糕, 比2018年空調市場到底是好是壞, 更為重要。 因為, 在看漲的空調市場競爭中,

越來越多的空調企業前景卻很不妙!

賀揚||撰稿

2018年的空調市場註定是一場惡戰。 但是看到文章的標題, 很多空調人肯定會奇怪:這就是一個悖論, 為什麼空調市場這麼好, 相反空調企業卻不好過了。

問題就在於, 已經持續火爆2年多的空調市場, 在2018年註定還將會有不錯的表現, 當然瘋狂不再、勢頭繼續。 也正因如此, 就在2017年下半年, 空調市場上就聚集超過30家以上的中小企業, 甚至是大量的雜牌、冒牌等投機企業參與。

時隔10多年, 空調業引來百企爭食

這也是中國空調產業時隔15年後, 再次出現批量性的老企業復活和新兵介入。 從表面上看, 這是空調產業全面復興的一種徵兆,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資本看到空調市場的蛋糕和商機紛踏而至,

正是空調市場有機會;實際上呢, 原本只有不到20家企業在市場上分蛋糕, 如今卻有近百家企業搶蛋糕, 無疑將掀起一場更加混亂而無序的空調低價格亂戰。

感觸最深的, 當然是大量三四級市場上的鄉鎮經銷商們, 自2017年的9月以來, 至當年的12月底, 一系列新兵老將陸續在空調行業召開開盤大會, 以優厚的政策、不錯的產品, 希望贏得商家的資金和壓庫提貨。 直到2018年1月, 陸續還有不少空調行業新軍召開年度開盤招商大會。

當前空調市場上的品牌陣營持續裂變之後, 出現幾股新的力量:一是互聯網行業的相關企業, 如小米旗下的智米, 還有其它;二是有實力的家電經銷商;三是有銷售網路的家電業務員;相同的是,

他們均是以新品牌、或傍名牌、編名牌的方式進入空調市場, 均以承諾商家不錯的利潤空間, 均是推出一系列超低價的產品。

不同品牌相似套路:空調惡戰難免

在越來越多的新兵老將重返空調市場背後, 筆者卻發現, 雖然品牌不同、招商內容和形式各異, 但是搶奪市場的招術和方法卻是高度的相似。

即面目相似的產品, 定價相當的價格, 以及如出一轍的招商套路, 最終這將會在2018年引發一場場的亂戰加激戰。 最終, 又將引發空調產業的又一輪企業洗牌、淘汰與生死大戰。

首先, 空調市場低價格亂戰將層出不窮;2018年的空調市場, 雖然還將保持著一定程度增長勢頭, 這並不代表所有空調企業的日子會更加好過。 事實上,

筆者對於空調企業在2018年的發展和表現, 普遍擔憂、持續看空。

當前空調產業的兩極分化已經持續固化, 大企業搶量搶利, 小企業搶量投機。 除了少數大企業外, 大部分企業在空調市場上唯一的競爭手段, 就是同質化管道、同質化產品下的低價格競爭。 一場場低價格亂戰將會主導不少市場的競爭。

其次, 空調管道爭奪和分化將更加白熱化;當前空調零售管道的爭奪, 不再是線上電商與線下實體店的矛盾, 而是空調企業基於管道垂直扁平化下的零售體系再造與分化。

誰的管道離用戶近, 推廣能力強、拓展能力強、出貨速度快, 誰就能獲得廠家在產品、推廣、廣告、服務等方面的資源傾斜。 無論是電商努力進軍線下, 還是區域家電零售“地頭蛇們”努力觸網,

本質上都是希望構建起一張張連接使用者的網路, 完成與使用者最大得益的交互。

再者, 空調同行間的拼殺搶奪將更加兇殘;空調市場的蛋糕雖然不錯, 也不少, 但是搶蛋糕的企業卻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粥少僧多帶來的結果, 自然是競爭前置和白熱化。

整個空調產業的技術、產品、管道、推廣, 甚至是消費群體, 都趨於成熟和穩定。 在大企業不會發生意外的背景下, 小企業能在邊緣市場搶蛋糕、撿芝麻。 由此整個空調同行之爭的拼殺將更多集中在中小微企業間, 特別是雜牌冒牌企業間。

當前, 空調廠商打算怎麼幹, 要比2018年空調市場到底怎麼樣, 更為迫在眉睫!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