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品劇《歡樂飯米粒兒》:紮根生活 以情動人

光明網訊由遼寧衛視獨創的小品劇《歡樂飯米粒兒》堅持以傳遞正能量為核心, 以快樂為出發點, 傳遞主流核心價值, 受到觀眾熱捧。 其中小品《孩子啊孩子》講述了物業副經理趙剛子的女兒妞妞準備請同學到家做客, 看到其他同學的家長都是大老闆, 虛榮心作怪, 謊稱自己的爸爸也是大老闆。 為了不讓妞妞在同學面前出醜, 家人決定讓二米粒兒夫婦假裝妞妞的土豪爸媽, 親爹趙剛子則假扮保姆, 為妞妞撐面子。 但是在排練的時候, 看到扮演保姆的爸爸, 妞妞心有所感, 父女倆抱頭痛哭, 感染全場。

這個小品戳中不少家長的心, 孩子處於成長階段, 很容易因為虛榮心產生攀比心理。 該小品的創作者正是觀察到身為父母在教育孩子這一點上的難處, 才推出了這樣一個作品。 扮演趙剛子的演員孫濤事後也表示, 自己當時被這個小品深深打動, 自己的女兒也正處於這個年紀, 希望這個小品能夠給人啟發, 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像這種貼近生活, 又極具教育意義的小品在《歡樂飯米粒兒》的舞臺上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當下的喜劇綜藝市場, 要麼模式是舶來品創意欠佳, 要麼以明星競技為賣點單調乏味。 《歡樂飯米粒兒》則打破藩籬, 創造性的開創了小品劇的新模式。 節目不為迎合市場放棄內涵, 不單純追求收視丟掉節操,

而是堅持從生活出發, 引導觀眾樹立正確家庭觀, 提倡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家庭文化。

沒有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 就不可能發現生活真諦。 當下許多喜劇節目的創作者罔顧事實, 閉門造車, 憑空捏造一些不符合生活實際情況的段子, 讓小品顯得蒼白無力。 《歡樂飯米粒兒》的創作者則截然相反, 為了創作, 深入走訪各個家庭, 挖掘出貼近老百姓生活的故事, 加以藝術創作, 呈現出一個個具有生命力的優秀作品。 例如節目中關於“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作品,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節目中, 趙剛子把摔倒老人送到醫院, 周圍人都讓他趕緊跑走, 避免老人子女借機訛詐。 趙剛子不以為然, 堅持認為需要改變這種冷漠,

首先就應該從我做起, 匡扶正義。 最後摔倒老人的子女不僅沒有訛詐, 反過來還救了趙剛子的岳父。 從這個小品就可以看出, 創作者的立意深刻, 又貼近生活, 捕捉每一個感動的瞬間, 讓老百姓感受到信任是人與人相處的核心。

家長里短、鄰里關係固然是家庭生活的主流, 但《歡樂飯米粒兒》不僅僅局限於此, 還與時俱進, 探索更多的可能。 當今社會, 網路文化深入到每一個家庭, 節目創作也緊跟潮流, 創作出互聯網影響生活的故事。 比如在某一期節目中, 熱衷於刷朋友圈的老范兒, 看到一個人掉進水裡的小視頻, 幸災樂禍地給其他人看, 後來才得知, 這個人正是自己的老伴兒老米。 該小品生動的反應了網路社交對老百姓的影響,

在歡笑之餘, 引發了觀眾如何利用好互聯網這把雙刃劍的思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