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按照這3大步驟給孩子選書,解決孩子閱讀能力低下,不愛看書的難題!

眾所周知, 閱讀才是現代社會獲取知識最快捷和最低成本的方式, 相信每一位元爸爸媽媽也都希望孩子可以愛上暢遊書海。

然而, 現實情況卻總是這樣:

有的孩子好像總對書興趣寥寥, 當父母的不知道該怎麼引導孩子讀書, 有時候逼得緊了, 孩子反而更厭惡。

有的孩子倒是很喜歡讀書, 但是讀的書也不少了, 卻看不到什麼長進。

孩子不愛讀書或不會讀書?問題一定出在家長身上。

今天, 我們就來聊一聊: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出能夠高品質閱讀的孩子。

篇幅所限, 文章我們將分成上下篇兩個部分, 分為兩天發表。

大多數的家長都支援這樣一種閱讀方式——孩子想看書, 就帶他去書店;孩子喜歡的書, 就花錢買回家。

但家長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孩子的閱讀活動需要父母的更多説明。

錢伯斯的“閱讀迴圈理論”指出: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應該用自己成人的甄別、思考能力, 在選書、讀書、回應三個環節, 給孩子支援, 全程陪伴孩子的閱讀活動。

這三個步驟為何重要?家長該如何完成每個步驟?如何有效指導孩子的閱讀活動?下面我們就從選書、讀書、回應三方面一一解答

選書是閱讀活動的開始。 家長想要孩子愛上閱讀, 首先要做的是讓我們的孩子有閱讀的書籍可選。 而這就意味著:

1.儲備, 首先, 家裡需要有很多書。

然後你需要把孩子看成是一個成熟可信任的讀者, 讓他們能夠自主的選擇他們想要看或者想要你讀給他聽的書。 沒有哪一個孩子是天生不喜歡讀書的。

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總是看電視, 總是玩遊戲,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依賴, 這並不表明孩子真的愛看電視, 愛玩遊戲, 而是他沒有找到更有意思的活動。

家裡有很多的書架,書架上擺滿了書,即使孩子看不完,但是有一種感覺在提醒著孩子。

孩子就會有閱讀的意識,有閱讀的意識,才能持久閱讀。

童年的歲月,生活在書香四溢的屋子裡,這樣的氛圍,能夠幫助孩子找到基本的、持久的、本質的收穫。

由於孩子們剛開始的時候還不具備自己選書的能力,所以我們提供給他的書,基本上是家長給他提供的。父母最初給孩子的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孩子今後讀書的品味。

說到這裡,家長的問題來了:

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買書。

現在我們獲取書單的管道很多,有名人提供的各種書單、有國際圖書展、有排行榜、還有各種大獎作品。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4個選書方法。

即使在繪本館老師們錄製音訊故事的時候,第一選擇也是國際大獎獲獎作品。

比如《瑪德琳》、《大衛,不可以》就都拿過繪本界最有名的美國凱迪克大獎,這兩套繪本不管是從畫風、畫質還是從主題性上來說,都很適合孩子。

(《No,David》)

《彩虹魚》系列也曾獲得過英國格林威大獎,《數學繪本》系列曾獲得過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童書獎,這些也都是小朋友比較喜歡的繪本。

由此可見,國際大獎還是很靠譜的。下面就是國際上一些最重量級的大獎,可以供家長們參考。

第二,網站熱門書。

這些都是國外比較常用的購書網站,英語水準不錯的家長可以在這些網站上研究一下國外孩子最喜歡看的熱門書。

但是這個選書方法要建立在家長具備一定的親子閱讀知識之上,不然很容易人云亦云,只選到“賣得好”的書,而不是真正適合自己孩子的書。

第三個選書原則就是,選擇我們父母自己喜歡的童書。

因為僅僅選擇讓孩子們喜歡的故事是不夠的,家長要參與到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去,書也必須是自己喜歡的才行。這樣才可以心滿意足地和孩子度過一段難忘的親子閱讀時光。

在這裡,分享一套被很多館媽推薦的書籍:《全球生活習慣簡史》。

(書展實拍《全球生活習慣簡史》系列)

看這個名字家長可能覺得它比較無聊,但是看到每本的名字:《用七十萬年造好床》、《用七十萬年煮好飯》、《用兩千年洗好澡》……是不是瞬間就覺得特別可愛!

第四,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和認知能力選擇繪本。

比如男孩子喜歡火車、卡車、挖掘機等,女孩子喜歡衣服啊、公主系列啊,家長可以投其所好。

這樣能夠幫助孩子更加立體的理解一個主題。

當然,系列內容瞭解過後,還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在遇到挖掘機的時候,引導孩子自己觀察,或者有機會的話能親身體驗一下就更好。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再慢慢引入一些情節更為豐富的書。

國際上關於閱讀有一個概念,叫“均衡閱讀”。所謂均衡閱讀,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閱讀的種類應該是多方面的,不應該只偏重某一類。

但是,當課業和升學成為孩子生活的目的時,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家長也可以有意識的幫助孩子瞭解學業相關的書籍的重要性。

比如,在和孩子逛書店的時候和他聊聊圖書的分類:輔導書、文學類、工具類,讓他們意識到,每一種類型的書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的。

像是國外的學校有時會舉辦書市,會給小朋友發wish list card。這個簡單的活動可以讓孩子梳理自己想買的書,想清楚自己想買書的原因,並嘗試去說服家長。

所以,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做一張這樣的wish list card,引導孩子發現自己想要的書。

在書的選擇上,家長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孩子個體化的差異,不見得別人推薦的書單裡的書都會喜歡。同時,也會出現現在不喜歡的書,以後會喜歡。這些情況都是有的。

02.陳列

有了書以後,書的陳列也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我們要給孩子傳遞一種資訊,書是可以接近的。

一方面,我們可以用書來裝點我們的家居環境,不僅僅包括裝點孩子的房間,還包括裝點整個家庭的生活環境。

《朗讀手冊》的作者曾這樣描述:如果有可能,就用書來搭建房頂。

(《朗讀手冊》)

這樣做很誇張,但如果我們能將書作為家居的重要組成,日常的書籍、報刊、雜誌放置在隨手可親近的地方,那麼房子裡的人就能經常很自然地進入閱讀狀態。

另一方面,利用“櫥窗原理”。

我們逛商場時往往會對精心佈置的櫥窗特別留意,而根據調查顯示,在櫥窗中展示的貨品往往是成交率最高的。

如果我們把向孩子推薦好書也比作一種特殊的“推銷”的話,那麼完全可以借鑒這種櫥窗的魅力。

比如在孩子的臥室、床頭、專用的書架或是玩具架上擺放上可愛的圖書,肯定會引起孩子的特別注意。

比如一本童書往往有相當漂亮的封面和插畫,如果能平放或是展開擺放,就會顯得與眾不同。

比如,幾本成套的或主題相關的書平攤在一處,更是顯得熱鬧而有趣。

如果你遇到特別想推薦孩子的書,不妨參照櫥窗的原理試一試。

還有一點,就是最好能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給孩子一個非常放鬆、很舒服的可以讀書或者聽你讀書的地方。

讓身體放鬆了,才能更好的進入到狀態中去。其實也不用很複雜,就是一兩塊墊子,幾個靠枕其實也是可以的。

今天的文章就先分享到這裡,下一篇文章裡,我們將從閱讀和回應兩個方面分析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實用方法。

現代的社會變化得太快,人人都充滿了不安定感,然而唯有這樣一方天地才能讓我們平心靜氣。

希望你能成為那個帶著自己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並被書本治癒的人。

那麼,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有什麼可以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妙招嗎?歡迎在文章下面的評論區留言交流哦。

家裡有很多的書架,書架上擺滿了書,即使孩子看不完,但是有一種感覺在提醒著孩子。

孩子就會有閱讀的意識,有閱讀的意識,才能持久閱讀。

童年的歲月,生活在書香四溢的屋子裡,這樣的氛圍,能夠幫助孩子找到基本的、持久的、本質的收穫。

由於孩子們剛開始的時候還不具備自己選書的能力,所以我們提供給他的書,基本上是家長給他提供的。父母最初給孩子的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孩子今後讀書的品味。

說到這裡,家長的問題來了:

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買書。

現在我們獲取書單的管道很多,有名人提供的各種書單、有國際圖書展、有排行榜、還有各種大獎作品。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4個選書方法。

即使在繪本館老師們錄製音訊故事的時候,第一選擇也是國際大獎獲獎作品。

比如《瑪德琳》、《大衛,不可以》就都拿過繪本界最有名的美國凱迪克大獎,這兩套繪本不管是從畫風、畫質還是從主題性上來說,都很適合孩子。

(《No,David》)

《彩虹魚》系列也曾獲得過英國格林威大獎,《數學繪本》系列曾獲得過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童書獎,這些也都是小朋友比較喜歡的繪本。

由此可見,國際大獎還是很靠譜的。下面就是國際上一些最重量級的大獎,可以供家長們參考。

第二,網站熱門書。

這些都是國外比較常用的購書網站,英語水準不錯的家長可以在這些網站上研究一下國外孩子最喜歡看的熱門書。

但是這個選書方法要建立在家長具備一定的親子閱讀知識之上,不然很容易人云亦云,只選到“賣得好”的書,而不是真正適合自己孩子的書。

第三個選書原則就是,選擇我們父母自己喜歡的童書。

因為僅僅選擇讓孩子們喜歡的故事是不夠的,家長要參與到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去,書也必須是自己喜歡的才行。這樣才可以心滿意足地和孩子度過一段難忘的親子閱讀時光。

在這裡,分享一套被很多館媽推薦的書籍:《全球生活習慣簡史》。

(書展實拍《全球生活習慣簡史》系列)

看這個名字家長可能覺得它比較無聊,但是看到每本的名字:《用七十萬年造好床》、《用七十萬年煮好飯》、《用兩千年洗好澡》……是不是瞬間就覺得特別可愛!

第四,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和認知能力選擇繪本。

比如男孩子喜歡火車、卡車、挖掘機等,女孩子喜歡衣服啊、公主系列啊,家長可以投其所好。

這樣能夠幫助孩子更加立體的理解一個主題。

當然,系列內容瞭解過後,還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在遇到挖掘機的時候,引導孩子自己觀察,或者有機會的話能親身體驗一下就更好。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再慢慢引入一些情節更為豐富的書。

國際上關於閱讀有一個概念,叫“均衡閱讀”。所謂均衡閱讀,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閱讀的種類應該是多方面的,不應該只偏重某一類。

但是,當課業和升學成為孩子生活的目的時,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家長也可以有意識的幫助孩子瞭解學業相關的書籍的重要性。

比如,在和孩子逛書店的時候和他聊聊圖書的分類:輔導書、文學類、工具類,讓他們意識到,每一種類型的書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的。

像是國外的學校有時會舉辦書市,會給小朋友發wish list card。這個簡單的活動可以讓孩子梳理自己想買的書,想清楚自己想買書的原因,並嘗試去說服家長。

所以,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做一張這樣的wish list card,引導孩子發現自己想要的書。

在書的選擇上,家長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孩子個體化的差異,不見得別人推薦的書單裡的書都會喜歡。同時,也會出現現在不喜歡的書,以後會喜歡。這些情況都是有的。

02.陳列

有了書以後,書的陳列也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我們要給孩子傳遞一種資訊,書是可以接近的。

一方面,我們可以用書來裝點我們的家居環境,不僅僅包括裝點孩子的房間,還包括裝點整個家庭的生活環境。

《朗讀手冊》的作者曾這樣描述:如果有可能,就用書來搭建房頂。

(《朗讀手冊》)

這樣做很誇張,但如果我們能將書作為家居的重要組成,日常的書籍、報刊、雜誌放置在隨手可親近的地方,那麼房子裡的人就能經常很自然地進入閱讀狀態。

另一方面,利用“櫥窗原理”。

我們逛商場時往往會對精心佈置的櫥窗特別留意,而根據調查顯示,在櫥窗中展示的貨品往往是成交率最高的。

如果我們把向孩子推薦好書也比作一種特殊的“推銷”的話,那麼完全可以借鑒這種櫥窗的魅力。

比如在孩子的臥室、床頭、專用的書架或是玩具架上擺放上可愛的圖書,肯定會引起孩子的特別注意。

比如一本童書往往有相當漂亮的封面和插畫,如果能平放或是展開擺放,就會顯得與眾不同。

比如,幾本成套的或主題相關的書平攤在一處,更是顯得熱鬧而有趣。

如果你遇到特別想推薦孩子的書,不妨參照櫥窗的原理試一試。

還有一點,就是最好能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給孩子一個非常放鬆、很舒服的可以讀書或者聽你讀書的地方。

讓身體放鬆了,才能更好的進入到狀態中去。其實也不用很複雜,就是一兩塊墊子,幾個靠枕其實也是可以的。

今天的文章就先分享到這裡,下一篇文章裡,我們將從閱讀和回應兩個方面分析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實用方法。

現代的社會變化得太快,人人都充滿了不安定感,然而唯有這樣一方天地才能讓我們平心靜氣。

希望你能成為那個帶著自己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並被書本治癒的人。

那麼,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有什麼可以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妙招嗎?歡迎在文章下面的評論區留言交流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