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以為離婚協議裡的約定都是有效的?不知道可是要吃虧的!

常言道“好聚好散”, 協議離婚就是如此。

雙方在達成離婚協定時,

會對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作出約定。

實際上,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

離婚協議裡的約定並不是都是有效的。

像下面這幾種約定, 就不一定是有效的。

到底都有哪些呢?

一起來看看吧~

生育權和婚姻自由權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人身權利, 他人不得侵犯。

根據《計劃生育法》第17條的規定, 公民有生育的權利。

根據《婚姻法》第2條第一款的規定, 我國實行婚姻自由的婚姻制度。

公民的生育權和婚姻自由權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 根據《民法總則》第3條的規定,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如果離婚協議中作出了限制一方生育權或婚姻自由權的約定, 根據《合同法》第52條第五項的規定, 該約定因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應屬於無效約定。

雙方在進行財產分割時, 很多時候, 由於雙方缺乏法律常識, 往往為了某種目的或者補償對方約定己方或對方父母等案外人的財產歸對方所有。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在他人沒有同意的情況下處分了他人的財產或者處分了之後沒有得到他人追認的,

這種行為屬於無權處分, 相關的約定屬於無效條款。

這裡, 小編從裁判文書網上

選取了一則判決(判決1)附于文末供大家參考。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1條的規定,

撫育費的給付期限, 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 但這並不意味著子女成年之後父母便不再負擔給付撫養費的義務。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2條的規定, 尚無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女子如果滿足法定情形且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 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此外, 從司法實踐來看, 法律並未禁止夫妻雙方對不屬於“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的子女自願或通過約定方式承擔撫養義務, 夫妻一方不能依據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拒絕履行離婚時與另一方所約定的對子女的撫養義務。

也就是說, 離婚協議中約定一方支付子女撫養費至子女18周歲以後的, 該約定有效。

這裡, 小編亦從裁判文書網上

選取了一則判決(判決2)附于文末供大家參考。

在離婚協議中, 在對雙方的財產進行分割了之後, 一方可能會要求對另一方所得的財產作出限制性約定, 比如說“若該方再婚或死亡的, 其對所得房產僅有居住權而沒有買賣權”。

實際上, 這種約定是無效的。 根據《物權法》第4條的規定, 私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離婚協議中的此種約定實際上是對他人所有權的限制, 根據《合同法》第52條第五項的規定, 這種約定因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屬於無效約定。

這裡, 小編亦從裁判文書網上

選取了一則判決(判決3)附于文末供大家參考。

離婚雖然是兩個人的事情,

但離婚協議的約定也不是雙方能夠任意約定的。

像文章中提到的這幾種約定,就需要多加注意。

小編推薦大家點擊收藏,以備不時之需~

(判決1)上訴人李慧菊與被上訴人李志華、趙榮蘭、李枝平確認合同無效糾紛案

【審理法院】大理白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案 號】(2016)雲29民終686號

【裁判要旨】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李枝平、李慧菊2015年10月23日簽訂的《離婚協定》中關於養雞場分割部分的內容是否有效?涉案養雞場佔用家庭自留地,涉及李志華、趙榮蘭的權利。該協定簽訂時李志華、趙榮蘭並不知情,事後亦未追認或同意,故《離婚協議》中對養雞場的分割屬於無權處分,應屬無效。

(判決2)蘭某乙與蘭某甲撫養費糾紛案

【審理法院】佳木斯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 號】(2015)佳民終字第276號

【裁判要旨】本院認為,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雖然相關婚姻法及司法解釋就父母對“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承擔撫養義務屬法定義務作出了規定,但不禁止父母對不屬於“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之外的子女自願或通過約定方式承擔撫養義務,因此夫妻一方不能依據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拒絕履行離婚時與另一方所約定的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從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屬關係及社會倫理角度來講,當事人通過協議自願將撫養費的支付期間向後順延,並不違反法律的規定,符合情理,可以提倡。

(判決3)陳某某與楊某某離婚後財產糾紛案

【審理法院】桓仁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

【案 號】(2016)遼0522民初2073號

【裁判要旨】離婚協議第四條約定,訴爭房產歸原告陳某某所有,後面括弧裡面的內容又限定了原告陳某某的所有權,“如女方死亡或再婚房子歸孩子,女方有居住權沒有買賣權。”該限定性的約定內容應屬無效約定。所有權是一種財產權,是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按照離婚協議訴爭房屋歸原告陳某某所有,既然享有所有權,再限定不讓買賣,也即排除了其所有權中的處分權,限定性約定應屬無效約定。

2018

像文章中提到的這幾種約定,就需要多加注意。

小編推薦大家點擊收藏,以備不時之需~

(判決1)上訴人李慧菊與被上訴人李志華、趙榮蘭、李枝平確認合同無效糾紛案

【審理法院】大理白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案 號】(2016)雲29民終686號

【裁判要旨】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李枝平、李慧菊2015年10月23日簽訂的《離婚協定》中關於養雞場分割部分的內容是否有效?涉案養雞場佔用家庭自留地,涉及李志華、趙榮蘭的權利。該協定簽訂時李志華、趙榮蘭並不知情,事後亦未追認或同意,故《離婚協議》中對養雞場的分割屬於無權處分,應屬無效。

(判決2)蘭某乙與蘭某甲撫養費糾紛案

【審理法院】佳木斯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 號】(2015)佳民終字第276號

【裁判要旨】本院認為,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雖然相關婚姻法及司法解釋就父母對“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承擔撫養義務屬法定義務作出了規定,但不禁止父母對不屬於“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之外的子女自願或通過約定方式承擔撫養義務,因此夫妻一方不能依據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拒絕履行離婚時與另一方所約定的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從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屬關係及社會倫理角度來講,當事人通過協議自願將撫養費的支付期間向後順延,並不違反法律的規定,符合情理,可以提倡。

(判決3)陳某某與楊某某離婚後財產糾紛案

【審理法院】桓仁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

【案 號】(2016)遼0522民初2073號

【裁判要旨】離婚協議第四條約定,訴爭房產歸原告陳某某所有,後面括弧裡面的內容又限定了原告陳某某的所有權,“如女方死亡或再婚房子歸孩子,女方有居住權沒有買賣權。”該限定性的約定內容應屬無效約定。所有權是一種財產權,是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按照離婚協議訴爭房屋歸原告陳某某所有,既然享有所有權,再限定不讓買賣,也即排除了其所有權中的處分權,限定性約定應屬無效約定。

201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