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應工作室,讓司法救助“最多跑一次”

浙江檢察網舟山訊 “應檢察官, 真的很感謝你們!我一次都沒有來, 就幫我辦理了司法救助。 錢已經拿來做手術了, 現在身體也好多了……”近日, 舟山市普陀區人民檢察院的小應工作室, 收到了被救助人蔣豔(化名)的來信。

蔣豔是一起交通肇事案的被害人, 早年離婚, 自己沒有固定的職業。 事故肇事者系未成年人, 無能力賠償。 蔣豔傷得又特別重, 第一次緊急手術治療費都是靠親戚籌建而得。 她急需第二次顱腦骨修補手術, 才能恢復正常行動, 但手術費是個難題。

小應工作室在得知了這一情況後, 派出員額檢察官主動與蔣豔全程對接,

告知其有權利提起司法救助申請和所需證明材料。 考慮到她身體實際情況, 建議以來信方式提出救助申請。 在收到救助申請後, 小應工作室快速辦理了救助案件, 通過與政法委、財政局等單位溝通對接, 短短幾天時間後, 救助金就到位了。 考慮到蔣豔正在住院, 小應工作室通過QQ視頻的方式落實了規範化的發放程式, 並將救助金直接打到了她儲蓄卡裡。 就這樣, 蔣豔一次都沒有跑, 完成了司法救助的所有程式。

小應工作室成立以來, 建立了專門專人快速通道, 救助申請人只要撥打12309熱線電話提出申請, 通過快遞郵寄申請材料。 審核通過後, 小應工作室會採用QQ視頻等社會化的方式發放救助金。

三年來, 已經實現了非普陀籍的外來申請人一次都不用跑, 普陀籍申請人最多跑一次。

“除了司法救助外, 小應工作室還可以幫助救助申請人去民政、婦聯、教育局等13家單位申請需要的社會救助, 他們只要在工作室申請一次, 就可以獲得最大範圍的、立體化全方位救助。 ”小應工作室檢察官應華珍介紹道。 小應工作室在全省首創了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相銜接的機制, 檢察官會根據救助申請人的需求和實際情況, 幫忙“跑腿”去聯絡民政局、教育局、紅十字會等多家單位, 提供個性化的救助。

普陀籍的救助申請人小朱是個未成年人, 即將參加中考並將面臨升高中後就學困難的問題。 除了司法救助金外, 小應工作室多方奔走,

為他申請了一筆臨時的社會救助金, 並聯繫教育局、紅十字會為他減免了讀職業中學期間的各項費用還提供助學救助金。 如今。 小朱已經順利完成了學業, 開始了新的生活。

小應工作室還有很多“素未蒙面”的救助申請人, 遠在江蘇沛縣的小燕就是其中一位。 丈夫在舟山打工, 不幸在交通肇事案中喪生。 小應工作室瞭解情況後, 主動聯繫到了她, 除了幫她申請司法救助金外, 得知小燕想在老家申請低保。 檢察官多次同沛縣檢察院進行積極溝通, 終於為小燕申請到了低保及其兒子小學期間每年1000元的助學救助, 解決了她最擔心的生活和教育問題, 並通過遠端視頻接訪, 實現了司法救助金跨省“面對面”發放到救助申請人手裡。

3年來, 小應工作室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9件, 共計發放司法救助金20余萬元, 協調各單位提供了助學救助、法律援助、就業介紹等10餘次。 因刑事案件受傷的人, 讓小應工作室來幫忙。 救助申請人一個電話、一封信件, 最多跑一次, 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就能得到最大範圍、最立體的救助就是小應工作室成立的初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