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北九省流通券—抗日勝利後的東北特殊貨幣

東北九省流通券是一種臨時性質的紙幣, 共分為四個版別:中央上海版、中央北平版、中央版、中華書局版。

1945年, 抗日戰爭勝利後, 民國政府接收了日本投降後所接管的地區, 這其中就包含偽滿洲國為主的東北地區。 國民政府處於接收和統治的便利, 決定將偽滿兩省並為一省, 之後又將東北地區劃為遼寧、安東、遼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龍江、嫩江和興安九省, 這也是後來東北九省流通券的所謂九省的由來。

當時東北由於長時間被日本殖民化統治, 所以其經濟環境比較特殊, 相對於經歷了八年抗戰的關內, 當時的東北在日本人的苦心經營下, 經濟卻較為穩定。

日本侵略統治時期, 偽滿洲國, 大連的商店街。

在抗戰勝利的1945年, 東北工業規模已經超過日本本土, 亞洲第一, 世界第四。 從瀋陽到大連的沈大線兩側工廠煙囪林立, 城市連成一片, 成為舉世聞名的綿長工業區, 瀋陽鐵西區甚至被譽為東方的魯爾。 同年, 全中國工業總產值東北占85%, 臺灣占10%, 中國其他地區總和才占5%。

偽滿洲國, 滿鐵位於大連的鋼鐵工廠。

而這時的關內, 戰後的經濟生產遭到巨大的破壞, 物價上漲劇烈, 所以這就造成了東北的物價比關內的要低很多, 是當時中國國內物價最低的地區。 而在金融上, 則反了過來, 當時的東北資金充裕, 關內則金融混亂。

日本統治時期, 東北的造船廠, 之前小編寫的新幹線的文章, 也提到當時世界最快的亞洲號列車也在東北製作、運行。

物價加上金融業的差異, 勢必需要把東北和關內兩者的貨幣區隔開來, 防止從東北倒賣物資到關內、同時也防止東北資金湧入關內, 造成關內金融動盪, 因此發行東北區域性流通貨幣, 充當貨幣屏障的需求就是當務之急。

1945年11月2日財政部制定並公佈《中央銀行東北九省流通券發行辦法》,

開始發行東北九省流通券。 初期, 東北九省流通券分為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種。

東北九省流通券限在東北九省流通, 不能在關內使用, 且只能通過中央銀行兌換為關內的法幣, 具體兌換按中央銀行的牌價而定, 起初的兌換比例為10:1,也就是幣值為法幣的十倍。這種控制流通的做法在抗戰勝利的頭2年,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穩定的東北、和關內的經濟。

不過隨著解放戰爭的深入,東北九省流通券不能自由兌換的弊病就顯露出來了。1947年11月,東北野戰軍發動冬季攻勢,北寧鐵路被切斷,東北物流不暢,東北地區的物資開始緊張,物價出現狂漲,這時候東北的物價已經不像當初那樣和關內有那麼大差異。

反而,國民黨反動派為了支撐反動戰爭,只能通過濫發紙幣來解決頻臨崩潰的經濟,這個大家歷史課上都學過,一麻袋法幣才能買一個雞蛋。當然濫發的紙幣裡,也包含東北九省流通券,直接導致流通券開始一天比一天貶值。

這時候發行的東北九省流通券有5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10000元五種。加上之前的五種面值,東北九省流通券一共有10種面值,算上版別,一共15個品種,其中北平版的五元存世量最少,是為珍品,其餘的都存世較多,比較常見。

國民黨反動派不顧東北老百姓的生活,為軍事需要大量發行東北流通券,導致物價上漲,使東北人民對國民政府當局徹底失望,因此可以說在發行的後期,加速了國民黨統治的崩潰。

1948年,遼沈戰役打響,國民政府為了挽救敗局,開始了幣制改革,改用金圓券,東北九省流通券遂廢止,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起初的兌換比例為10:1,也就是幣值為法幣的十倍。這種控制流通的做法在抗戰勝利的頭2年,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穩定的東北、和關內的經濟。

不過隨著解放戰爭的深入,東北九省流通券不能自由兌換的弊病就顯露出來了。1947年11月,東北野戰軍發動冬季攻勢,北寧鐵路被切斷,東北物流不暢,東北地區的物資開始緊張,物價出現狂漲,這時候東北的物價已經不像當初那樣和關內有那麼大差異。

反而,國民黨反動派為了支撐反動戰爭,只能通過濫發紙幣來解決頻臨崩潰的經濟,這個大家歷史課上都學過,一麻袋法幣才能買一個雞蛋。當然濫發的紙幣裡,也包含東北九省流通券,直接導致流通券開始一天比一天貶值。

這時候發行的東北九省流通券有5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10000元五種。加上之前的五種面值,東北九省流通券一共有10種面值,算上版別,一共15個品種,其中北平版的五元存世量最少,是為珍品,其餘的都存世較多,比較常見。

國民黨反動派不顧東北老百姓的生活,為軍事需要大量發行東北流通券,導致物價上漲,使東北人民對國民政府當局徹底失望,因此可以說在發行的後期,加速了國民黨統治的崩潰。

1948年,遼沈戰役打響,國民政府為了挽救敗局,開始了幣制改革,改用金圓券,東北九省流通券遂廢止,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