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繼顧命八大臣之後,再看慈禧太后又怎麼扳倒的恭親王奕䜣

自兩宮太后和恭親王奕䜣一起拿下了顧命八大臣之後, 西太后和奕䜣都不願把到手的權利平分, 慈禧滿心的想獨攬大權, 而奕䜣也想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於是, 曾經的同盟在權利的誘惑下開始出現了隔閡。

恭親王奕䜣本身掌管著軍機處, 手握兵權。 把太平天國剿滅以後又用各種方式討好洋人, 有了洋人的支持後, 奕䜣更加不把慈禧看在眼裡了。

恭親王越是囂張, 慈禧心裡越是不爽, 更讓她堅定了扳倒奕䜣的決心。 機會來了, 同治四年, 翰林院一小小的編修蔡壽祺居然上折彈劾恭親王奕䜣, 列其了罪狀十幾條, 如攬權, 驕縱, 徇私和貪墨。 但罪狀雖多, 可沒有什麼真憑實據。 這一下, 朝臣人心惶惶, 而恭親王更是怒火沖天。

而慈禧還是抓住這個機會, 用小皇上的名義, 下旨罷免了恭親王的一切職務, 所有差事, 都由別的大臣暫代。 可是, 久攬大權的奕䜣豈是一個小小的蔡壽祺能打倒的。 事過不久, 有惇親王奕惇率先幫其申辯請命, 隨後, 一大幫的文武大臣紛紛附和。 西太后一看想犯眾怒, 只得又重新啟用奕䜣, 恢復了所有職務, 僅僅撤了個議政王的頭銜, 就這樣, 兩人第一次的權力交鋒就這樣草草結束了。

在後來的二十多年中, 兩人是明爭暗鬥, 起起落落, 慈禧是從來沒有放棄過能打擊恭親王奕䜣的任何一次機會。

1881年, 隨著慈安太后的去世, 奕䜣失去了在宮中可以制衡慈禧的唯一力量, 開始漸落下風。 光緒十年, 中法戰爭爆發, 慈禧怒斥恭親王奕䜣在這次事件中辦事守舊,

為人固執, 不堪重用等理由罷免了奕䜣, 並重新組建了軍機處。

歷經了三十多年的鬥爭, 慈禧終於把這個一生榮光的鐵帽子王爺擊敗了, 開始了她獨霸政權的生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