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我國將探索實行林長制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記者從在浙江省安吉縣召開的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獲悉, 我國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將林業重要保護地全部納入生態紅線, 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制度, 同時探索實行林長制, 全面落實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保護森林資源的責任。

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表示, 今年要繼續做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制度, 人工商品林原則上不劃入紅線。 堅持以林地一張圖經營管理林地, 加強征佔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 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實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制度。

推動落實《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 擴大濕地補助補償、濕地保護修復工程覆蓋面, 加強濕地公園建設, 發佈國家和省級重要濕地名錄, 開展第三次全國濕地調查試點。 認真落實《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復制度方案》, 擴大封禁保護範圍, 抓好重點沙區灌木林平茬復壯和沙漠公園建設。 組織開展森林資源專項督查和重點國有林區毀林開墾專項清理, 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 建立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核查、督辦、問責機制, 防止松材線蟲病等重大災害蔓延。 完善森林火災應急預案體系, 堅持依案撲救, 發生火情後重兵投入、科學指揮, 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堅決避免重大人員傷亡和生態環境損失。

據瞭解,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森林資源保護不斷加強, 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業性採伐, 天然林保護範圍擴大到全國, 19.44億畝天然喬木林得到有效保護, 每年減少資源消耗3400萬立方米, 天然林生態功能逐步恢復。 國務院出臺了《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 28個省份出臺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 啟動了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退耕還濕試點, 共恢復濕地350萬畝, 安排退耕還濕76.5萬畝, 新增國際重要濕地16處, 國家濕地公園達898個, 全國濕地保護率由43.51%提高到49.03%。 建立了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全面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製品活動。 對國家級林業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問題進行了清理整頓,

發佈了保護區內建設專案禁止事項清單。 全國林業自然保護區達2249處, 總面積18.9億畝, 占國土面積的13.14%。 其中,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75處, 占全國總數的84.1%, 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和數量穩中有升。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繼續加強, 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5‰以下。 森林防火責任落實和處置措施不斷強化, 防撲火能力大幅提升, 火災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 特別是快速撲滅了內蒙古烏瑪“4·30”、畢拉河“5·2”、陳巴爾虎旗“5·17”等多起重特大森林火災, 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

2017年11月, 安徽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建立林長制的意見》, 在全國率先出臺林長制, 明確提出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 全面保護森林資源, 先行試點主要在合肥、宣城、安慶三地展開。

國家林業局將在總結安徽林長制實施經驗的基礎上, 在全國範圍內探索實行林長制, 以進一步強化森林資源保護。

記者 焦玉海

中國林業網

www.forestry.gov.cn

小編推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