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唐滅亡對我們的損失,不止婦女不能再“袒胸露乳”這樣簡單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盛世, 人們從來不吝惜對盛唐的讚美。 在如今的影視作品中, 唐朝女性的服飾也是愈發豪放, 就以下圖為例, 如果將其放在中國歷史的其他朝代, 那場面隨便想想也能猜個七八:一群人捂著臉大喊“成何體統”, 女孩父母忙著將其拽回屋裡添衣。 然而, 這樣的打扮唯獨放在唐朝, 違和感會降到最低。 我們不由地要問一個問題:在封建禮教重重的中國古代, 前有秦漢後有宋明, 為何唯獨唐朝女性可以“袒胸露乳”, 大秀事業線呢?

最關鍵的一點往往容易被我們忽視:我們在討論中國古代史時, 總有一部分人會糾結元蒙和滿清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歷史”。 尤其是前者, 蒙古統治者更像是入侵者, 因此, “漢人王朝”這個名詞就更多地被提出。 實際上, 嚴格地講, 我們熟悉的、引以為豪的李唐, 也並不是100%的漢人王朝。

唐朝詩人張籍寫過一首《永嘉行》,

其中有一句曰:“黃頭鮮卑入洛陽, 胡兒執戟升明堂。 ”竟敢在李唐的江山下把當朝統治者稱為“黃頭鮮卑”, 這樣放在清朝, 妥妥的“大逆不道”, 恐怕此君凶多吉少了。 但這句詩也反映出一個歷史事實:雖然唐朝統治者尊重並沿用漢人傳統, 但骨子裡仍然受鮮卑文化的影響非常深。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處於封建禮教管束下的唐朝, 會容忍“袒胸露乳”這類服飾的的存在了。

有了這個基礎, 我們再來看一下唐朝本身。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盛世之一, 唐朝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達, 社會物質生活極為富足, 自古以來, 社會生產力決定社會發展, 而下層基礎又決定上層建築, 加上唐朝“萬國來朝”的局面使得中原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產生激烈交匯, 對所謂的“奇裝異服”見怪不怪, 人們的思想意識覺醒, 自然不會對女性的愛美之心太過壓抑。

要知道, 在長期封建禮教的壓一下,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已經出現了一些畸形, 如“男尊女卑”, 年輕女子大膽追求自由戀愛,

或是張揚個性, 那可是大逆不道欺師滅祖的大罪;相反, 婦女守婦道, 甚至殉情, 反而會被歌頌。 這種壓抑來得太久, 一旦出現鬆動, 必然會迎來爆發。

除此之外, 唐朝女性熱衷於“袒胸露乳”並非單純愛美那麼簡單, 背後有一場非常激烈的政治博弈。

眾所周知, 唐朝有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時期, 對於李唐皇室來說是一段相當痛苦糾結的時期, 但對封建社會來說卻是一個大突破。 武則天在位時, 女性的社會地位得到極大提升, 不少女官得到朝廷任用, 女性開始出現在社會的各個層次中。 武則天這一做法, 就是為了強調“男人能做的事情, 女人照樣能做好, 皇帝也無例外”。 可以說, 武則天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影響力最大的女權主義者之一。

封建教條對女性的約束力喪失, 有利於武則天推廣“男女平等”的社會觀念, 由此看來, 女性大秀事業線恐怕不會被當時的唐朝禁止, 恐怕還會暗中鼓勵。 巧合的是, 這種裝扮恰恰是先從上層社會發展, 再迅速蔓延到民間的。

遺憾的是,這樣特殊的歷史時期並不能總是存在,唐朝滅亡後,100%的漢人王朝宋朝立刻“回歸正統”,將漢人的傳統服飾重新加裝在女性身上。這是歷史的大勢所趨,並不能說是一種倒退。真正可惜的是,在日漸壓抑的封建禮教和程朱理學等教條的聯合絞殺下,中國古代,尤其是明清兩代錯過的恐怕不僅僅是實現“男女平等”這樣的“小事”;古代中國錯過了與世界同步邁入近代的契機,這才是真正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再迅速蔓延到民間的。

遺憾的是,這樣特殊的歷史時期並不能總是存在,唐朝滅亡後,100%的漢人王朝宋朝立刻“回歸正統”,將漢人的傳統服飾重新加裝在女性身上。這是歷史的大勢所趨,並不能說是一種倒退。真正可惜的是,在日漸壓抑的封建禮教和程朱理學等教條的聯合絞殺下,中國古代,尤其是明清兩代錯過的恐怕不僅僅是實現“男女平等”這樣的“小事”;古代中國錯過了與世界同步邁入近代的契機,這才是真正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