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BMI和體脂率,我該如何來愛你?

減肥,

好像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時代“主旋律”,

不管什麼時期,

總是有一大部分人把它當成“終身事業”來奮鬥。

可是, 當我們談論減肥,

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

什麼樣的人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胖呢?

01

體重數字大的人就胖嗎?

維秘界亮亮一直很喜歡KK, 身高180+, 體重也過百, 53kg, 無論動態還是靜態都是超美~

而天橋上那些體重極輕, 身材極度skinny的模特, 身高180+, 體重就七八十斤, 看起來就瘦得嚇人啊!

然而, 我們真的可以用體重數字來衡量一個人的胖瘦嗎?

其實在國際上早就引進了一個看似更科學的計算方式來評估一個人的肥胖程度, 那就是:BMI。

02

BMI如何衡量胖廋?

BMI指數的全稱是Body Mass Index, 即身體品質指數, 計算方法很簡單, 是一個僅憑身高和體重就能計算出來的數值。

公式>>

體質指數(BMI)=體重 ÷(身高*身高)

注:體重以千克(kg)為單位, 身高以米(m)為單位

對於普通成人的BMI數值:

過輕:低於18.5

正常:18.5-24.99

過重:25-28

肥胖:28-32

非常肥胖: >32

由於BMI是人的體重和身高平方之比, 所以相比單從體重來判斷一個人的身高來說, 要科學很多, 一個體重很重的人, 如果身高也很高, 那他的BMI數值就不會太高, 按照BMI的評判標準就不能叫胖, 這麼說好像就可以推翻“你重你就是胖”的理論,

具體我們還可以看看不同BMI的人的身材狀況。

上圖控制了男性和女性身高這個變數, 呈現了不同體重下, 不同BMI數值, 不同人的身材狀況, 從上圖可以看出, BMI數值的差異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身材胖瘦的差異, 就在亮亮覺得BMI判斷一個人胖瘦簡直完美無懈可擊的時候,

又看到了另一張圖。

這張圖上的這些女人的身高和體重是完全一樣的, 也就是說她們的BMI數值是完全一樣的, 但是, 她們的身材?好像差的有點多……

如果這個不夠具體, 我們再來看一個真人的例子。

左:林書豪 192公分, 91公斤

右:連勝文 192公分, 92公斤

口算都能算出這兩個人的BMI指數幾乎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你跟我說, 這兩個人呢一樣胖瘦?嗯??

03

BMI不夠,體脂率來湊

到底是怎麼回事?難不成BMI也是偽科學?這裡要引入另一個概念:體脂率。

據稱上圖林書豪體脂大概只有7%-8%(成年男性一般在15%-18%),至於連勝文的體脂率,可以對比一下一公斤的棉花和一公斤的鐵的外觀,你就明白了。

體脂率指的是身體裡脂肪的含量占總體重的比率,一般用於動物,近幾年,也在評估人體胖瘦程度上廣泛使用。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健身領域,體脂率也成為這些健身人士衡量健身成果的一個標準,相比之下,BMI指數的關注度有所下降。

由於BMI指數只是體重和身高平方之比,忽略了人體的脂肪的含量,僅僅憑這個指數來判定一個人的胖瘦程度確實是不科學的。

肥胖指的是人體內堆積過量脂肪的狀態,要判斷一個人真正的肥胖程度,除了用BMI做參考指標外 ,另外還必須要檢測體脂肪率,兩者結合所得出來的結果才會比較客觀。

一般而言,男生正常體脂率約在15 ~ 25%之間,女生約在20% ~ 30%之間,年齡愈大體脂率會愈高;成年男子的體脂肪率超過25%,成年女子超過30%,就達到醫學上所謂的「肥胖」。

體脂肪率的標準值和肥胖值(標準因性別及年齡而有所差別):

性別 標準值 肥胖標準

男性 14 ~ 20% > 25%

女性 17 ~ 24% > 30% (資料來源wiki)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體脂率是不同的,低體脂率的人即體內的瘦肉組織多,他的基礎代謝率隨之也高,瘦肉燃燒脂肪的速率是肥肉的七倍,打個比方,體脂肪低的人因為基礎代謝快,吃五塊蛋糕才會胖,體脂肪高的人吃一塊就胖了。

這裡亮亮給大家附上簡單計算體脂率的方法,可以自己估算一下~

1.簡單對照法

簡單對照下面的肌肉圖,看自己和那種身材較符合,就可以大約知道自己的體脂範圍了。

2 .維琪百科計算公式

體脂率 =1.2×BMI+0.23× 年齡-5.4-10.8×性別參數(男為1,女為0)

現在很多人減肥都會側重於減脂,而不是單純地依賴節食減重,因為通過節食的方法,即使體重減下來,恢復原來的食譜很快肥肉還會胖回去(而且瘦得不健康不好看啊!)。只有通過減脂降低體脂肪,提高基礎代謝率,才能維持減肥成果。

03

BMI不夠,體脂率來湊

到底是怎麼回事?難不成BMI也是偽科學?這裡要引入另一個概念:體脂率。

據稱上圖林書豪體脂大概只有7%-8%(成年男性一般在15%-18%),至於連勝文的體脂率,可以對比一下一公斤的棉花和一公斤的鐵的外觀,你就明白了。

體脂率指的是身體裡脂肪的含量占總體重的比率,一般用於動物,近幾年,也在評估人體胖瘦程度上廣泛使用。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健身領域,體脂率也成為這些健身人士衡量健身成果的一個標準,相比之下,BMI指數的關注度有所下降。

由於BMI指數只是體重和身高平方之比,忽略了人體的脂肪的含量,僅僅憑這個指數來判定一個人的胖瘦程度確實是不科學的。

肥胖指的是人體內堆積過量脂肪的狀態,要判斷一個人真正的肥胖程度,除了用BMI做參考指標外 ,另外還必須要檢測體脂肪率,兩者結合所得出來的結果才會比較客觀。

一般而言,男生正常體脂率約在15 ~ 25%之間,女生約在20% ~ 30%之間,年齡愈大體脂率會愈高;成年男子的體脂肪率超過25%,成年女子超過30%,就達到醫學上所謂的「肥胖」。

體脂肪率的標準值和肥胖值(標準因性別及年齡而有所差別):

性別 標準值 肥胖標準

男性 14 ~ 20% > 25%

女性 17 ~ 24% > 30% (資料來源wiki)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體脂率是不同的,低體脂率的人即體內的瘦肉組織多,他的基礎代謝率隨之也高,瘦肉燃燒脂肪的速率是肥肉的七倍,打個比方,體脂肪低的人因為基礎代謝快,吃五塊蛋糕才會胖,體脂肪高的人吃一塊就胖了。

這裡亮亮給大家附上簡單計算體脂率的方法,可以自己估算一下~

1.簡單對照法

簡單對照下面的肌肉圖,看自己和那種身材較符合,就可以大約知道自己的體脂範圍了。

2 .維琪百科計算公式

體脂率 =1.2×BMI+0.23× 年齡-5.4-10.8×性別參數(男為1,女為0)

現在很多人減肥都會側重於減脂,而不是單純地依賴節食減重,因為通過節食的方法,即使體重減下來,恢復原來的食譜很快肥肉還會胖回去(而且瘦得不健康不好看啊!)。只有通過減脂降低體脂肪,提高基礎代謝率,才能維持減肥成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