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才流動大資料包告:這個行業最缺人

職場的機會和高薪主要分佈在哪些行業, 去哪裡你能獲得比較多的薪資漲幅?近日, 獵聘網最新發佈的《2017年人崗爭奪戰及職場流動力大資料包告》顯示, 互聯網長期人才饑渴, 房地產人才競爭最白熱化, 人力資源成最搶手職位, 消費品轉電信薪資漲幅最高。

而在行業和地區的人才流動方面, 報告顯示, 金融行業最能留住人, 交通貿易人才流失最嚴重;杭州最能吸引人才, 深圳成都上海留人魅力旗鼓相當。

1、全行業人才供需不對等, 存在結構性失衡現象

在2017年二季度, 全行業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給占比排名中,

位居前六的行業均為互聯網、金融、房地產、機械製造、電子通信和消費品。

位居前六的行業需求與供給占比排名次序各不相同。 互聯網供需占比均位列第一, 分別為31.03%、19.18%。

其中, 互聯網的人才需求占比遠遠高出其供給占比;金融的人才需求占比明顯大於其供給占比;房地產、電子通信的供求占比差異較小;機械製造、消費品的供給占比則明顯高出其需求占比。

這表明全國總體行業間人才需求結構和供給結構不平衡, 這也在一方面推動了人才的流動和勞動力的重新分配。

2、互聯網長期人才饑渴, 房地產供需趨向平衡

從2016年一季度到2017年二季度期間, 全行業TSI(注:Talent Shortage Index, 即人才緊缺指數, 縮寫為TSI=有效需求崗位數/求職人數。 TSI>1, 表示人才供不應求;TSI<1, 表示人才供大於求。 如果TSI上升, 表示人才緊缺程度加劇)在2016年三季度達到峰值1.36。

2017年一二季度全行業TSI均低於2016年同期,

說明人才緊缺程度降低, 企業招人相對容易。 2017年二季度的TSI為1.18, 同比下降1.67%, 環比上升19.19%, 說明人才比同年一季度更為緊缺。 隨著秋招的啟動, 2017年三季度的TSI預計還會繼續週期性走高。

互聯網、電子通信和金融的TSI幾乎在每個季度都高於全行業均值, 且大於1, 人才長期供不應求, 而互聯網的TSI為最高。 這三個行業在2017年二季度的TSI均低於去年同期, 其中, 互聯網的TSI在2017年二季度為1.50, 比去年同期下降26.47%。

房地產、消費品、機械製造三個行業的TSI則每個季度都明顯低於全行業均值, 且都小於1, 說明人才供大於求。 值得注意的是, 房地產TSI在二季度達到過去六個季度的最高值0.90, 表明該行業供求關係趨向平衡。

3、房地產人才競爭最白熱化, 人力資源成最搶手職位

在2017年二季度人才競爭較為白熱化的六大行業中, 房地產名列第一, 平均每個職位有92.69人投遞簡歷;互聯網排名倒數第二, 平均每個職位有54.74人投遞簡歷;倒數第一的是電子通信行業, 平均每個職位有46.24人投遞簡歷。

2017年3月在全國範圍內, 以北京為首的城市為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先後出臺了較為嚴厲的限購政策,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受到限制,使得本來就供大於求的業內競爭狀況變得更加激烈。

與此同時,互聯網、電子通信這種創新性、技術性特色較強的行業尚有較大空間,競爭相對和緩。獵聘大資料研究院高級資料分析師秦可涵建議求職者可在這兩個行業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機會。

在2017年二季度最搶手的職位中,人力資源經理/主管排名第一,平均每個職位有113.50人競爭。這跟人力資源崗位不分行業、極易跨界的優勢密不可分。

在這10種職位中,有四類帶有明顯互聯網屬性的職能——運營經理/主管、產品經理/主管、WEB前端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這意味著互聯網越來越多地滲入、融入到其他行業,互聯網+越來越普遍。

4、從金融進入房地產行業最難,從消費品進入金融最易

此次報告發現,任何行業的內部人才流動難度指數都小於與該行業相關的跨行業流動難度指數,這意味著跨行業流動難度更大。

在供需占比最高的六大行業中,行業內人才流動難度指數最低的是電子通信行業,為0.25;難度指數最高的是房地產,為0.52。

在六大行業的跨行業流動中,房地產是其他行業最難進入的行業,其他行業的人才進入房地產的難度指數普遍偏高,在0.58-1.00之間波動。房地產是較為傳統且非常專業的行業,直接受經濟及政策的影響,從業者壓力巨大,業內競爭較為激烈,對於其他行業的人而言具有較高的專業門檻和較大的心理考驗。

本報告資料顯示,在六大行業的跨行業人才流動中,從金融進入房地產行業流動難度指數最高,為1.00;從消費品進入金融行業難度指數最低,為0.38。

在人才需求占比最高的互聯網和金融行業,跨行業人才流動是什麼情況?與互聯網相關的跨行業流動中,從互聯網進入房地產、從房地產進入互聯網都是最難的,難度指數分別為0.81、0.71;從互聯網進入消費品、電子通信和從後兩個行業進入互聯網難度最小,難度指數均為0.49。

從與金融相關的跨行業人才流動來看,金融進入房地產最難,難度指數是1.00;進入機械製造是最容易的,難度指數為0.47;而在其他行業進入金融行業方面,消費品進入的難度最低,難度指數為0.38;房地產進入的難度最高,難度指數為0.65。

5、消費品轉電信薪資漲幅最高,金融轉機械製造漲薪幅度最低

薪資是吸引人才和跨行業流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2017年二季度的全行業平均年薪排名中,金融行業最高,為22.17萬元,比名列第二、第三的互聯網、房地產分別高出2.14萬元、2.79萬元。

在六大行業中,行業內流動並不會產生最高的薪資漲幅,此類流動的薪資漲幅範圍為23.92%-28.35%。值得注意的是,跨行業流動會產生最高的薪資漲幅,為30.87%(從消費品進入電子通信行業);也會產生最低的薪資漲幅,為14.38%(從金融流入機械製造行業)。

整體而言,從其它行業流入金融行業薪資漲幅最高,漲薪範圍為23.75%-30.74%;從其它行業流入互聯網產生的薪資漲幅次之。這與這兩個行業薪資較高不無關係。

從互聯網流入其它各行業的情況來看,流入電子通信薪資漲幅最高,為27.36%;流入消費品漲幅最低,為17.89%。

從金融行業流入其它行業的情況來看,流入消費品的薪資漲幅最高,為25.56%;流入機械製造漲幅最低,為14.38%。

6、金融行業最能留住人,交通貿易人才流失最嚴重

在2017年上半年全行業人才淨流入率(行業人才淨流入率=該行業人才淨流入人數/該行業人才流動總人數×100%)方面,數值為正值的只有金融、互聯網、製藥醫療和房地產行業,說明這四個行業流入的人才多於流出的人才,對人才具有較大吸引力。其中,金融人才淨流入率最高,為4.03%。金融行業平均年薪最高,從其它主要行業流入金融行業產生的薪資漲幅最高,因而金融行業對人才有較強的吸引力。

互聯網人才淨流入率僅次於金融行業,為3.68%。除這四個行業外,其餘行業的人才淨流率均為負值,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流失現象,交通貿易行業人才淨流入率最低,為-9.99%,表明該行業人才流失最嚴重。

7、上海進入北京最難,深圳進入成都、重慶最易

在全國七大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重慶的人才流動中,整體而言,人才流入前四個城市難度較大,流入後三個城市難度較小。

在不同城市之間的人才流動中,從上海流入北京最難,人才流動難度指數為1.00;從深圳流入成都、重慶最容易,其人才流動難度指數為0.33。就整體而言,其他六個城市流入北京的難度最大,難度指數在0.72-1.00之間波動。

在這七個城市中同城人才流動方面,北京市內人才流動難度指數最高,為0.64;杭州市內才流動難度指數最低,為0.37。

8、一線城市薪資差距縮小,人才流入一線城市薪資漲幅較高

在2017年二季度平均年薪最高的20個城市中,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除去杭州,其他四個城市的平均年薪均在20萬元以上。北京以23.25萬元的平均年薪排名第一,上海的平均年薪只比深圳高出100元。這表明,一線城市的薪資差距正在縮小。

各地人才流入北京難度最大,而北京的同城人才流動也最難,這就不難說明進入北京的人才門檻最高,但薪資回報也同樣最高。

從七大城市人才流動產生的薪資漲幅來看,人才流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產生的薪資漲幅較大,流入成都和重慶的漲幅最小,甚至還有降薪的情況。北上廣深杭的工作機會多,薪資相對較高,但同時生活成本也大。成都、重慶生活的成本小,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工資的漲幅。而從成都、重慶進入其他五個城市所產生的薪資漲幅遠遠高於這兩個城市內部流動所產生的薪資漲幅。

在七大城市之間的人才流動中,重慶流入杭州產生的薪資漲幅最高,為62.97%;深圳流入成都產生的薪資漲幅最低,為-6.39%。

在同城人才流動中,北京市內人才流動的薪資漲幅最高,為26.70%;最低的是重慶,薪資漲幅為18.91%。

9、杭州最能吸引人才,深圳成都上海留人魅力旗鼓相當

在2017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城市人才淨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人才淨流入率(地區人才淨流入率=該地區人才淨流入人數/該地區人才流動總人數×100%)最高,為11.21%,明顯高出其他城市。杭州就業機會多、人才進入難度較小、薪資相對高、生活環境好,綜合優勢強,因而對外地人才有較大的吸引力。

位居第二、第三、第四的是深圳、成都、上海,人才淨流入率為5.65%、5.53%、5.23%,差距微小,幾乎不相上下。

北京人才淨流入率為4.38%,排名第五;廣州人才淨流入率為1.42%,排名倒數第二;排名倒數第一的是天津,人才淨流入率為-2.31%,是這10個

先後出臺了較為嚴厲的限購政策,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受到限制,使得本來就供大於求的業內競爭狀況變得更加激烈。

與此同時,互聯網、電子通信這種創新性、技術性特色較強的行業尚有較大空間,競爭相對和緩。獵聘大資料研究院高級資料分析師秦可涵建議求職者可在這兩個行業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機會。

在2017年二季度最搶手的職位中,人力資源經理/主管排名第一,平均每個職位有113.50人競爭。這跟人力資源崗位不分行業、極易跨界的優勢密不可分。

在這10種職位中,有四類帶有明顯互聯網屬性的職能——運營經理/主管、產品經理/主管、WEB前端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這意味著互聯網越來越多地滲入、融入到其他行業,互聯網+越來越普遍。

4、從金融進入房地產行業最難,從消費品進入金融最易

此次報告發現,任何行業的內部人才流動難度指數都小於與該行業相關的跨行業流動難度指數,這意味著跨行業流動難度更大。

在供需占比最高的六大行業中,行業內人才流動難度指數最低的是電子通信行業,為0.25;難度指數最高的是房地產,為0.52。

在六大行業的跨行業流動中,房地產是其他行業最難進入的行業,其他行業的人才進入房地產的難度指數普遍偏高,在0.58-1.00之間波動。房地產是較為傳統且非常專業的行業,直接受經濟及政策的影響,從業者壓力巨大,業內競爭較為激烈,對於其他行業的人而言具有較高的專業門檻和較大的心理考驗。

本報告資料顯示,在六大行業的跨行業人才流動中,從金融進入房地產行業流動難度指數最高,為1.00;從消費品進入金融行業難度指數最低,為0.38。

在人才需求占比最高的互聯網和金融行業,跨行業人才流動是什麼情況?與互聯網相關的跨行業流動中,從互聯網進入房地產、從房地產進入互聯網都是最難的,難度指數分別為0.81、0.71;從互聯網進入消費品、電子通信和從後兩個行業進入互聯網難度最小,難度指數均為0.49。

從與金融相關的跨行業人才流動來看,金融進入房地產最難,難度指數是1.00;進入機械製造是最容易的,難度指數為0.47;而在其他行業進入金融行業方面,消費品進入的難度最低,難度指數為0.38;房地產進入的難度最高,難度指數為0.65。

5、消費品轉電信薪資漲幅最高,金融轉機械製造漲薪幅度最低

薪資是吸引人才和跨行業流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2017年二季度的全行業平均年薪排名中,金融行業最高,為22.17萬元,比名列第二、第三的互聯網、房地產分別高出2.14萬元、2.79萬元。

在六大行業中,行業內流動並不會產生最高的薪資漲幅,此類流動的薪資漲幅範圍為23.92%-28.35%。值得注意的是,跨行業流動會產生最高的薪資漲幅,為30.87%(從消費品進入電子通信行業);也會產生最低的薪資漲幅,為14.38%(從金融流入機械製造行業)。

整體而言,從其它行業流入金融行業薪資漲幅最高,漲薪範圍為23.75%-30.74%;從其它行業流入互聯網產生的薪資漲幅次之。這與這兩個行業薪資較高不無關係。

從互聯網流入其它各行業的情況來看,流入電子通信薪資漲幅最高,為27.36%;流入消費品漲幅最低,為17.89%。

從金融行業流入其它行業的情況來看,流入消費品的薪資漲幅最高,為25.56%;流入機械製造漲幅最低,為14.38%。

6、金融行業最能留住人,交通貿易人才流失最嚴重

在2017年上半年全行業人才淨流入率(行業人才淨流入率=該行業人才淨流入人數/該行業人才流動總人數×100%)方面,數值為正值的只有金融、互聯網、製藥醫療和房地產行業,說明這四個行業流入的人才多於流出的人才,對人才具有較大吸引力。其中,金融人才淨流入率最高,為4.03%。金融行業平均年薪最高,從其它主要行業流入金融行業產生的薪資漲幅最高,因而金融行業對人才有較強的吸引力。

互聯網人才淨流入率僅次於金融行業,為3.68%。除這四個行業外,其餘行業的人才淨流率均為負值,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流失現象,交通貿易行業人才淨流入率最低,為-9.99%,表明該行業人才流失最嚴重。

7、上海進入北京最難,深圳進入成都、重慶最易

在全國七大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重慶的人才流動中,整體而言,人才流入前四個城市難度較大,流入後三個城市難度較小。

在不同城市之間的人才流動中,從上海流入北京最難,人才流動難度指數為1.00;從深圳流入成都、重慶最容易,其人才流動難度指數為0.33。就整體而言,其他六個城市流入北京的難度最大,難度指數在0.72-1.00之間波動。

在這七個城市中同城人才流動方面,北京市內人才流動難度指數最高,為0.64;杭州市內才流動難度指數最低,為0.37。

8、一線城市薪資差距縮小,人才流入一線城市薪資漲幅較高

在2017年二季度平均年薪最高的20個城市中,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除去杭州,其他四個城市的平均年薪均在20萬元以上。北京以23.25萬元的平均年薪排名第一,上海的平均年薪只比深圳高出100元。這表明,一線城市的薪資差距正在縮小。

各地人才流入北京難度最大,而北京的同城人才流動也最難,這就不難說明進入北京的人才門檻最高,但薪資回報也同樣最高。

從七大城市人才流動產生的薪資漲幅來看,人才流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產生的薪資漲幅較大,流入成都和重慶的漲幅最小,甚至還有降薪的情況。北上廣深杭的工作機會多,薪資相對較高,但同時生活成本也大。成都、重慶生活的成本小,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工資的漲幅。而從成都、重慶進入其他五個城市所產生的薪資漲幅遠遠高於這兩個城市內部流動所產生的薪資漲幅。

在七大城市之間的人才流動中,重慶流入杭州產生的薪資漲幅最高,為62.97%;深圳流入成都產生的薪資漲幅最低,為-6.39%。

在同城人才流動中,北京市內人才流動的薪資漲幅最高,為26.70%;最低的是重慶,薪資漲幅為18.91%。

9、杭州最能吸引人才,深圳成都上海留人魅力旗鼓相當

在2017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城市人才淨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人才淨流入率(地區人才淨流入率=該地區人才淨流入人數/該地區人才流動總人數×100%)最高,為11.21%,明顯高出其他城市。杭州就業機會多、人才進入難度較小、薪資相對高、生活環境好,綜合優勢強,因而對外地人才有較大的吸引力。

位居第二、第三、第四的是深圳、成都、上海,人才淨流入率為5.65%、5.53%、5.23%,差距微小,幾乎不相上下。

北京人才淨流入率為4.38%,排名第五;廣州人才淨流入率為1.42%,排名倒數第二;排名倒數第一的是天津,人才淨流入率為-2.31%,是這10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