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老屋(散文)

我家的三間老屋, 座落在村子中央。 周邊都是磚混牆體水泥抹皮的樓房, 襯托著老屋的滄桑。 也許經歷了太多風雨, 抑或是久無人居的緣故。

老屋上的青磚黛瓦已失去往日的光澤, 長滿了綠色的苔蘚, 潔白的牆皮變得喑無色澤, 一片片脫落下來, 露出被風雨吹打後痕跡斑斑的土坯。 站在老屋前, 我就會想起童年的時光。

小時候, 我們全家都擠在老屋裡吃住。 厚重的牆體不僅遮風擋雨, 而且冬暖夏涼。 每當放學後回到家裡, 邁進老屋的門檻, 便會聞到母親烙的油餅的香味。 那時白天母親下地勞動, 我便拿塊油餅, 邊吃邊坐在老屋前的石檯子上看書寫字。 到了傍晚時, 勞累一天放工回家的母親便在屋前大槐樹下鋪張涼席, 全家人圍在一起乘涼。 那時我總是搶先躺在涼席上, 遙望著大槐樹後面的明月, 聽母親說過無數遍月中嫦娥和天上牛郎織女的故事。

有時聽著聽著我便進入了夢鄉, 只到第二天母親喚醒我去上學也不知道啥時睡在床上的。

2006年冬天, 我家在村頭蓋起了四間兩層的樓房。 搬進新房那天, 母親買來把新鎖鎖上了老屋的兩扇木門。 從此我也很少走進老屋, 只有到了過年時母親才會去打開屋門, 母親很仔細地把屋內打掃一遍, 會讓我在門兩旁貼上鮮紅的對聯。 每逢此時, 母親都會站在老屋前, 久久不肯離去。

歲月匆匆, 光陰似水。 風雨飄搖的老屋容納了光陰裡的許多故事, 見證了家鄉一步步的變遷。 它是家的起點, 也是我生命的起點, 保存著母親曾經的艱幸與滄桑, 也珍藏著我許許多多的美好回憶。

作者簡介:

馬銀生, 出生於1968年, 山東汶上人。 忙時種地, 閒時看書, 偶爾寫寫字。 汶上作協會員, 常有文字發表於多家報刊電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