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高郵市臨澤鎮朱堆 村位於高寶興三縣市交界處

許宏謨先生其人其事

文/楊彩春

選稿:中鄉美駐陝西選稿基地主編 黃河浪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人去留名, 雁去留聲”。 幾十年過去了, 臨澤人還記得許大先生其人其事。

許大先生全名叫許宏謨(1877一1935年),生於清光緒三年, 是本鎮朱堆村徐平莊人。 提起他, 鄉鄰都會豎起大拇指, 總能津津樂道。 在大家的心目中, 他是一位鄰鄉有榜、助人為樂的知名人, 是一位村裡有名、品德高尚的大好人。 人們一直傳頌其人其事, 教育激勵子女做好人、行善事。

許大先生家屋後有條河, 東西流向, 河上架著木橋, 橋下水流湍急。

1924年, 農曆六月的一天, 莊稼人都忙著收割水田裡的早稻(三十籽), 許大先生家也不例外, 都是自請的莊稼人來幫忙的。 一條滿載而歸的稻船正在西行回家, 有一莊戶人家牽著一頭水牛經過木橋, 只聽到“哢嚓”一聲, 橋板斷了, 水牛連同橋板一起正巧砸向稻船, 一會兒稻船就沉了。 此番情形, 突如其來, 船主大驚失色, 急得直喊“救命”。 許大先生聞聲趕來, 一邊安慰船主說“莫慌莫慌, 趕快上岸”, 一邊派人火速去莊西叫停自家的活計, 請來一幫人打撈沉船。 在現場, 他指揮若定, 緊張的打撈有序進行, 他先叫人拿來蘆簾和旺箔, 趕緊在沉船下游閘箔打垛, 防止稻子被水流沖走, 再在上游撐來空船, 用罱子將沉沒的稻子罱起來。 罱的罱、淘的淘,
洗的洗、淋的淋。

經過幾個時辰的打澇, 稻船終於打澇上來了, 所有的稻子倒在場上曬。 那時, 天色漸晚, 蚊子轟天, 許大先生又安撫船主吃飯住宿, 待明日再曬一天裝船回家。 可是船主仍感到傷心仍啼哭不止, 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船沉後被水沖走的稻子還有不少, 打撈後不可能完璧歸趙。 二是當時水稻難長, 品種不優, 產量又低, 每畝田只收二三百斤稻, 全家的口糧本來就不夠吃, 往後的日子怎麼過呢?對船主的苦衷, 許大先生心知肚明, 憐愛之心湧上心頭, 當即向船主承諾, 明日下午裝船讓他滿意回家。 最終許大先生從自家所收穫的稻穀中拿出了五石稻子無償地奉送補足, 船主行了一個大禮, 跪拜叩謝, 欣喜而歸。

稻船沉沒的事件在當地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牽牛的農戶造成橋板斷落, 砸沉稻船, 與許大先生無半點關係, 純屬一次意外。 而許大先生在船主危急之時, 不袖手旁觀、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而是見義勇為、當仁不讓、助人為樂, 果敢地採取各種施救措施, 把自家割稻的人停下來一齊參與打撈, 挽救損失, 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同時, 安撫船主, 安排吃住, 還施捨五石稻子給船主作為救命糧。 在那種年代裡, 這五石稻可是相當於種二畝田所得。

還是其人其事。 幾十年前, 說起臨澤中街“天仙閣”無人不曉, 她是百年老字型大小的茶食店, 盛產地方特產“水晶”月餅, 曾享有巴拿馬國際美食銅獎的美譽, 1951年又獲江蘇省食品博覽會一等獎。

只要吃過的人一提起水晶月餅, 就會垂涎欲滴、口胃大開。

當時, 許大先生和“天仙閣”帳房先生曹鳳相識23年, 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好友。 許大先生也懂得“瓜田李下, 自避嫌疑”、“七尺櫃檯, 內外有別”“庫房無內外, 人品有高低”等家規、家訓, 但其人品獲得了店老闆朱金章的高度信任, 所以進出茶食店如同進了自家門一樣毫無拘束, 時常與老友喝茶聊天, 談古論今、讀書吟詩, 情投意合、談笑風生。

有一天下午, 許大先生如同赴約的常客, 再次光顧天仙閣茶食店, 正巧帳房先生手持一張銀票(即銀行存單)回到店鋪。 見到許大先生, 曹鳳順手就將手中的銀票, 朝一本書裡一夾, 連忙寒喧招呼, 請他到櫃檯內喝茶坐坐, 並為他泡茶, 陪他聊天。

相談個把時辰之後, 許大先生告辭步行回家。 當晚朱金章老闆按照“日清月結”店規例行盤點, 核查各類食品的“進、銷、存”營業額時, 發現現金餘額不符, 詢問曹鳳, 曹鳳卻怎麼也找不著銀票了。 次日清晨, 曹鳳火急火燎地去找許大先生, 敘說銀票丟失之事, 問及見到沒有, 許大先生說:“我是看見你手中的銀票, 但不知道你放在什麼地方和面值多少?再慢慢細找。 ”曹鳳回來尋找無果, 心想:這事怎麼得了, 替人管帳講的就是良心、清白、誠信、廉潔, 莫說賠不起, 就是賠了, 自覺冤枉, 還會落個監守自盜或貪污的罪名, 一個人的品行要緊, 往後還怎麼在世面上混。 如果賠不了, 肯定會被解雇而失業, 家中日子又不知怎麼過。 思來想去, 後果不堪設想。 總之,只怨自己不慎,遂有輕生的念頭,不如一了百了。

那幾天,他整天愁眉苦臉,精神恍惚。許大先生見到好友日漸消沉,沉默寡言,擔心至極。“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立即作出了抉擇,自己主動承擔責任,如數付清銀票的數額。曹鳳這才解脫了困境,相安無事。可事隔二年,朱金章在整理暴曬舊書時,偶然發現兩年前丟失的這張銀票,頓感心中愧疚,惶恐不安,這事讓許大先生背了偷盜的黑鍋,深感良心上對不起人家,從道德上必須還他人清白。於是與曹鳳合商,迅速組織人員敲鑼打鼓,抬著轎子恭請許大先生到臨澤,置辦海鮮酒席,賠禮道歉。當許大先生問明原委時,他笑咪咪地,很談定地說:“找到就好,找到就好”。當席間有人詢問許大先生,當時你未拿這張銀票,又為何承擔這不明不白的罪名呢?許大先生慢條斯理地說:“如果鬧出人命來,我也脫不了干係”,“行善積德,就是為子孫擁根呀!”話語雖然不多,道理卻非常深厚。大家如雷貫耳,一致起身站立,向許大先生鞠躬敬禮。

“天道酬善,緣于善心,歸於善心”。本該到故事結束了,還煩大家品味許大先生的一段趣聞。

1925年,48歲的許宏謨,得病無法救治,奄奄一息,上了停屍床,只等斷氣發喪。家人按照鄉規民俗,準備為老太爺治喪,就連“千張紙”、“買路錢”都燒了。可許大先生卻喃喃自語自語“再增十年壽”,接連重複了幾遍以後,竟立馬起身,讓家人由驚變喜,一切如常。說來也怪,許大先生後來真的又活了整整十年,於1935年與世長辭。這是一個神奇的趣談,也許是“天道酬善”的魔力在起作用吧。許大先生的後幾代都是吃的文化飯,在教師、醫生等行業也是出類拔萃的,恐怕這是“天道酬善”的印證吧。

嚴謹的家規、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執業的教誨,當一個家庭的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幾百年來,中華民族優秀血脈中,好的家風作為傳承中華文明的載體,以一種無言的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的心靈。

朱堆村歇腳茶亭與朱錦芳

高郵市臨澤鎮朱堆 村位於高寶興三縣市交界處,村東首有個成官莊,古老的子嬰河穿境而過,過去的交通極不發達,出行靠兩條腿步行。那時,沿子嬰河北岸走親戚、做生意的行人川流不息,路途疲憊的、饑渴的都需要有個落腳的地方。為方便過往民眾歇腳喝茶,該莊開明地主朱錦芳(1865—1946年)於民國二年(1913年5月)特意建造了一座歇腳茶亭。

朱錦芳家資殷實,富甲一方,但與人厚道,德行頗佳。這一善舉聲名遠播,已傳頌了好幾代人,距今已有一百零三年。該遺跡原貌為二版木結構排山,六根柱腳 ,五架梁,簷高零點八丈,開間一丈二六,屋面上蓋麥稈草。亭子座于子嬰河北岸,北通祝家墩的小官河,南對子嬰河平拱木架橋,四面通風敞亮,日照當空遮陰,亭內東、西、北三面設置厚木板作為座位,可方便過往行人入坐歇腳。亭子中間設置小缸一口,缸內盛有大麥茶或茶葉茶,缸口上蓋著木質鍋蓋,用毛竹筒製作的水端子,分別懸掛在兩根中柱上,專供行人舀茶解渴。人在亭中,可憩、可賞……鄉村美景,田園趣味,盡入眼簾,好不雅致。

朱錦芳原系子嬰河南的子南村人,嫡堂兄弟(蘭芳、榮芳、德芳、杏芳)五人,分別居住在子南大橋南的四大角。他作為長房老大,不甘原有的家庭現狀,立志自創自立一片天地,從20歲開始(1885)年買了桂莊蔣氏田產37畝,隻身從子嬰河南遷移至河北的小官河西北一隅,與祝家墩祝氏(祝長庚、祝長高)嫡堂兄弟隔河相望。初創階段,要想立足,談何容易,首要的是要有居住點(即莊基)才能安生發展。買地、堽莊基、砌房造屋,一件件農家事務,不僅花費錢財,更要付出辛勞的汗水,同時,還要周密巧安排,既不能耽誤農時農活,種好自己的田,又要打理好家務,養家糊口過日子。就拿莊基一事來說,僅靠人工挑泥取土,不僅費工費力,勞民傷財,且速度緩慢,還要考慮在農閒時不誤農活,才能取土。

他身高約七尺,虎背熊腰,人稱朱大腳,一隻鞋子可盛二升米。他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憑藉一股韌性和聰明才智,日夜苦思冥想,用堅硬的桑樹、骨頭榆自製木車輪轂和軌道,自創了用牛拉木車取土的辦法,不僅節省人力,而且取土速度高於人工挑土五倍以上。很快,近10畝田的莊基上升了一丈多,水災之年從來沒有被水淹過。有了這次牛拉木車積土的嘗試,接著他又開動腦筋,製造出大型牛棚車,用牛車水,科學運用水灌滲透的辦法進行水垽,將新用的暄土四周圍成土埂子,使車上來的水通過水槽流向新堽的莊基中心,逐步流向四周漫延滲透,使暄土平整地向下沉降,自然板結。這項工程中,製作輔助工具,依照工序進行操作,全部靠他個人的心靈手巧去掌控完成。這在當時沒有農用機械的年代裡,是非常可貴的,簡直就是一項發明創造。他從創業之初一無所有,經過多年辛勞積累,購置水田、旱田、水面近200畝,添置大型農具的木制風車四部,新建房屋四十餘間,防匪防盜炮臺一座。他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吃苦耐勞的意志和勇於探索的智慧,仍啟迪我們當今現代人學習、借鑒。

朱錦芳生有四個兒子、四個姑娘八個子女,一家子正常有20多人要吃飯生活,但他不忘“行善積德”的祖訓,不忘民眾疾苦,從48歲那年(1913年)為過路行人建造一座歇腳茶亭,為界、臨、沙沿途步行民眾做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大好事。每年從立夏到處署時節,約一百餘天,專雇夥計燒水煮茶,並由朱氏老太相幫,每天肩挑茶桶二至三擔,步行往返八裡土路。1926年後,由14歲的女兒朱春懷(1912一1992年,貞烈女)一人傳繼持續20年,從不間斷,直到1946年秋後,因該亭被大風刮倒,加之朱氏年老,無法修復而廢止。該亭為民眾無償服務整整33年,在此期間,也有好多的過往行人對此等好人好事大加讚賞,過意不去,自覺地丟下一枚銅板放入茶缸中,以表回饋謝意,可他家從不亂花一文錢,而是再用這些銅板買來茶葉或送至城隍土地廟內用於修繕。

新建歇腳茶亭以及無償服務33年這一善舉行為,反映出朱氏兩代人家風淳樸。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朱春懷貞烈女,她是單身女,因兄長朱春山(號正鳳)夫婦去世早,丟下不滿10歲的侄兒朱崇貴,她遵循“孝敬親長”之家規,即師從古人“以孝治天下”之意,寧可自己終身不嫁,也要把侄兒養大成人,這種崇尚德治禮序的精神更是好家風的體現,是教人向善求真的最佳教材。用現代眼光看,也非常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值得今人傳承踐行。

1945年—1946年期間,該亭曾作為兒童團站崗放哨的關卡地點。團長成萬山經常率領成官莊的30多名團員在此日夜輪流值班,嚴格盤查可疑行人的“路條”或“良民證”,特別注重關注偽、頑、匪敵情動向,為新四軍、時沙區地方行政領導傳遞了有價值的軍事情報,為保護軍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6年5月,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揚州行政公署創辦了“建設專門”學校,簡稱“建專”。揚州行政公署為保護“建專”師生安全,保證正常教學,準備將建專學校從高郵孔廟遷出,特地委派楊健團長和臨澤區委書記喬慕東勘察選址,他們喬裝打扮,來到成官莊,發現祝、朱倆家一帶地形偏僻,環境安靜,適宜教學、生活,同時又易於聚合、撤散,且祝、朱兩家都有瞭望炮臺,可以隨時發現敵情作出決策。經過一番溝通後,祝朱兩家欣然同意,積極騰讓,無償提供辦公、教學、住宿、伙食等用房。此後,“建專”學校培養了軍地兩用的黨員、幹部300余人,為支援解放事業和建設新中國輸送了不可或缺的人才。年底,根據當時的形勢,“建專”學校開始東移北撤,度過了一段最為艱苦的遊擊辦學的歲月,鑄就了一段最為光榮的壯大隊伍的歷史。

臨澤方言一覽

搜集整理:楊彩春

臨澤地區有許多獨特的俗語,言簡意賅,豐富、生動、有趣、現例舉數十條,可見一斑:

老肝脾胃—(老油條)

刁巴—(撒嬌)

抬臉得勝—(越是抬舉,越是得意忘形)

冷打濕凹—(食物冷)

掖服如舒——(平服舒展)

胡大咧嚼——(瞎說八道)

傻裡骨咚嘰——(傻裡傻氣)

扌窊(wā)個落邪——(固執不開竅)

鹽潮鹵辣——(潮濕不乾燥)

瞎打瞎宰——(離譜、不沾邊、差距太大、亂宰人)

洋大二真——(漫不經心)

六角真真——(擺譜、擺架子)

亂漆畫紅——(雜亂無章)

眼望視呆——(注意力不集中)

神氣六穀——(神氣活現的樣子,多用於貶義)

惡聲來怪——(聲音刺耳、怪異、瘮人)

周吳鄭王——(規矩、正統)

自甘翹脆——(孤傲,偏執)

生自生愛——(乖僻;過於自尊,讓人難接近)

歪把斜溜——(形狀不正)

得心得意——(真心實意,專門特地為別人辦事)

坐家三品——(坐在家裡,對人愛理不理)

漚裡不摳——(不爽快)

氣福貪生——(白胖、氣色好)

褦襶(nǎ di)挪踱——(笨拙、不利索)

老實尷難——(老實,但易衝撞人,得罪人)

不尷不尬——(不是正巧正好)

爛漬氵虢(guo)篤——(稀巴爛,“氵虢篤”象聲詞)

古裡怪文——(脾氣古怪)

客裡麻塊——(不平服)

稀稀攘攘——(指人或物稀少)

參(cēn)前差(ci)後——(不是走在前面,就是落在後面)

行 hang 不郎當——(合計,總共,一股腦兒)

拙頭拙腦——(不靈巧,說話衝撞人)

肖嘴薄唇——(能說會道)

胡裡麻滋——(糊塗,麻木)

以下借鑒、匯總跟貼的網友的:

老七空秋——(充老,吊兒郎當)

攉比打險 ——(擺譜,死要臉)

麻裡木鑿——(形容做事麻木,沒有分寸)

搗嗓子-----吃不下還吃。貶義。

嚨------語氣詞,太遺憾了

警甘----怎麼樣

皮臉-----玩

尖心-----用功

銃軍,轉精-----無目的地亂走

來哦-----口頭語,引起人注意,不是喊你過來。

癟色-----很差的小角色

活德-----丟人現眼

了戲-----完了,無藥可救.

死形-----沒治了

沖冷-----打瞌睡

該因-----報應

抽千-----大哭

差竅-----頭腦不靈

楞聳-----做事不計後果的人

假恣-----裝腔做勢

好佬-----某方面的好手

老卵-----假充老大

搭漿-----做事糊差

犯嫌-----討厭

瞎虯-----亂搞,做事無章法

駕事-----幫忙

做攔情----勸解

糊恰恰-----稀裡糊塗

潑策鬼-----呸

.痿死了-----累極了

介好呢-----怎麼辦

.觸骨牢-----人很刁

六塌油-----做事糊差

.澀巴子-----小氣鬼

大甩子-----翻臉不認人的人

.趣咯咯-----自以為了不起,不想跟人合作

.赫了得-----感歎詞,表示驚訝

.小爬爬-----小板凳

多晚子了-----什麼時間

.六不搭對-----驢頭不對馬嘴

缸喪吵死-----吵架

.神恣武恣-----神氣的樣子

.大仔鵝子-----大呆子

.窮急吼吼-----急不可耐的樣子

.雅面滴個-----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

鬼六三槍-----指人還有點小本事

.油嘴打花-----口沒遮攔,亂說撩人

.稀大六缸-----做事做人不認真

一股邋遢-----全部,一鼓腦

.板板六十四----- 一本正經

.精屁股郎當----- 一絲不掛

西大陸油:做事心不在鄢

黑漆嗎烏:天黑,伸手不見五指

走頭落強:做事和別人唱反調。

挖五答機:髒兮兮的,看了噁心。

爛雞呱瘩:形容爛兮兮地,粘的要命

膀己彎在——(肘關節)

格己頭在——(膝蓋)

哈巴股在——(下巴)

夾——(注:發臨澤土音)己窩(腋窩)

頸康脖在——(脖子)

指母蓋在——(指甲)

微來——(困了,要睡了)

坎嘎在(硬幣)

乖呱教養的(表示溺愛)

不顛不實 —— (說話做事不穩重)

圓幾骨隆 ——(表示東西圓)

滑幾咯噠 ——(表示路滑,二是做事腦子活讓人不信任,含貶義)

坑裡窪塘 ——(表示路不平)

滑huan —— (做事快)

甩的+動詞——(表示拼命做某事,如甩的吃、甩的跑、甩的學等等)

暗拌——(做事穩重,有條理)

枝禮花茉莉花——(做事拖拉,老打岔)

嘔摳——(心胸不開闊,喜鑽牛角尖)

棱個(恩個):人家、別人的意思。

瓦住了:賺足了,揀了個大便宜。

精:吝嗇、小氣。

電棒:日光燈

腳搭車:自行車

朝(zao)個:以前,從前

囫老二的:東西品質差

二五郎雞的:形容人傻乎乎,愣頭青

挺屍:睡覺

西嘎嘎——(一點兒)

刷刮——(做事利索)

能擱錚錚的——(逞能)

尖聳呢——(聰明,精明)

楊彩春簡介:男,1966.12生,江蘇省高郵市臨澤鎮社區教育中心校校長,中學高級教師,高郵詩詞學會、作家協會、揚州文學創作研究會、詩詞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散文曾獲全國二等獎,詩詞曾獲高郵市一等獎。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總之,只怨自己不慎,遂有輕生的念頭,不如一了百了。

那幾天,他整天愁眉苦臉,精神恍惚。許大先生見到好友日漸消沉,沉默寡言,擔心至極。“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立即作出了抉擇,自己主動承擔責任,如數付清銀票的數額。曹鳳這才解脫了困境,相安無事。可事隔二年,朱金章在整理暴曬舊書時,偶然發現兩年前丟失的這張銀票,頓感心中愧疚,惶恐不安,這事讓許大先生背了偷盜的黑鍋,深感良心上對不起人家,從道德上必須還他人清白。於是與曹鳳合商,迅速組織人員敲鑼打鼓,抬著轎子恭請許大先生到臨澤,置辦海鮮酒席,賠禮道歉。當許大先生問明原委時,他笑咪咪地,很談定地說:“找到就好,找到就好”。當席間有人詢問許大先生,當時你未拿這張銀票,又為何承擔這不明不白的罪名呢?許大先生慢條斯理地說:“如果鬧出人命來,我也脫不了干係”,“行善積德,就是為子孫擁根呀!”話語雖然不多,道理卻非常深厚。大家如雷貫耳,一致起身站立,向許大先生鞠躬敬禮。

“天道酬善,緣于善心,歸於善心”。本該到故事結束了,還煩大家品味許大先生的一段趣聞。

1925年,48歲的許宏謨,得病無法救治,奄奄一息,上了停屍床,只等斷氣發喪。家人按照鄉規民俗,準備為老太爺治喪,就連“千張紙”、“買路錢”都燒了。可許大先生卻喃喃自語自語“再增十年壽”,接連重複了幾遍以後,竟立馬起身,讓家人由驚變喜,一切如常。說來也怪,許大先生後來真的又活了整整十年,於1935年與世長辭。這是一個神奇的趣談,也許是“天道酬善”的魔力在起作用吧。許大先生的後幾代都是吃的文化飯,在教師、醫生等行業也是出類拔萃的,恐怕這是“天道酬善”的印證吧。

嚴謹的家規、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執業的教誨,當一個家庭的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幾百年來,中華民族優秀血脈中,好的家風作為傳承中華文明的載體,以一種無言的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的心靈。

朱堆村歇腳茶亭與朱錦芳

高郵市臨澤鎮朱堆 村位於高寶興三縣市交界處,村東首有個成官莊,古老的子嬰河穿境而過,過去的交通極不發達,出行靠兩條腿步行。那時,沿子嬰河北岸走親戚、做生意的行人川流不息,路途疲憊的、饑渴的都需要有個落腳的地方。為方便過往民眾歇腳喝茶,該莊開明地主朱錦芳(1865—1946年)於民國二年(1913年5月)特意建造了一座歇腳茶亭。

朱錦芳家資殷實,富甲一方,但與人厚道,德行頗佳。這一善舉聲名遠播,已傳頌了好幾代人,距今已有一百零三年。該遺跡原貌為二版木結構排山,六根柱腳 ,五架梁,簷高零點八丈,開間一丈二六,屋面上蓋麥稈草。亭子座于子嬰河北岸,北通祝家墩的小官河,南對子嬰河平拱木架橋,四面通風敞亮,日照當空遮陰,亭內東、西、北三面設置厚木板作為座位,可方便過往行人入坐歇腳。亭子中間設置小缸一口,缸內盛有大麥茶或茶葉茶,缸口上蓋著木質鍋蓋,用毛竹筒製作的水端子,分別懸掛在兩根中柱上,專供行人舀茶解渴。人在亭中,可憩、可賞……鄉村美景,田園趣味,盡入眼簾,好不雅致。

朱錦芳原系子嬰河南的子南村人,嫡堂兄弟(蘭芳、榮芳、德芳、杏芳)五人,分別居住在子南大橋南的四大角。他作為長房老大,不甘原有的家庭現狀,立志自創自立一片天地,從20歲開始(1885)年買了桂莊蔣氏田產37畝,隻身從子嬰河南遷移至河北的小官河西北一隅,與祝家墩祝氏(祝長庚、祝長高)嫡堂兄弟隔河相望。初創階段,要想立足,談何容易,首要的是要有居住點(即莊基)才能安生發展。買地、堽莊基、砌房造屋,一件件農家事務,不僅花費錢財,更要付出辛勞的汗水,同時,還要周密巧安排,既不能耽誤農時農活,種好自己的田,又要打理好家務,養家糊口過日子。就拿莊基一事來說,僅靠人工挑泥取土,不僅費工費力,勞民傷財,且速度緩慢,還要考慮在農閒時不誤農活,才能取土。

他身高約七尺,虎背熊腰,人稱朱大腳,一隻鞋子可盛二升米。他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憑藉一股韌性和聰明才智,日夜苦思冥想,用堅硬的桑樹、骨頭榆自製木車輪轂和軌道,自創了用牛拉木車取土的辦法,不僅節省人力,而且取土速度高於人工挑土五倍以上。很快,近10畝田的莊基上升了一丈多,水災之年從來沒有被水淹過。有了這次牛拉木車積土的嘗試,接著他又開動腦筋,製造出大型牛棚車,用牛車水,科學運用水灌滲透的辦法進行水垽,將新用的暄土四周圍成土埂子,使車上來的水通過水槽流向新堽的莊基中心,逐步流向四周漫延滲透,使暄土平整地向下沉降,自然板結。這項工程中,製作輔助工具,依照工序進行操作,全部靠他個人的心靈手巧去掌控完成。這在當時沒有農用機械的年代裡,是非常可貴的,簡直就是一項發明創造。他從創業之初一無所有,經過多年辛勞積累,購置水田、旱田、水面近200畝,添置大型農具的木制風車四部,新建房屋四十餘間,防匪防盜炮臺一座。他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吃苦耐勞的意志和勇於探索的智慧,仍啟迪我們當今現代人學習、借鑒。

朱錦芳生有四個兒子、四個姑娘八個子女,一家子正常有20多人要吃飯生活,但他不忘“行善積德”的祖訓,不忘民眾疾苦,從48歲那年(1913年)為過路行人建造一座歇腳茶亭,為界、臨、沙沿途步行民眾做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大好事。每年從立夏到處署時節,約一百餘天,專雇夥計燒水煮茶,並由朱氏老太相幫,每天肩挑茶桶二至三擔,步行往返八裡土路。1926年後,由14歲的女兒朱春懷(1912一1992年,貞烈女)一人傳繼持續20年,從不間斷,直到1946年秋後,因該亭被大風刮倒,加之朱氏年老,無法修復而廢止。該亭為民眾無償服務整整33年,在此期間,也有好多的過往行人對此等好人好事大加讚賞,過意不去,自覺地丟下一枚銅板放入茶缸中,以表回饋謝意,可他家從不亂花一文錢,而是再用這些銅板買來茶葉或送至城隍土地廟內用於修繕。

新建歇腳茶亭以及無償服務33年這一善舉行為,反映出朱氏兩代人家風淳樸。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朱春懷貞烈女,她是單身女,因兄長朱春山(號正鳳)夫婦去世早,丟下不滿10歲的侄兒朱崇貴,她遵循“孝敬親長”之家規,即師從古人“以孝治天下”之意,寧可自己終身不嫁,也要把侄兒養大成人,這種崇尚德治禮序的精神更是好家風的體現,是教人向善求真的最佳教材。用現代眼光看,也非常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值得今人傳承踐行。

1945年—1946年期間,該亭曾作為兒童團站崗放哨的關卡地點。團長成萬山經常率領成官莊的30多名團員在此日夜輪流值班,嚴格盤查可疑行人的“路條”或“良民證”,特別注重關注偽、頑、匪敵情動向,為新四軍、時沙區地方行政領導傳遞了有價值的軍事情報,為保護軍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6年5月,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揚州行政公署創辦了“建設專門”學校,簡稱“建專”。揚州行政公署為保護“建專”師生安全,保證正常教學,準備將建專學校從高郵孔廟遷出,特地委派楊健團長和臨澤區委書記喬慕東勘察選址,他們喬裝打扮,來到成官莊,發現祝、朱倆家一帶地形偏僻,環境安靜,適宜教學、生活,同時又易於聚合、撤散,且祝、朱兩家都有瞭望炮臺,可以隨時發現敵情作出決策。經過一番溝通後,祝朱兩家欣然同意,積極騰讓,無償提供辦公、教學、住宿、伙食等用房。此後,“建專”學校培養了軍地兩用的黨員、幹部300余人,為支援解放事業和建設新中國輸送了不可或缺的人才。年底,根據當時的形勢,“建專”學校開始東移北撤,度過了一段最為艱苦的遊擊辦學的歲月,鑄就了一段最為光榮的壯大隊伍的歷史。

臨澤方言一覽

搜集整理:楊彩春

臨澤地區有許多獨特的俗語,言簡意賅,豐富、生動、有趣、現例舉數十條,可見一斑:

老肝脾胃—(老油條)

刁巴—(撒嬌)

抬臉得勝—(越是抬舉,越是得意忘形)

冷打濕凹—(食物冷)

掖服如舒——(平服舒展)

胡大咧嚼——(瞎說八道)

傻裡骨咚嘰——(傻裡傻氣)

扌窊(wā)個落邪——(固執不開竅)

鹽潮鹵辣——(潮濕不乾燥)

瞎打瞎宰——(離譜、不沾邊、差距太大、亂宰人)

洋大二真——(漫不經心)

六角真真——(擺譜、擺架子)

亂漆畫紅——(雜亂無章)

眼望視呆——(注意力不集中)

神氣六穀——(神氣活現的樣子,多用於貶義)

惡聲來怪——(聲音刺耳、怪異、瘮人)

周吳鄭王——(規矩、正統)

自甘翹脆——(孤傲,偏執)

生自生愛——(乖僻;過於自尊,讓人難接近)

歪把斜溜——(形狀不正)

得心得意——(真心實意,專門特地為別人辦事)

坐家三品——(坐在家裡,對人愛理不理)

漚裡不摳——(不爽快)

氣福貪生——(白胖、氣色好)

褦襶(nǎ di)挪踱——(笨拙、不利索)

老實尷難——(老實,但易衝撞人,得罪人)

不尷不尬——(不是正巧正好)

爛漬氵虢(guo)篤——(稀巴爛,“氵虢篤”象聲詞)

古裡怪文——(脾氣古怪)

客裡麻塊——(不平服)

稀稀攘攘——(指人或物稀少)

參(cēn)前差(ci)後——(不是走在前面,就是落在後面)

行 hang 不郎當——(合計,總共,一股腦兒)

拙頭拙腦——(不靈巧,說話衝撞人)

肖嘴薄唇——(能說會道)

胡裡麻滋——(糊塗,麻木)

以下借鑒、匯總跟貼的網友的:

老七空秋——(充老,吊兒郎當)

攉比打險 ——(擺譜,死要臉)

麻裡木鑿——(形容做事麻木,沒有分寸)

搗嗓子-----吃不下還吃。貶義。

嚨------語氣詞,太遺憾了

警甘----怎麼樣

皮臉-----玩

尖心-----用功

銃軍,轉精-----無目的地亂走

來哦-----口頭語,引起人注意,不是喊你過來。

癟色-----很差的小角色

活德-----丟人現眼

了戲-----完了,無藥可救.

死形-----沒治了

沖冷-----打瞌睡

該因-----報應

抽千-----大哭

差竅-----頭腦不靈

楞聳-----做事不計後果的人

假恣-----裝腔做勢

好佬-----某方面的好手

老卵-----假充老大

搭漿-----做事糊差

犯嫌-----討厭

瞎虯-----亂搞,做事無章法

駕事-----幫忙

做攔情----勸解

糊恰恰-----稀裡糊塗

潑策鬼-----呸

.痿死了-----累極了

介好呢-----怎麼辦

.觸骨牢-----人很刁

六塌油-----做事糊差

.澀巴子-----小氣鬼

大甩子-----翻臉不認人的人

.趣咯咯-----自以為了不起,不想跟人合作

.赫了得-----感歎詞,表示驚訝

.小爬爬-----小板凳

多晚子了-----什麼時間

.六不搭對-----驢頭不對馬嘴

缸喪吵死-----吵架

.神恣武恣-----神氣的樣子

.大仔鵝子-----大呆子

.窮急吼吼-----急不可耐的樣子

.雅面滴個-----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

鬼六三槍-----指人還有點小本事

.油嘴打花-----口沒遮攔,亂說撩人

.稀大六缸-----做事做人不認真

一股邋遢-----全部,一鼓腦

.板板六十四----- 一本正經

.精屁股郎當----- 一絲不掛

西大陸油:做事心不在鄢

黑漆嗎烏:天黑,伸手不見五指

走頭落強:做事和別人唱反調。

挖五答機:髒兮兮的,看了噁心。

爛雞呱瘩:形容爛兮兮地,粘的要命

膀己彎在——(肘關節)

格己頭在——(膝蓋)

哈巴股在——(下巴)

夾——(注:發臨澤土音)己窩(腋窩)

頸康脖在——(脖子)

指母蓋在——(指甲)

微來——(困了,要睡了)

坎嘎在(硬幣)

乖呱教養的(表示溺愛)

不顛不實 —— (說話做事不穩重)

圓幾骨隆 ——(表示東西圓)

滑幾咯噠 ——(表示路滑,二是做事腦子活讓人不信任,含貶義)

坑裡窪塘 ——(表示路不平)

滑huan —— (做事快)

甩的+動詞——(表示拼命做某事,如甩的吃、甩的跑、甩的學等等)

暗拌——(做事穩重,有條理)

枝禮花茉莉花——(做事拖拉,老打岔)

嘔摳——(心胸不開闊,喜鑽牛角尖)

棱個(恩個):人家、別人的意思。

瓦住了:賺足了,揀了個大便宜。

精:吝嗇、小氣。

電棒:日光燈

腳搭車:自行車

朝(zao)個:以前,從前

囫老二的:東西品質差

二五郎雞的:形容人傻乎乎,愣頭青

挺屍:睡覺

西嘎嘎——(一點兒)

刷刮——(做事利索)

能擱錚錚的——(逞能)

尖聳呢——(聰明,精明)

楊彩春簡介:男,1966.12生,江蘇省高郵市臨澤鎮社區教育中心校校長,中學高級教師,高郵詩詞學會、作家協會、揚州文學創作研究會、詩詞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散文曾獲全國二等獎,詩詞曾獲高郵市一等獎。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