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8歲那一年你在做什麼?劉宇院長的18歲:我們天天談理想!

講述人:劉宇

年齡:60後

職業:某文化書院院長

那時大學生的書架上, 放的都是《存在與虛無》《存在與時間》《精神分析引論》之類, 這種理論書很難懂, 但讀不讀是一回事, 擺不擺是另一回事。

18歲我高考, 考了539分, 考得還可以, 從學校領到了50元獎金。

高二上半學年, 一次考試考砸了, 我非常沮喪。 放學時, 班主任騎車跟在我身後, 我卻羞得連頭都不敢回。 青島的路以曲、坡、窄出名, 上坡時, 班主任趕上我, 說:“咱走會兒。 ”那次談話影響了我一生。

我的高考成績是全班第一。 媽媽哭了。 就這樣, 我考進了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外語系。

初進大學的我非常不適應, 沒有高中時代老師那種呵護, 感到很失落。 好在那時校園讀書空氣濃, 權和錢都還不能左右人們的價值取向。

那時大學生的書架上, 放的都是《存在與虛無》《存在與時間》《精神分析引論》之類, 這種理論書很難懂, 但讀不讀是一回事, 擺不擺是另一回事。

那時打麻將也挺盛行, 賭飯票, 分一二四毛和二四八毛兩種。 廣院飯票是那種黃黃的, 油印的, 四毛錢一聯。 輸牌了, 一張張撕下去, 也挺心疼的。

晚上10點半, 宿舍即將熄燈, 總會聽到水房裡嘩嘩的倒水聲, 還有學生們撕心裂肺的怒吼:“你何時跟我走……你總是笑我, 一無所有……”那時吉他是校園中的“泡妞利器”, 學校裡有一個教古典吉他的老師, 靠這個賺了不少錢。

18歲時, 怎麼也吃不飽, 可沒錢買零食。 晚上餓了, 有個饅頭就很不錯, 如能就著2分錢一勺的辣椒醬, 蘸著吃, 那就再好不過了。 我們都還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速食麵這種東西。

月初家裡寄來100元錢生活費時, 我會拿2.2元買一包比較好的煙, 能買到當時最好的煙。 此外就是到食堂, 花1元錢買兩張大餅, 買點大蔥和有點肉味又不太貴的粉腸, 再去打一兩份菜, 還有甜麵醬。 不能自己獨食, 要全宿舍人共同分享, 當然, 兄弟們不會白吃, 會有人去買幾瓶啤酒。 於是, 天南海北的口音匯在一起, 聊一個永遠不變的話題——理想。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