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92年前就是因為他,帕丁頓不再是冷冰冰的地鐵站

92年前的今天, 一位青年出生在英國 Newbury, 成長在 Reading 這個小鎮上, 因為不喜歡媽媽為自己選的學校, 這位小同學就不再接受正式教育, 爸媽想讓他念大學, 也不要想了。

二戰發生了, 他為 BBC 廣播電臺做工程師助理, 而且還躲過了一場41人遇難的空襲, 17歲那年, 他參加皇家空軍, 但是由於有暈動病(air sickness)而不得不退出。

空軍不行, 就轉陸地, 這位熱血青年又加入了陸軍, 那是1945年, 他隨英軍駐紮在開羅,

隨手開始寫當地的生活和短故事。 一本叫做 London Opinion 的雜誌社錄取了他的稿件, 還付了稿費, 青年忽然想:賺稿費好像也不錯啊。

快速倒帶13年, 這位青年給 BBC 做過攝像師, 還寫過劇本和短故事……

1956年的聖誕夜, 他上班的路上下大雨, 他錯過了公車, 於是躲到一家百貨公司裡避雨, 在百貨公司的貨架上, 他看到了一隻毛毛熊, 於是他買回家送給自己的太太做耶誕節禮物。

這件小事情, 觸發了他的靈感, 於是 1958 年, 一部被再版再版再再版, 被改變成繪本、動畫片、電視劇…… 這就是帕丁頓熊的故事:

(1958年版的 A Bear Called Paddington)

帕丁頓火車站的小熊雕像

這位作者, 就是 Michael Bond。

Michael Bond 說:It is easy to get Paddington into trouble; the difficulty comes in getting him out in a way that is “morally justifiable.“

帕丁頓熊的故事是一個來自 Darkest Peru 的原始森林的小熊, 一路撞到了倫敦的故事, 在倫敦, 帕丁頓這只憨憨的熊遇見了 Brown 一家人, 於是開始了他在大城市裡的探索。 所以, 讓他遇見麻煩不難, 但是如何給他合情合理的開脫, 不容易。

故事雖然是小朋友的事, 但作者絕對免不了放進自己的經歷。

最初, Michael Bond 想讓帕丁頓熊來自 Darkest Africa, 這也許跟他在非洲駐紮的日子有關。 但是他的經紀人說:老哥, 非洲沒有熊, 還是去南美吧, 於是變成了 Darkest Peru。

如果留意細節,你會發現有一個情節當中,帕丁頓熊的大衣上帶著一個牌子,寫著 “Please look after this bear.” 這個細節來自于二戰當中無數被轉移的兒童,為了躲避戰亂,要離開自己的父母,坐火車被送到很遠的地方,他們的脖子上都會帶著標籤。是這些孩子的影響,讓 Michael Bond 情不自禁地加入這個細節:Please look after this bear。因為帕丁頓也是孤兒。

話說 Michael Bond 老爺爺一輩子結過兩次婚,第二次離婚之後,他搬到了倫敦,就住在帕丁頓地鐵站附近。2017年,Michael Bond 離開了我們,享年91歲。

倫敦市為了紀念這位溫暖而內斂的作家,2018年1月10日把一列列車命名為 Paddington。

【跨越語言界限,加快二次發生,關注巴別塔,TheBableTower】

如果留意細節,你會發現有一個情節當中,帕丁頓熊的大衣上帶著一個牌子,寫著 “Please look after this bear.” 這個細節來自于二戰當中無數被轉移的兒童,為了躲避戰亂,要離開自己的父母,坐火車被送到很遠的地方,他們的脖子上都會帶著標籤。是這些孩子的影響,讓 Michael Bond 情不自禁地加入這個細節:Please look after this bear。因為帕丁頓也是孤兒。

話說 Michael Bond 老爺爺一輩子結過兩次婚,第二次離婚之後,他搬到了倫敦,就住在帕丁頓地鐵站附近。2017年,Michael Bond 離開了我們,享年91歲。

倫敦市為了紀念這位溫暖而內斂的作家,2018年1月10日把一列列車命名為 Paddington。

【跨越語言界限,加快二次發生,關注巴別塔,TheBableTower】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