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俄羅斯為什麼無法抗衡美國?原因竟然跟一小國有關

俄羅斯雖然是當今世界上的大國之一, 但是倘若將俄羅斯與美國進行全方位的對比, 恐怕俄羅斯還是稍遜一籌的。 那麼為什麼俄羅斯沒有辦法重振蘇聯時期的雄風呢?其中的緣由還得從蘇聯解體說起。

1991年12月25日, 蘇聯紅旗從克里姆林宮降下, 隨之升起的是俄羅斯國旗。 蘇聯解體之後, 繼承蘇聯大部分國土和國際地位的國家也正是俄羅斯。 但是此時的國際形式似乎就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克里姆林宮

因為蘇聯解體所帶來的影響遠不只國名的更換那麼的簡單, 這一事件同時預示著俄羅斯失去了曾經屬於蘇聯的無數人口和土地, 更為重要的是, 俄羅斯的工業變得支離破碎, 工業生產以及國防軍工體系面臨極大的問題。 對於俄羅斯, 蘇聯解體最大的傷害便是失去了烏克蘭。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 戰略位置重要, 但是對於俄羅斯來說更為重要的是烏克蘭的糧食和烏克蘭的工業,

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和“蘇聯重工業基地”之稱。

烏克蘭地理位置

蘇聯軍事工業在烏克蘭的投資、資源配置都很大, 烏克蘭是蘇聯軍事工業的重要基地。 據西方估計, 烏克蘭軍事工業占原蘇聯國防潛力的30%。

烏克蘭許多企業和科研機構與國防工業有關, 主要集中在機器製造業、冶金、燃料動力業及高技術部門, 主要生產火箭裝置、宇航裝置、軍用艦船、飛機和導彈等軍工產品。

烏克蘭是世界上第6大戰略導彈生產國。 其擁有兩座主要的洲際導彈生產廠, 即巴甫洛夫斯克州的“南方機械製造廠”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巴甫洛格勒機械製造廠”。 前蘇聯62%的地對空導彈, 42%的戰略導彈由烏克蘭獨立生產或與其它軍工企業合作生產。

另外, 烏克蘭建造軍事艦船的能力很強。 原蘇聯6個建造大型水面艦隻的造船廠, 有3個位於烏克蘭黑海沿岸。 位於尼古拉耶夫港的“黑海造船廠”是蘇聯唯一能製造航空母艦的造船廠。 俄軍最大的67000噸級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就是該廠建造的。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

曾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地緣戰略超級大家布熱津斯基就曾說過, 失去烏克蘭的俄羅斯將不能成為大國。 與此同時, 目前俄羅斯想與烏克蘭搞好關係的希望似乎也要落空,

烏克蘭目前倒向歐洲的傾向越來越強烈, 不知道俄羅斯在今後會如何與曾經的兄弟國家和好如初。

烏克蘭飛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