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沒經歷過,就不要隨便評價別人的人生

很多年以前, 我是個愛憎非常分明的姑娘, 快人快語, 直抒胸臆。

大一那年暑假跟隨媽媽去參加遠房表姐的婚禮, 是在很遠的山區,

轉了很多趟車, 車窗外陡峭的山路看著令人不寒而慄。

好容易到了那個村莊, 婚禮還沒辦完, 暴雨倏忽而至, 泥石流夾裹著巨大的石塊從山頂呼嘯而下。

直到現在那恐怖的場景還深深鐫刻在我記憶中:電線杆子倒了, 房屋坍塌了, 牲畜被卷走, 長長短短的樹幹夾雜在沙石瓦礫中, 像可怕的海嘯鋪天蓋地而來。

所有人都連滾帶爬到較高處的山脊處, 短短十幾分鐘後, 泥石流結束, 我已渾身顫慄, 魂不附體。

事後才聽說, 那個地方雖然民風淳樸, 山清水秀, 可是因為地貌關係, 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或大或小的泥石流, 據說98年那次最嚇人, 一次卷走過十多個人。

村民們基本都習慣了, 洪災過後該修葺修葺, 該重整重整, 日子還是照常過。

我當時拉著新婚的表姐就哭了, 這是什麼鬼地方啊, 不敢想像如何能淡定地活在隨時會失去生命的恐懼中。

我對表姐說, “你一定要想方設法離開這個地方!我如果是你, 不惜任何代價也會搬出這裡, 即使不為自己, 也要為了自己的下一代著想, 能走一定要走啊!”

忘不了表姐當時回望著我的複雜眼神, “你還小, 有些事情你不懂。 ”

我真的不懂, 有什麼事情能比生死更大?為什麼要生活在這種貧瘠封閉又危險重重的小山村!搬出來, 剛開始也許會苦個幾年, 可是後代就完全脫離了這種險境, 不付出哪有回報啊, 命也許是天定的, 可運一定是自己爭取的, 不能接受的, 一定要抗爭, 才能得到改變啊!

可表姐只是一笑了之,

我當時真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

許多年後, 我畢業、嫁人、生子, 也在省城買了房, 買了車, 日子過得幸福又水波不興。

年前高中時的學霸閨蜜M從加拿大回來省親, 我高興地去給她接機。

M是我們班傳奇般的存在, 美貌且聰穎, 大三時就考上託福出了國, 讀完碩士拿到綠卡, 嫁了白人老公後就賦閑在家, 現在已經生了三個寶寶, 個個都是卷發藍眼的小洋娃娃, 令人好不羡慕。

我們多年不見相談甚歡, 還像高中住寢室一樣半夜蜷縮在一個被窩說悄悄話。

臨別的時候M一直欲言又止, 最後才握著我的手, 看著天空厚重的霧霾歎息著, “國內發展真的很快, 可是你看這霧霾, PM2.5天天爆表, 真的到哪都逃不了, 感覺和慢性自殺沒兩樣, 我每次回家都不敢帶孩子,

老公和孩子一來就犯哮喘……其實以你和小劉的條件, 完全可以申請移民的, 你有選擇的條件, 為什麼不出國呢?如果有意的話, 我可以推薦你靠譜的移民仲介, 我給你講, 最多自己剛去的時候苦幾年, 可是你想想, 子孫後代可就完全脫離這種境況了啊, 命運有時候是需要抗爭的, 不能順其自然……”

咦, 等等, 這話聽著好像有那麼一點點熟悉?

把她送上回鄉的客車, M還從車窗掙著探出頭來, “娟子, 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只要你願意, 我一定全力幫你!”

我笑著對她揮揮手, “謝謝你, 真的, 可是, 目前我還沒有移民的打算。 ”

M怔忪了下, 也笑了, “如果你來加拿大旅遊, 一定要來找我噢, 包吃包住包玩, 負責到底!”

“那可說定了啊!”

客車走遠了, 我回味著M的笑容, 雖然極力遮掩著, 可背後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還是遮也遮不住。

報應來得這麼快, 我苦笑不已。

02

其實也不是沒有考慮過移民, 只是, 家在這裡, 業在這裡, 病痛纏身的父母在這裡, 羊肉泡肉夾饃和最愛的涼皮都在這裡, 還有房產、戶籍、養老、保險以及熟悉我們全家身體狀況的老中醫鄰居……真的決絕地拋家舍業, 背井離鄉, 還真是做不到。

家鄉的霧霾再大, 環境再惡劣, 仍是我心心念念的夢裡水鄉, 拋不下, 也離不了。

越是長大, 越是容易跟這個世界握手言和, 因為曾經笑話過別人的, 在自己身上已經發生, 曾經苛責過別人的, 也被其他的人所責難。

小的時候笑話哥哥是四眼怪, 長大之後, 自己鼻樑上的玻璃瓶底比他還厚。

初中的時候,同桌女生在操場跑步被足球砸中,我笑了好久,說她怎麼這麼不長眼,第二天路過操場,一粒高速旋轉的足球從天而降,啪地一聲巨響,頭獎!

這次輪到同桌笑癱。

高中三年,一直鄙視鄰居姐姐大學考的不好還愛現,最後……自己和她上了同一所大學。

上班後,覺得領導窩囊又無能,很多年後,才明白一種處世叫大智若愚。

曾經青春無敵,覺得四十歲的女人可以去死了,而今自己也奔四字頭,卻覺得最好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張愛玲冷笑著說:“你還年輕麼?沒事,很快就老了。”

—— 犀利,蒼涼,卻也真實到殘酷。

03

醫學院剛畢業的時候,管過一個身患癌症的老太太。

七十多歲了,吸了一輩子煙,最終得了肺癌,因為心臟功能不好,喪失了手術機會,好在是肺癌早期,只要戒煙,好好配合化療放療,五年生存期很高。

可是我們發現,就算在化療放療的間隙,她仍舊背著醫護偷偷吸煙,怎麼勸都沒用。

終於有一天我看不下去了,早上查房時當著她眾多子女的面非常嚴厲地批評了她,警告她再不戒煙,這病就沒法治了。

回到辦公室,她的小女兒淚眼婆娑地追了過來,請求我們給她媽媽通融一下。

我告訴她,吸煙是誘發肺癌的第一要素,而且也會大大影響化療效果,為了活命,必須要有毅力,一定要戒!

小女兒說,她媽媽苦了一輩子,剛結婚公婆就因地震房屋坍塌落下終身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她要幹繁重的農活,要給一大家子洗衣做飯,還要伺候老人,生完孩子第二天就開始給老人翻身擦背倒屎接尿,還要餵養嗷嗷待哺的一對雙胞胎,好容易熬到孩子會走路,老公又因為工傷失去了一條腿,天幾乎塌了!那時候是舉國維艱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所有人都餓的面皮浮腫,最悲催的是,她發現自己又懷了第三個孩子。

老的老,小的小,殘的殘,病的病,所有人都餓得氣息奄奄,她一個大著肚子的孕婦,在磚廠給人搬磚,從早到晚不敢停歇,比等閒的壯漢還要出活,只因為她知道,一旦她停下來,家裡就要出人命。

她忙得像陀螺,白天洗衣做飯幹農活,晚上在煤油燈下給全家老少做衣服,每天天不亮還要去搬磚賺外快,睡眠時間壓縮到不足三小時,困極了,就卷點旱煙吸一口提提神。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很多人家裡都餓死過人,可這樣一個全村公認的五保戶,一家七口的命全部被她從死神的門檻裡生生拽了出來。

“醫生,我媽媽吸煙不是因為貪圖享受,她是太苦太累了,一輩子靠煙來解乏,就連生我,也是幹活時生在了磚窯邊,我媽媽她,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五十多歲的小女兒說得老淚橫流,我們辦公室所有的醫生,全都沉默了。

我知道,那種沉默,叫肅然起敬。

從那之後,我再也不會隨意品評一個人的人生。我知道很多表像,如同露出的冰山一角,而絕大多數真相被隱藏得很深,沒有經歷過,就無從知曉,更無法評判。

04

看過一期《魯豫有約》。是魯豫採訪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的。

在羅永浩年輕的時候,他特別反感有迷信思想的人,凡是信風水、信鬼神,見了佛像神龕就磕頭跪拜這種人,他都非常不屑,不會交往,更談不上做朋友。

可是開始創業之後,他發現很多非常聰明非常能幹的人,卻同時也非常迷信,他慢慢理解了這些人的心路歷程,事業做得越大,越需要承擔更多風險,也會伴有更多不可預見性的未知因素,他們用來平衡心理的選擇,既不傷人也不傷己,無可厚非。

於是他慢慢轉變了想法,開始對很多種迷信的習俗脫敏,直到現在,他依然反對迷信,但是,卻不會再去反感那些有著迷信習慣的人。

他說,“你不是別人,無法瞭解別人都經歷了些什麼。”

而對於那些不盡實際地評價或者毫無緣由抹黑他的人,他也不再惱火動怒,因為懂自己的人不說也會懂,不懂的百般解釋仍是白搭。

不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不理會別人的評價是一種修行。

我把這理解為一種成熟之後的睿智從容。

余秋雨曾說過: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告白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喧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願我們每個人,經歷過歲月的洗禮之後,都變得如此成熟,不探究,不評價,不在意,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如此,就好。

初中的時候,同桌女生在操場跑步被足球砸中,我笑了好久,說她怎麼這麼不長眼,第二天路過操場,一粒高速旋轉的足球從天而降,啪地一聲巨響,頭獎!

這次輪到同桌笑癱。

高中三年,一直鄙視鄰居姐姐大學考的不好還愛現,最後……自己和她上了同一所大學。

上班後,覺得領導窩囊又無能,很多年後,才明白一種處世叫大智若愚。

曾經青春無敵,覺得四十歲的女人可以去死了,而今自己也奔四字頭,卻覺得最好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張愛玲冷笑著說:“你還年輕麼?沒事,很快就老了。”

—— 犀利,蒼涼,卻也真實到殘酷。

03

醫學院剛畢業的時候,管過一個身患癌症的老太太。

七十多歲了,吸了一輩子煙,最終得了肺癌,因為心臟功能不好,喪失了手術機會,好在是肺癌早期,只要戒煙,好好配合化療放療,五年生存期很高。

可是我們發現,就算在化療放療的間隙,她仍舊背著醫護偷偷吸煙,怎麼勸都沒用。

終於有一天我看不下去了,早上查房時當著她眾多子女的面非常嚴厲地批評了她,警告她再不戒煙,這病就沒法治了。

回到辦公室,她的小女兒淚眼婆娑地追了過來,請求我們給她媽媽通融一下。

我告訴她,吸煙是誘發肺癌的第一要素,而且也會大大影響化療效果,為了活命,必須要有毅力,一定要戒!

小女兒說,她媽媽苦了一輩子,剛結婚公婆就因地震房屋坍塌落下終身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她要幹繁重的農活,要給一大家子洗衣做飯,還要伺候老人,生完孩子第二天就開始給老人翻身擦背倒屎接尿,還要餵養嗷嗷待哺的一對雙胞胎,好容易熬到孩子會走路,老公又因為工傷失去了一條腿,天幾乎塌了!那時候是舉國維艱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所有人都餓的面皮浮腫,最悲催的是,她發現自己又懷了第三個孩子。

老的老,小的小,殘的殘,病的病,所有人都餓得氣息奄奄,她一個大著肚子的孕婦,在磚廠給人搬磚,從早到晚不敢停歇,比等閒的壯漢還要出活,只因為她知道,一旦她停下來,家裡就要出人命。

她忙得像陀螺,白天洗衣做飯幹農活,晚上在煤油燈下給全家老少做衣服,每天天不亮還要去搬磚賺外快,睡眠時間壓縮到不足三小時,困極了,就卷點旱煙吸一口提提神。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很多人家裡都餓死過人,可這樣一個全村公認的五保戶,一家七口的命全部被她從死神的門檻裡生生拽了出來。

“醫生,我媽媽吸煙不是因為貪圖享受,她是太苦太累了,一輩子靠煙來解乏,就連生我,也是幹活時生在了磚窯邊,我媽媽她,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五十多歲的小女兒說得老淚橫流,我們辦公室所有的醫生,全都沉默了。

我知道,那種沉默,叫肅然起敬。

從那之後,我再也不會隨意品評一個人的人生。我知道很多表像,如同露出的冰山一角,而絕大多數真相被隱藏得很深,沒有經歷過,就無從知曉,更無法評判。

04

看過一期《魯豫有約》。是魯豫採訪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的。

在羅永浩年輕的時候,他特別反感有迷信思想的人,凡是信風水、信鬼神,見了佛像神龕就磕頭跪拜這種人,他都非常不屑,不會交往,更談不上做朋友。

可是開始創業之後,他發現很多非常聰明非常能幹的人,卻同時也非常迷信,他慢慢理解了這些人的心路歷程,事業做得越大,越需要承擔更多風險,也會伴有更多不可預見性的未知因素,他們用來平衡心理的選擇,既不傷人也不傷己,無可厚非。

於是他慢慢轉變了想法,開始對很多種迷信的習俗脫敏,直到現在,他依然反對迷信,但是,卻不會再去反感那些有著迷信習慣的人。

他說,“你不是別人,無法瞭解別人都經歷了些什麼。”

而對於那些不盡實際地評價或者毫無緣由抹黑他的人,他也不再惱火動怒,因為懂自己的人不說也會懂,不懂的百般解釋仍是白搭。

不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不理會別人的評價是一種修行。

我把這理解為一種成熟之後的睿智從容。

余秋雨曾說過: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告白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喧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願我們每個人,經歷過歲月的洗禮之後,都變得如此成熟,不探究,不評價,不在意,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如此,就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