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紫陶逢春》1月8日首發 品讀建水工匠精神

1月8日, 正值2018中國•建水紫陶•世界藝術大賽活動之際, 建水“紫陶旗幟”文化工程向逢春文史資料集——《紫陶逢春》散發著油墨的清香與廣大讀者見面。

2016年年末, 孔祥庚先生蒞臨建水, 說到建水紫陶發展中呈現出“百舸爭流”的喜人景象, 但缺少一葉引領的風帆, 缺少一面旗幟, 建議為建水紫陶發展樹起一面旗幟。 孔祥庚先生的話在建水產生共鳴, 並引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 並及時成立了縣“紫陶旗幟”文化工程領導小組, 組織開展編輯出版文史料集、撰寫評傳紀實作品、創作長篇小說等系列文化工程。

《紫陶逢春》是一本集向逢春人生、作品和鑒賞為一體的文史資料集, 是“紫陶旗幟”文化工程之基礎。 全書以“人生履跡”、“作品圖譜”、“名家品鑒”三部分構成, 文稿近10萬字, 圖片近千幅。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向逢春傾注在制陶事業上的智慧和心血, 可以看到他豁達正直、授徒傳藝的執著, 可以看到他紿終堅守對建水紫陶這一古老製作技藝的尊崇和熱愛。 建水紫陶, 需要匠人匠心的代代相傳;建水紫陶, 需要一面旗幟引領方向, 我們大家要品讀《紫陶逢春》, 學習楷模事蹟, 弘揚工匠精神, 把建水紫陶文化發揚光大。

在《紫陶逢春》的編輯出版中, 得到各方鼎力支持。 雲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白成亮為《紫陶逢春》作序,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學部委員會委員楊永善, 雲南省人大民族委主任委員孔祥庚,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為本書題詞,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副教授邱耿鈺、中國收藏家協會工藝品收藏委員會毛增印,

紅河州博物館研究館員李朝春、楊衛東先生為《紫陶逢春》撰寫品鑒美文, 縣委書記丁昆為《紫陶逢春》寫序, 縣長馮林春多次關心出版事宜, 陳紹康、鐘新成、徐國發、徐忠元、馬成林等紫陶藝人或講述向逢春故事、或提供文史資料, 眾人拾“柴”, 以致《紫陶逢春》一書的編輯出版得以快速推進, 順利出版。

千年紫陶又逢春, 一代宗師再鑄魂。 《紫陶逢春》的出版, 是一項值得稱道的文化建設工程, 它不僅是對建水紫陶創作和歷史資料積累的一次推動, 也是對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作出的一大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