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明王朝1566》中高翰文因色誘被脅迫的情節,是否合理?

我看多《大明王朝1566》很多次, 個人覺得很合理。 首先簡單來介紹一下背景, 嚴嵩把持內閣20多年, 深得嘉靖信任, 權勢熏天。 但是現在國庫虧空, 嚴嵩等人迫切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於是, 他們便想到一個主意, 那就是在浙江推行改稻為桑的政策, 多產絲綢, 賣往西洋來解決這個問題。 可是問題在於, 老百姓不願意將農田改為桑田。 於是, 嚴嵩的兒子嚴世蕃便想出一個餿招, 趁著端午發大水的時候找人扒開了大堤, 淹了老百姓的田地。 由於水災, 老百姓為了活命自然會將田地都賤賣了。 為了這個問題, 朝廷發生了一系列的鬥爭。

但是正是在這個時候, 高翰文便上了一個以改兼賑的摺子, 正中了嚴世蕃的下懷。 於是乎, 高翰文便進了這趟渾水, 被派往了浙江。

自然而然, 浙江這群官員肯定希望搞定高翰文。 最簡單的方法便是給錢, 比如當時何茂才便是這樣認為的。

不過被沈一石直接給否定了。 為什麼呢?這就要說一下高翰文這一個人的特點了, 他是世家子弟, , 詩文好, 通音律, 理學上也有一定造詣, 是個雅人。 但是缺點便是雖然他是個官員, 但是其實沒有接觸過具體事務, 對官場瞭解不多, 是個理想主義者。 套用現在的觀點來看就是, 高翰文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優秀文藝青年, 曾經是高考狀元。

所以, 這裡也可以看出錢並不是萬能的。 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們一樣是普通人, 高翰文壓根不缺錢, 人家有追求。 但是, 這並不表明他們拿高翰文就沒辦法。 因為還有一個人也像高翰文一樣, 是個江南文藝青年, 那便是上面提到的那個沈一石。 沈一石自然懂這類人, 於是, 沈一石便設下了這個局。

其實, 這個局並不算是色誘。 沈一石找了一個角色會彈絕版廣陵散的美女, 然後藉口讓高翰文教這個女子彈琴, 然後找人誣陷高翰文。 那麼為什麼沈一石料定高翰文一定會上當呢?“雅人會因為清高而不合汙, 卻不會因為清高而拒雅致”,

高翰文是個雅人, 明朝的文藝青年, 更重要的是社會閱歷有限。 當看到有懂音律的人, 有文藝氣息的人, 更何況是遇到一位會彈絕版廣陵散的美女, 他自然不會提防。

於是乎, 高翰文自然入套了。 其實, 這個情節完全合理。 你要想想, 當時的浙江上上下下都是嚴世蕃的人, 他敢過去就說明他年輕, 涉世未深。 畢竟他是翰林, 讀聖賢書讀得多, 事情做得少。 就如同某個世界500強CEO忽悠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 豈不是手到擒來。 不像片中的主人翁海瑞, 孤兒寡母, 長在基層, 社會閱歷豐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