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華為與AT&T牽手失敗,華為赴美為何屢屢受挫?

在2017年7、8月份的時候, 華為宣佈與美國四大運營商中的AT&T達成合作, AT&T將幫助華為在美國銷售旗艦手機, 並在今年的CES大會上公佈合作細節。

頻繁進軍美國市場卻屢屢受挫的華為, 似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為了迅速打開美國市場, 華為還準備了1億美元市場推廣費用。 眼看好事將近, AT&T卻臨時變了卦。

華為再次赴美 卻被AT&T放鴿子

據悉, 2018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將於美國時間1月9日至12日舉行, 近期華為的巨幅看板幾乎是遍佈了美國紐約的街頭, 從第五大道、中央公園、時代廣場、百老匯到上東區、布魯克林……現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看板中的主角便是華為最新旗艦手機Mate10。

可以看出此番再次進軍美國市場, 華為依舊無比細心。 然而, 就當CES展覽會即將召開之時, 華為卻被AT&T放了鴿子。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 AT&T已經放棄了與華為合作, 不在美國售賣華為智慧手機,

具體原因尚不詳。 消息一經傳出, 瞬間炸開了鍋, 對此華為和AT&T雙方都拒絕置評和透露合作詳情。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卻次次被美國拒之門外, 其辛酸苦楚也是非常人所能體會。 但也正因如此, 知難而上的華為並不會就此作罷。

據稱, 華為仍然會按照計畫公佈在美國銷售手機的計畫, 但是銷售管道可能變成網路或者零售店, 華為仍會維持以前在美國的局面。

國企進軍美國市場 困難重重

眾所周知, 多年來也不單單是華為, 凡是中國企業想要進入美國市場都困難重重, 一如當年入美的中興, 幾經波折後交了近9億美元的罰款, 情況才有所好轉, 雖說目前在美國市場佔有率排名前五, 但銷售產品卻也都是低端廉價機。 再說小米, 基本“侵佔”了歐洲市場, 這幾年卻也是在赴美的道路上吃了閉門羹。

而華為在進軍美國市場之前便做了很充分的準備, 1993年, 華為在美國矽谷建立晶片研究所;1999年華為在達拉斯開設研究所;2002年, 華為在德克薩斯州成立了公司Future Wei。

除此之外, 華為在亞非市場、中東、歐洲市場攻城掠地, 成長為全球第二, 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但是這些準備在面對全球第一大高科技市場的時候, 還是顯得難以應付。

其實早在2010年, 華為的全球營收就達280億美元, 經營利潤44億美元,在全球市場佔據了14.2的份額, 卻未能贏得美國任何一家主要電信運營商的一單網路合同, 每當華為試圖擴大在美國市場的份額都會以失敗告終。

閉門羹的背後 源于互不信任

2008年, 華為取消競購美國技術公司3Com, 原因是交易無法獲得華盛頓的監管批准。 兩年後, 在華盛頓干預下, 華為與美國第三大運營商Sprint Nextel價值幾十億美元的網路基礎設施合同失之交臂;後來試圖收購摩托羅拉公司的無線資產,

又敗給了諾基亞西門子;再後來參與競購互聯網軟體公司2wire也未獲成功, 最後2wire被英國Pace公司收購。

6年前, 在美國國會調查人員認定華為的設備可能用於間諜活動或破壞美國電信網路之後, 華為也幾乎退出了美國市場。 他們在2012年遞交給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中的結論和建議, 事實上扼殺了華為獲得美國大型運營商訂單的可能。 雖然美國並沒有制定法律禁止運營商同華為合作, 但是考慮到政治成本可能過高, 讓大型的電信運營商紛紛放棄了與華為合作的念頭。

5Giii認為, 華為在美的征途舉步維艱, 終究是因為一直以來中美關係的不信任而造成今天的局面。 究其根本要說到2003年, 華為與思科間的一場專利之戰。 當年華為創業之初,卻被思科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庭對華為提起了訴訟,長達77頁的訴狀指控華為抄襲、侵犯了思科的專利。對於孤身在外闖蕩的華為來說是有苦難言,但最終華為憑藉自身能力在未認錯的情況下和解了訴訟。

極具意義的一戰也讓華為迅速成長,大力投入研發領域,此後越戰越勇,但也因此與美國市場漸行漸遠。

直到今天華為在美國市場依舊十分受限,5Giii認為更是因為華為愈發的強大,其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地位讓美國的安全和情報專家感到恐慌,害怕自己國家主要的運營商也成為華為的客戶。再者便是因為近兩年華為的手機業務突飛猛進,最新的Mate 10採用的又是自家的麒麟晶片,這讓一直占晶片市場主導地位的高通感受到了“威脅”。

對華為來說想在全球站穩腳步,美國市場是國際化戰略的最後一站, 因此“狼性”的華為究竟何時才能真正征服美洲大陸成為眼下最棘手的問題。但對華為企業本身來說,打入美國市場卻遠不是終點,專注研發讓自身強大起來,用實力用產品說話,才能穩紮穩打世界舞臺。

當年華為創業之初,卻被思科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庭對華為提起了訴訟,長達77頁的訴狀指控華為抄襲、侵犯了思科的專利。對於孤身在外闖蕩的華為來說是有苦難言,但最終華為憑藉自身能力在未認錯的情況下和解了訴訟。

極具意義的一戰也讓華為迅速成長,大力投入研發領域,此後越戰越勇,但也因此與美國市場漸行漸遠。

直到今天華為在美國市場依舊十分受限,5Giii認為更是因為華為愈發的強大,其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地位讓美國的安全和情報專家感到恐慌,害怕自己國家主要的運營商也成為華為的客戶。再者便是因為近兩年華為的手機業務突飛猛進,最新的Mate 10採用的又是自家的麒麟晶片,這讓一直占晶片市場主導地位的高通感受到了“威脅”。

對華為來說想在全球站穩腳步,美國市場是國際化戰略的最後一站, 因此“狼性”的華為究竟何時才能真正征服美洲大陸成為眼下最棘手的問題。但對華為企業本身來說,打入美國市場卻遠不是終點,專注研發讓自身強大起來,用實力用產品說話,才能穩紮穩打世界舞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