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時,日本針對美國研發了一種武器,婦女兒童是製造主力

二戰時期, 日本曾秘密研製了一種針對美國本土的遠端殺傷性武器——氣球炸彈。 幾個月時間裡, 日本使用近萬個體形龐大的熱氫氣球, 將4萬多個炸彈和燃燒彈越過太平洋飄送到美國, 並引發了多起森林火災, 還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

在製造這些氣球炸彈時, 日本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 婦女兒童成為組裝氣球的主力軍, 而製作氣球的原料之一的辣椒根, 也成為日本當時最緊俏的軍用物資。

日本氣象專家荒川秀俊經過長期研究發現, 在北太平洋中緯度地帶1萬米左右的高空, 存在著一個強大且速度穩定的大氣環流層。 荒川秀俊設想, 從日本釋放帶有炸彈的氣球, 就能借助環流層自動飄到美國, 實現轟炸美國本土的目的。

為此, 荒川秀俊在1942年向日本軍部遞交了氣球炸彈設計資料和以此轟炸美國本土的建議書。

1944年7月, 小礬國昭就任首相, 荒川秀俊的氣球炸彈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小礬國昭決定組織人手進一步完善氣球炸彈, 並將這項計畫命名為“飛象行動”。

專案確定後, 荒川秀俊著手設計氣球炸彈的控制系統。 一是使氣球在升空後能保持在1萬米左右的高度;二是通過計時器控制氣球飛行時間,

從而調節飛行距離;三是在氣球到達美國上空後, 通過計時裝置自動將氣球內的氫氣逐步排出, 使氣球炸彈落地爆炸。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 這些問題都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為大批量製造氣球炸彈, 日本當局幾乎舉全國之力。 一時間,

日本的大多數電影院、體育館都被改造為熱氫氣球的製造車間。

由於當時日本成年男性幾乎在軍隊當兵, 在戰時體制下的婦女團體組織下, 剩下的婦女和孩子們便成了“製造”氣球炸彈的主力軍, 他們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主要負責組裝氣球, 炸彈和控制系統部分則由軍工廠加工製作。

熱氫氣球的主體部分是利用“糯米紙”製作而成的, 這是一種經過特殊處理的高強度紙張, 其原料之一是成熟的辣椒根。 由於“糯米紙”的大量需求, 全日本的辣椒根被統一作為重要軍用物資。

1944年9月25日, 專門負責施放氣球炸彈的特種聯隊正式成立。 10月25日,在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的指揮下,聯隊同時從日本多地施放氣球炸彈。此後的4個月時間內,聯隊利用黎明、黃昏或夜間施放投下近1萬個氣球炸彈。

氣球炸彈飄到美國西部後,引發了局部森林大火,還在部分城市造成了人員傷亡。為避免民眾恐慌,美國當局對氣球炸彈的消息進行了嚴密封鎖,禁止媒體報導相關消息。沒想到,這個美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新聞管制竟使氣球炸彈逐漸減少,不久後就神秘消失了。原來,氣球放飛以後,日本人隨時關注著來自美國的消息,由於沒有看到任何報導,日本人誤以為“飛象行動”失敗,便主動中止了這項過余龐大的計畫。

10月25日,在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的指揮下,聯隊同時從日本多地施放氣球炸彈。此後的4個月時間內,聯隊利用黎明、黃昏或夜間施放投下近1萬個氣球炸彈。

氣球炸彈飄到美國西部後,引發了局部森林大火,還在部分城市造成了人員傷亡。為避免民眾恐慌,美國當局對氣球炸彈的消息進行了嚴密封鎖,禁止媒體報導相關消息。沒想到,這個美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新聞管制竟使氣球炸彈逐漸減少,不久後就神秘消失了。原來,氣球放飛以後,日本人隨時關注著來自美國的消息,由於沒有看到任何報導,日本人誤以為“飛象行動”失敗,便主動中止了這項過余龐大的計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