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漢之殤:兩年內死了三個皇帝,然後等來一個昏君

漢朝是一個讓後代無比敬仰的王朝, 它給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也為華夏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 到了東漢中後期, 它的衰落又是如此讓人痛心。

西元144年八月, 窩囊了一輩子的漢順帝駕崩, 年僅二十九歲, 太子劉炳繼位, 是為漢沖帝。 此時, 漢沖帝才一歲多, 剛剛學會走路。

早在漢順帝時, 皇后梁氏的父親梁商和哥哥梁冀就相繼擔任大將軍, 始終把持著朝政。 現在, 話都不會說的漢沖帝自然只是一個擺設, 梁冀權傾朝野。

第二年的正月, 兩歲的漢沖帝駕崩。 作為漢順帝唯一的兒子, 漢朝再一次面臨後繼無人的尷尬。 為了繼續掌握權力, 梁冀擁立了七歲的宗室子弟劉纘, 是為漢質帝。

漢質帝很聰明, 看出了梁冀的囂張跋扈, 但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說, 他的智慧還不足以讓他學會韜光養晦, 而是在朝堂上公開指著梁冀說:“此跋扈將軍也!”

可想而知, 當梁冀聽到漢質帝的這句話時, 內心是多麼的不爽和恐懼, 等皇帝長大了, 自己還有好日子過嗎?先幹了再說。

西元146年六月, 繼位才一年多, 年僅八歲的漢質帝被梁冀毒死。 以太尉李固為首的朝臣深知冊立幼帝的危害, 所以這一次, 他們決定擁立一位成年的皇帝。

李固聯合司徒胡廣、司空趙戒給梁冀寫信, 勸說梁冀擁立年長有德的清河王劉蒜。 而在此時, 梁太后想將自己的妹妹嫁給蠡吾侯劉志, 梁冀自然傾向于這位未來的妹夫。

梁冀雖然跋扈, 但畢竟做賊心虛, 如果此時堅持立幼帝, 那真的是其心可誅。 在三公和輿論的壓力下, 梁冀有些猶豫不決。 然而, 一個關鍵人物的出現打破了梁冀和朝臣的平衡。

這個人就是宦官勢力的代表, 中常侍曹騰。 曹騰夜訪梁冀, 單刀直入的說:“清河王一旦為帝, 梁氏將死無葬身之地, 擁立劉志, 則富貴可長保。 ”梁冀終於痛下決心。

第二天的朝會上, 梁冀以咄咄逼人的口氣大聲宣佈:“蠡吾侯劉志當立為帝!”看著梁冀氣勢洶洶的樣子, 司徒胡廣和司空趙戒馬上慫了, 附和道:“惟大將軍令!”

太尉李固還是堅持己見, 不肯退讓。 梁冀一怒之下, 直接讓梁太后下詔將李固免職。 於是, 十四歲的劉志就此成為新皇帝, 是為漢桓帝。

第二年, 漢桓帝別無選擇的冊立梁太后的妹妹為皇后,

梁氏一門依然權傾天下。 所謂盛極必衰, 成年後的漢桓帝終於受不了梁冀的跋扈, 聯合宦官將其誅殺。

然而, 解決了梁冀後, 漢桓帝卻徹底迷失于後宮, 在他五千嬪妃的溫柔鄉中醉生夢死, 權力則落入了宦官之手。 東漢, 已經徹底沒救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