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珍珠中的異類——巴羅克珍珠

一提到珍珠, 人們大多會聯想到完美光澤的圓形珍珠。 長久以來, 中國人以圓為美, 珍珠自然是越圓越好, 圓形珍珠受到大眾的青睞, 因此異形珍珠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被當做劣珠, 被拿去磨成珍珠粉, 它們的美學價值一度被人們所遺忘和忽視。

當追求個性、獨特的風格的新一代消費者開始崛起時, 端莊、優雅而又刻板老氣的圓形珠不再獨領風騷, 大自然即興發揮創造的每一顆獨一無二的異形珍珠, 開始成為了新一代的寵兒。

異形珍珠又稱為巴羅克珍珠(Baroque Pearl)。 “Baroqu”一詞源自於葡萄牙語, 意為畸形的不規則的怪異的珍珠, 而之所以被稱為巴羅克珍珠, 是因為巴羅克藝術(產生於16世紀下半期, 盛期於17世紀)風格華麗、富於變化、追求不規則形式, 就像畸形的珍珠一樣, 變幻萬千。 巴羅克一詞貼切、生動地傳達出異形珍珠所傳達出的奇異古怪、不合常規的感覺。

MIKIMOTO禦木本Fuchsia手環

(巴羅克珍珠, Akoya珍珠, 鑽石, 鉑金)

日本著名藝術家黑川雅之曾表示:“我特別喜歡那些擁有悲情身世和淒美容顏的異形珍珠們, 因為當我貼近她們, 並且感受到她們肌膚的時候, 發現她們綻放出的光輝如此驚豔, 她們的美, 是標準的珍珠們所無法比擬的,

因為她們永遠都是那樣的個性、那樣的自然、那樣的努力展現出另類的委婉, 以及別樣妖嬈的生命!”

異形珍珠的外形徹底顛覆了固有思維, 它的外形千變萬化沒有規律, 每一顆異形珍珠都有自己的獨特之美。 這些珍珠界的“歪瓜裂棗”, 在設計師的巧妙設計之下, 變得與眾不同。

Tiffany& Co.蒂芙尼 2016Blue Book 章魚胸針

(巴羅克珍珠, 鑽石, 藍寶石, 鉑金)

BVLGARI寶格麗珍珠戒指

(巴羅克珍珠, 鑽石, 18K玫瑰金)

”The Canning Jewel” 項墜

16世紀後期的義大利項墜”TheCanning Jewel”是歷史上頗有名氣的異形珠作品。 設計師巧妙地把一塊碩大的異形珍珠設計為人魚的軀幹, 再使用黃金和琺瑯來製作人魚的其它部位, 人魚的左手舉一塊透雕細工製成、用琺瑯和寶石修飾的盾牌;右手握一把土耳其短彎刀。 這款作品展示設計師大膽的創意和不羈的設計風格, 使其成為珠寶和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古董吊墜, 現收藏於倫敦維多利亞和阿伯特博物館裡。

除此之外,世界上著名的異形珍珠作品還有“老子之珠”、“亞洲之珠”、“攝政王珠”等。這些珍珠的形態不僅為人們驚歎,而它們被發現的過程也充滿了豐富的故事色彩。

老子之珠

在1934年5月7日菲律賓的巴拉旺海灣之中,一群達雅人的孩子潛入海中捕撈海產品,當他們上岸以後發覺少了一個小孩。最終經過打撈發現這個小孩在潛水的時候,被硨磲貝夾住了一隻腳無法掙脫溺水而亡。人們將硨磲貝一起打撈出來,意外發現裡面有一顆巨大的異形珍珠,它長241毫米,寬139毫米,珠重達6350克。這就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最大的珍珠,它被命名為“老子之珠”,因為發現于巴拉旺海灣,也叫“巴拉旺珠”。

後來,此珠幾經倒賣,在1980年,珠寶商霍夫曼成為“老子之珠”的新主人。現在,這顆珍珠被珍藏於三藩市一家銀行的保險庫中,此珠現在的估價約為2300萬美元。

老子之珠(複刻版)

傳說這顆珍珠之所以被稱為“老子之珠”,是從不同方向看,能發現釋迦牟尼、孔子和老子三個聖像。還有另一種說法,貝蚌被植入珍珠核後,備受折磨奉獻出來的卻是一顆美麗珍珠,這也就是老子“以德報怨”的理論,所以被稱為“老子之珠”。無論故事本身是否真實,這顆“佛、儒、道”三位一體的聖珠,倒是給悠久的珍珠歷史增添了幾分宗教和哲學色彩。

攝政王珠

攝政王珠是世界上現已發現的第五大珍珠,1810年,四十多歲的法國拿破崙國王以4千萬法郎購得絕世珍珠,並把它鑲嵌在法國的皇冠上,送給第二任妻子瑪麗·路易莎。後來,拿破崙率領大軍入侵俄國,瑪麗·路易莎出任攝政王。“攝政王珠”這個名字因此得名。

可惜這場遠東大戰拿破崙戰敗,這場婚姻也畫上了句號。這顆攝政王珠呈卵形,重量為84.25克拉。 2005年11月,這顆估價50萬至80萬美元的珍珠在瑞士日內瓦的克裡斯汀拍賣行被一名神秘人士買走,且創造了160萬英鎊的天價。

左:拿破崙一世第二任妻子瑪麗·路易莎 右:攝政王珠

不同於圓形珍珠的完美無瑕,每一顆異形珍珠都仿佛一個“折翼”的天使,淒美的面容後是歷經磨礪的堅強與不屈。在追求個性與自由的今天,異形珍珠正煥發出別樣的生機,選擇一款異形珍珠首飾,更能彰顯自己獨特的時尚品味與個性。

END

謝謝觀看,如果您對珠寶方面的內容感興趣請關注此頭條號,每天給您帶來新鮮的珠寶資訊。 現收藏於倫敦維多利亞和阿伯特博物館裡。

除此之外,世界上著名的異形珍珠作品還有“老子之珠”、“亞洲之珠”、“攝政王珠”等。這些珍珠的形態不僅為人們驚歎,而它們被發現的過程也充滿了豐富的故事色彩。

老子之珠

在1934年5月7日菲律賓的巴拉旺海灣之中,一群達雅人的孩子潛入海中捕撈海產品,當他們上岸以後發覺少了一個小孩。最終經過打撈發現這個小孩在潛水的時候,被硨磲貝夾住了一隻腳無法掙脫溺水而亡。人們將硨磲貝一起打撈出來,意外發現裡面有一顆巨大的異形珍珠,它長241毫米,寬139毫米,珠重達6350克。這就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最大的珍珠,它被命名為“老子之珠”,因為發現于巴拉旺海灣,也叫“巴拉旺珠”。

後來,此珠幾經倒賣,在1980年,珠寶商霍夫曼成為“老子之珠”的新主人。現在,這顆珍珠被珍藏於三藩市一家銀行的保險庫中,此珠現在的估價約為2300萬美元。

老子之珠(複刻版)

傳說這顆珍珠之所以被稱為“老子之珠”,是從不同方向看,能發現釋迦牟尼、孔子和老子三個聖像。還有另一種說法,貝蚌被植入珍珠核後,備受折磨奉獻出來的卻是一顆美麗珍珠,這也就是老子“以德報怨”的理論,所以被稱為“老子之珠”。無論故事本身是否真實,這顆“佛、儒、道”三位一體的聖珠,倒是給悠久的珍珠歷史增添了幾分宗教和哲學色彩。

攝政王珠

攝政王珠是世界上現已發現的第五大珍珠,1810年,四十多歲的法國拿破崙國王以4千萬法郎購得絕世珍珠,並把它鑲嵌在法國的皇冠上,送給第二任妻子瑪麗·路易莎。後來,拿破崙率領大軍入侵俄國,瑪麗·路易莎出任攝政王。“攝政王珠”這個名字因此得名。

可惜這場遠東大戰拿破崙戰敗,這場婚姻也畫上了句號。這顆攝政王珠呈卵形,重量為84.25克拉。 2005年11月,這顆估價50萬至80萬美元的珍珠在瑞士日內瓦的克裡斯汀拍賣行被一名神秘人士買走,且創造了160萬英鎊的天價。

左:拿破崙一世第二任妻子瑪麗·路易莎 右:攝政王珠

不同於圓形珍珠的完美無瑕,每一顆異形珍珠都仿佛一個“折翼”的天使,淒美的面容後是歷經磨礪的堅強與不屈。在追求個性與自由的今天,異形珍珠正煥發出別樣的生機,選擇一款異形珍珠首飾,更能彰顯自己獨特的時尚品味與個性。

END

謝謝觀看,如果您對珠寶方面的內容感興趣請關注此頭條號,每天給您帶來新鮮的珠寶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