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術高超也彌補不了戰略低下——波羅的海佈雷的雞肋把戲

二戰初期, 納粹德國的戰略方向非常明確, 就是歐洲的“大塊頭”——蘇聯, 為此德軍最高統帥部煞費苦心制定了“巴巴羅薩”行動(“巴巴羅薩”行動:傍上大人物, 仍然改變不了抱頭鼠竄的命運)。

自1939年9月3日起, 德國海軍奉令在北海佈設代號為“西方壁壘”(Operation West Barriers)的水雷障礙區以封鎖英國運輸線, 後曾炸毀一些英國船隻, 但隨著英國海軍的出擊, 德國海上封鎖逐步被打破, “西方壁壘”也無形消失了。

雖然“西方壁壘”行動終結了, 但這種戰術還是相當經濟、高效的。 於是但在對蘇聯發動侵略戰爭的前夕, 為了封鎖蘇聯在東波羅的海的水上通道,

德國海軍於1941年6月19至22日, 在波羅的海東部鄰近蘇聯的海域, 同時發起佈設10個水雷障礙區的軍事行動, 幾乎是一夜之間, 在波羅的海幾乎沒有一寸海面是安全的。

那麼, 這10次行動都是什麼?

本次, “歷史脈動”以一個專輯的方式, 將這些行動和盤托出, 以饗各位。

“阿波爾達”行動(Operation Apolda):

1941年6月12日夜, 德國海軍佈雷艦“坦寧堡”號、“布盧默”號和“但澤”號在範峽灣和希烏馬島北端佈設了“阿波爾達雷區”。 在佈雷過程中, 一架蘇軍偵察機朝著位於希烏馬島北部海域的“布盧默”號佈雷艦開火了, 實際上是打響了“巴巴羅薩”行動的第一槍。

“科爾貝薩”行動(Operation Cole Bessa):

6月12日夜, 德國海軍在佈設了“阿波爾達雷區”後, 繼續在卡拉巴達-格努恩德與派克羅特之間佈設了“科爾貝薩雷區”。

“戈塔”行動(Operation Gota):

6月19日至22日佈雷行動。

“科堡”行動(Operation Cobourg):

6月19日至22日佈雷行動。

“科爾伯塔”行動(Operation Coleberta):

6月19日至22日佈雷行動。

“瓦爾特堡”行動Ⅰ-Ⅲ(Operation Wartburg Ⅰ-Ⅲ):

6月18日臨近傍晚時分, 德國海軍佈雷艦“普魯士”號、“格里爾”號、“斯卡格拉克”號和“凡爾賽”號滿載3300枚水雷從波羅的海港口皮勞(今波羅的斯克)出發,

在厄蘭島與立陶宛-拉脫維亞邊境之間佈設了“瓦爾特堡雷區”。

“魏瑪”行動(Operation Weimar):

6月19日至22日佈雷行動。

“埃爾福特”行動(Operation Erfurt):

6月19日至22日佈雷行動。

“愛森納赫”行動(Operation Eisenach)

6月19日至22日佈雷行動。

在不到3周的時間裡, 在北海方向公海艦隊已經布下了上萬枚水雷, 形成了5個較大的雷場。

在佈雷過程中還炸沉了一艘過於深入的英國輕巡洋艦, 這也算意外收穫。

而在波羅的海方向, 德國艦隊的行動更加主動, 開戰第二天, 在艦隊司令舍爾上將的指揮下, 6艘超無畏艦3艘無畏艦帶著30多艘佈雷艦就殺到了俄國人門口, 然後在艦炮的掩護下德國佈雷艦在里加灣外佈設進攻雷場。 而隨後, 更讓俄國人氣憤不已的是, 這支艦隊甚至開進了芬蘭灣,

在炮擊了港口之後, 又在芬蘭灣口佈設了水雷。

上述行動計畫, “歷史脈動”將逐步推出, 敬請對此感興趣的及時關注本頭條號——一個驚魂動魄的未知世界即將開啟。

【精彩往期回顧】

“藍鳥”行動:對殺人如麻的將軍玩黑的, 能有什麼好果子?

“藍光”計畫:遊移在“陰謀論”與“反人類”之間的罪惡

“藍光”行動:什麼樣的好戲本子也架不住頑皮的吃瓜群眾攪和

“藍星”行動:與他國分裂勢力沆瀣一氣, 對本國激進勢力毫不留情

“藍皮書”計畫:簡單粗暴而又煞有介事地欲蓋彌彰, 全世界都無奈

“藍色地平線”Ⅱ計畫:被四大潛在敵人“逼得”不停狂奔的強者

本檔資料來源複雜, 如有引用, 呈請海涵。 部分資料已查不到最初引用之處, 因不想掠人之美, 如涉及著作權、智慧財產權等敬請指正, 本號將及時訂正處理。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 請勞動您寶貴的小手指, 或關注、或評論、互收藏、或轉發, 這將成為堅定“歷史脈動”為您地提供各類行動計畫不竭的強大動力。 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