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戰時八路軍的武器從哪來?除了繳獲鬼子,還有這三個來源

文|輕言

在抗日戰爭時期, 國內資源基本被國民黨控制, 八路軍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穩定的後方生產根據地, 連最基本的槍支彈藥都無法滿足, 作戰環境非常艱苦。 那麼八路軍的武器都是從哪來的呢?難道真的像是歌曲裡唱的“沒有槍, 沒有炮, 敵人給我們造”, 都是從鬼子手上繳獲的嗎?

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抗戰初期, 侵華日軍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銳部隊, 八路軍不管是在武器裝備上, 還是在戰鬥力上都和鬼子差了遠。 像電視劇上那樣一個八路軍戰士輕鬆砍倒十個八個鬼子這樣的事情根本是不存在的,

另外抗戰時一個鬼子步兵的標配是120發子彈, 在戰鬥時一分鐘打出三四發出去應該很容易吧?120發子彈頂多撐半個小時, 通常情況下就算伏擊鬼子, 半個小時內也是無法解決戰鬥的。

比如說在平型關大捷中, 八路軍和國民黨聯手集結12000兵力伏擊4000鬼子,

更是有林彪、聶榮臻這樣的名將指揮, 這場戰鬥也足足打了一天。 等戰鬥結束鬼子身上的子彈還剩下二三十發就算不錯了。 而且在抗戰時期, 八路軍主要是打遊擊戰, 伏擊小股日偽軍, 鬼子人數超過100都算是一場大規模戰鬥了, 繳獲的子彈估計還沒消耗的多呢。 至於搶劫軍火車、軍火庫這種電視上常見的橋段更不可能了, 鬼子又不傻, 這樣的重要物資當然是派重兵守護了, 搶軍火庫簡直就是去送死, 成功的幾率非常低, 所以八路軍的武器來源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靠繳獲鬼子的。

除了靠繳獲鬼子的外, 八路軍的武器主要來源這三個方面。 第一, 根據地生產。 雖然大炮、飛機八路軍造不出來, 但步槍、子彈、手榴彈這些輕武器還是可以自己生產的, 比較出名的有漢陽造步槍、邊區造手榴彈等等, 這些都是八路軍根據地生產的優秀武器, 比較著名的八路軍兵工廠要數位于山西黎城縣的黃崖洞兵工廠了, 這是當時華北敵後區我軍最大的兵工廠了,

年生產武器可裝備16個團, 約3萬士兵, 為抗戰作出過巨大貢獻。

第二個來源就是民間的一些土槍土炮了。 清朝末期, 中國社會動盪不安, 大量武器從西方國家流入中國, 僅駁殼槍就超過了40萬支, 這還不算中國仿製的, 駁殼槍也成為抗戰時八路軍最喜歡的手槍。

到了民國, 軍閥混戰, 大量槍支彈藥流落民間, 武器交易比較常見, 一些地主為了自保, 都會買一批槍械, 招募人手組建民團, 當時一頭牛都能換一支槍, 幾塊大洋都能買一發子彈。 抗戰時, 一些遊擊隊的武器也都是靠從地主手上奪來的, 多數遊擊隊使用的都是比較古老的獵槍或者是自製的火器, 武器比較雜亂, 和正規軍沒法比。

第三個來源就是蘇聯的援助了。當時蘇聯為了讓八路軍幫他們牽制住東北的日軍,給八路軍提供了不少武器作為支援。據一些資料記載,在1937年12月21日蘇聯向八路軍辦事處提供了5車軍事物資;1938年2月16日蘇聯又向八路軍提供了60車物資,全是步槍、輕型機槍、手榴彈等輕武器;1940年1月,蘇聯以當時的新疆軍閥盛世才的名義,運輸了36車軍火到延安。這些武器都給八路軍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其實除了這幾個主要來源外,在抗戰初期,國民黨也為八路軍提供了部分武器,但數量較少,且都是一些輕型武器。這些基本上就是八路軍獲得武器的全部來源於了,由此也能看出,八路軍的武器是比較駁雜的,可見當時抗戰之艱苦。

第三個來源就是蘇聯的援助了。當時蘇聯為了讓八路軍幫他們牽制住東北的日軍,給八路軍提供了不少武器作為支援。據一些資料記載,在1937年12月21日蘇聯向八路軍辦事處提供了5車軍事物資;1938年2月16日蘇聯又向八路軍提供了60車物資,全是步槍、輕型機槍、手榴彈等輕武器;1940年1月,蘇聯以當時的新疆軍閥盛世才的名義,運輸了36車軍火到延安。這些武器都給八路軍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其實除了這幾個主要來源外,在抗戰初期,國民黨也為八路軍提供了部分武器,但數量較少,且都是一些輕型武器。這些基本上就是八路軍獲得武器的全部來源於了,由此也能看出,八路軍的武器是比較駁雜的,可見當時抗戰之艱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