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5種走路姿勢傷腿又傷腰!無形中健康就走沒了!

走路作為一項運動, 不但有助於增加脊椎的骨密度, 還能強化腰部、膝蓋和大腿的肌肉力量。

不過, 正確的走路姿勢才是起到效果的關鍵!

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或過量的運動反而會給腰部帶來負擔, 誘發腰部和關節疼痛。

那麼, 您的走路姿勢正確嗎?怎樣走路才能保護腰腿健康呢?

5種走路姿勢最傷腰腿

以下5種常見的走路方式, 它們雖然看起來完全不同, 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原本該用力的腹肌、背肌和臀肌都被忽略了。 這樣的走路姿勢既傷腿又傷腰!

1. 駝背型

這類人不僅背部彎曲, 連肩膀和脖子也習慣性地往前伸。 現代人由於經常使用電腦, 大部分時間身體都向前傾, 時間長了, 後背的肌肉就會變得僵硬, 脊椎的S型隨之發生改變。 為了支撐沉重的頭部重量, 脖子及腰部便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 久而久之容易導致肩膀酸痛、腰痛和大腿肌肉痛。

2. 反腰型

這種走姿乍看之下背脊挺得很直, 顯得很有精神, 但仔細觀察後就會發現, 這類人的腰部是朝後方反折的, 這多是由於腹肌及背肌力量不平衡所致, 常見於腹肌力量較為薄弱的女性。 用這種方式走路, 腰部容易產生沉重、疲勞感。

3. 螃蟹型

特點是走路時腿朝外彎, 常見於腿部肌肉特別粗壯的男性及骨盆鬆弛的女性。 這種走路方式一般與骨骼歪斜有關, 時間長了容易導致膝蓋和髖關節疼痛。 因此, 這類人走路時應儘量讓腳尖朝前邁出。

4. 屈膝型

多見於年紀大的長者。 主要因為軀幹肌肉整體性衰退, 呈現無法支撐的狀態, 導致膝蓋彎曲, 需要靠大腿前側的肌肉支撐。 如此一來, 腹部深層的髂腰肌會變得更加衰弱, 軀幹肌肉得不到鍛煉, 陷入老化的惡性循環。

5. 左右傾斜型

每個人都有自己慣用的一側手腳, 因此兩側肢體的肌肉發達程度不平均,

容易導致骨盆左右傾斜, 而身體為了保持平衡, 全身骨骼都會因此受到影響, 表現為走起路來左右傾斜, 時間長了可導致單側腳踝痛、膝蓋痛。 這類人尤其要注意, 不能長時間用一隻手拿重物, 或是單腿站立。

正確的走路姿勢

1.挺直身體, 不宜彎腰低頭;

2.重心微向前, 雙足微向外並指向前方;

3.雙臂自然擺動, 每步都要運用大腿的力量輕抬膝蓋, 輕輕踏前, 運用整個腿部由腳跟至腳掌與地面接觸, 腳尖最後離開地面, 形成一個迴圈;

4.步幅則根據高度、下肢長度等因人而異, 以舒適為度。

正確的走姿並不是僵硬的“下半身運動”,肩膀、胯部也要配合擺動,肩膀要放鬆,既不要向前聳,也不要向後塌,耳朵、肩膀、髖關節、膝蓋應該在同一條直線上,隨著步伐自然擺動,以控制重心變化,使步伐更加協調。

如何走路才能保護腰腿健康

在正式運動之前,應當先進行10~20分鐘的伸展運動,以提高全身柔軟度,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受傷。

走路時,最好用肚子發力,腰部處於一個相對放鬆的狀態;微微抬起下巴,視線看向前方15~20米處;雙手微微握拳並前後擺動,雙腳保持平衡。

為了維持正確的姿勢,腰部和腿部的肌肉會保持一種緊張的狀態,這樣可以減少椎間盤的壓力,強化脊椎周邊的肌肉群。

走平路時,宜腳後跟先落地;相反,在上臺階時,應當腳尖先落地;上坡時,則應注意保持上身直立、後腿彎曲,以維持身體平衡。

不同年齡有不同選擇

隨著年齡和個人運動能力的不同,走路的方法和強度也應當有所差別。

二三十歲的人群,不要過量運動。年輕人往往過分相信自己的體力,常進行過量的運動,從而導致膝關節軟骨破裂、肩膀脫臼等運動損傷的情況時有發生,所以應當格外注意。

四五十歲時,為了保持並提高心肺耐力,維持骨骼和肌肉的機能,選擇快步走或騎自行車等運動效果最好。進行登山等戶外運動時,尤其需要注意不給脊椎和關節帶來壓力,以免造成傷害。

對於老年人來說,與進行高強度的運動相比,每天1小時左右的低強度運動更為安全有效,建議選擇散步的形式。

專家表示,平時運動量不足或是腰部有微弱痛症者,不宜長時間地走路。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提高運動強度更有利於防止運動過程中受傷情況的發生。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瞭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脖子一轉嘎巴響,預示身體開始衰老!

把它伺候舒服了,身體就不會有大毛病

脾胃有四怕,跟著做效果極佳!

女性朋友怎麼知道自己是否卵巢早衰呢?

正確的走姿並不是僵硬的“下半身運動”,肩膀、胯部也要配合擺動,肩膀要放鬆,既不要向前聳,也不要向後塌,耳朵、肩膀、髖關節、膝蓋應該在同一條直線上,隨著步伐自然擺動,以控制重心變化,使步伐更加協調。

如何走路才能保護腰腿健康

在正式運動之前,應當先進行10~20分鐘的伸展運動,以提高全身柔軟度,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受傷。

走路時,最好用肚子發力,腰部處於一個相對放鬆的狀態;微微抬起下巴,視線看向前方15~20米處;雙手微微握拳並前後擺動,雙腳保持平衡。

為了維持正確的姿勢,腰部和腿部的肌肉會保持一種緊張的狀態,這樣可以減少椎間盤的壓力,強化脊椎周邊的肌肉群。

走平路時,宜腳後跟先落地;相反,在上臺階時,應當腳尖先落地;上坡時,則應注意保持上身直立、後腿彎曲,以維持身體平衡。

不同年齡有不同選擇

隨著年齡和個人運動能力的不同,走路的方法和強度也應當有所差別。

二三十歲的人群,不要過量運動。年輕人往往過分相信自己的體力,常進行過量的運動,從而導致膝關節軟骨破裂、肩膀脫臼等運動損傷的情況時有發生,所以應當格外注意。

四五十歲時,為了保持並提高心肺耐力,維持骨骼和肌肉的機能,選擇快步走或騎自行車等運動效果最好。進行登山等戶外運動時,尤其需要注意不給脊椎和關節帶來壓力,以免造成傷害。

對於老年人來說,與進行高強度的運動相比,每天1小時左右的低強度運動更為安全有效,建議選擇散步的形式。

專家表示,平時運動量不足或是腰部有微弱痛症者,不宜長時間地走路。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提高運動強度更有利於防止運動過程中受傷情況的發生。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瞭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脖子一轉嘎巴響,預示身體開始衰老!

把它伺候舒服了,身體就不會有大毛病

脾胃有四怕,跟著做效果極佳!

女性朋友怎麼知道自己是否卵巢早衰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