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十九大精神 讀懂黨內監督(二)|嚴管是手段 厚愛是初心

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強化黨內監督。 為深入探索黨內監督內涵, 加強新時代黨內監督工作, 中央紀委駐環境保護部紀檢組近日組織召開了兩次“學習十九大精神 讀懂黨內監督”專題座談會。 今日起, “環保部發佈”開設“學習十九大精神 讀懂黨內監督”欄目, 刊登參會人員學習體會文章。

黨內監督這個題目看起來很大, 同時又很具體。 我認為, 黨內監督是保護黨員的制度性安排。 嚴管是手段, 厚愛是初心。 只有嚴管, 才能監督到位;只有監督到位, 黨員幹部才能少犯錯誤、乃至不犯錯誤。

紀委的職責是監督執紀問責。 對於基層紀委來說, 更重要的是監督。 按照黨章規定, 對於基層紀委, 黨內監督涉及最多的應該是教育、提醒和保障黨員權利這三個環節。 如果這些環節能夠按照黨章的要求做到位, 那麼履職監督、行使權力監督、約談、函詢, 甚至查處、問責、追責等環節可能就不會出現問題或者會在問題不嚴重的環節得到及時糾正。 因此, 監督的手段是嚴管, 監督的初心是厚愛。

黨內監督上下聯動是很有必要的。 中國紀檢監察報前一段時間在報導犯罪官員時提到, 很多出事的官員都說, 要是組織上早提醒就好了。 這或許是官員在為自己犯罪尋找託辭, 但是也說明僅僅依靠同級監督, 可能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

實踐也表明, 上級紀委對下級組織的監督更有效。

在黨內監督作用發揮到位的前提下, 基層紀委就有能力、有資格說某某同志是一位好同志, 某某同志在一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努力。 現在提拔幹部, 都要求基層紀委書記簽字背書, 而且是終身擔責。 這種簽字背書是一種制度設計, 前提應該是政治生態良好, 黨內監督有力有效, 否則依然會流於形式。 對好幹部的定義, 十九大報告說得很明確, 能完全做到並不容易。 特別是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忠誠乾淨擔當方面, 一些人還或多或少存在問題。 因此, 還是要不斷加強黨內監督, 重塑令行禁止政治文化, 讓更多黨員幹部達到好幹部的條件。

(作者:華北環境保護督查局 劉偉生)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