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各地補貼標準多少?未來會取消嗎?

儘管溫州、淮安、長沙等城市已發佈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 不過針對的大多是16-17年的具體補貼細則, 但也打破了此前地方補貼政策將全面取消的傳聞, 但地方補貼收緊正成為現實。 同時, 由於國補政策懸而未決、新能源汽車主要推廣城市的官方政策尚未出臺, 新能源汽車的地方補貼政策已成為決定今年市場增長的關鍵。

去年底, 有消息稱, 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調整2018年中央財政補貼政策, 傾向鼓勵高里程、低能耗車型。 同時, 取消地方補貼也是大概率事件。 中汽協預計, 2018年新能源汽車有望突破100萬輛。 想要實現這一目標, 取消地補的可能性變得很小, 但地方補貼收緊的趨勢已不可避免。

值得關注的是, 長沙、淮安等城市日前出臺的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 已從去年的國家補貼50%下降到20%-30%。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車市發現, 由於2018年的北京新補貼政策尚未出臺,

部分品牌已經取消了訂車, 而部分品牌則仍然正常銷售。

一位比亞迪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 目前該店仍按2017年的補貼政策銷售, 提車後走正常手續上牌。 “2018年的新補貼政策誰也說不準, 我們只是按照現有的政策延續。 ”上述銷售人員稱。

同時, 北汽新能源、榮威、奇瑞等品牌的經銷商也表示, 目前依然維持原來的補貼政策。 多家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 “2017年的補貼政策仍未失效, 目前仍可以正常上牌”。

按照北京市發佈的2017年北京新能源車型補貼標準, 2017年北京市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按照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確定市級財政補助標準, 國家和本市財政補助總額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60%。

不過, 部分品牌廠商對2018年的補貼政策也持有猶豫的態度。 一家騰勢4S店的銷售負責人透露, 目前騰勢的部分車型已經在2017年掛牌, 消費者買車時需要過戶一次, 就是為了避免新補貼政策造成的價格變化。

以騰勢為例, 如果按照2017年北京新能源車型補貼標準, 國家補貼4.4萬元加上地方補貼2.2萬元,

騰勢將獲得6.6萬元的補貼, 而一旦地方補貼下調到30%, 經測算, 騰勢只能拿到總共5.72萬元的補貼, 較2017年的標準減少了8800元。

實際上, 關於取消地方補貼一事早有爭議。 不可否認, 中央和地方政府補貼作為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手段, 為早期新能源車市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因如此, 在政策紅利背後卻引發地方保護主義、增加財政支出壓力等弊端。

據不完全統計, 2015年新能源車補貼高達590億元, 2016年突破830億元。 按照我國新能源發展規劃, 到2020年補貼政策將全部取消, 依託市場和“雙積分”驅動, 繼續保障企業和市場平穩發展。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如果地方補貼與補貼標準同時降低, 節奏會顯得有點快, 更好的方式是地方性補貼與“雙積分”政策實施兩者之間有效銜接,

提升市場適應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