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方的南方是遠方》我的越、柬、泰三國之旅

每當時間行進至四月的開始, 我總會如魔咒般的想起關於遠行和離開的故事, 雜亂的思緒和遐想開始在頭腦裡蔓延, 以往那些記憶的碎片慢慢浮現, 讓我變得有些不知所措。 終於, 我把目光不知覺地投向遠方那片海和天空開始的地方, 儘管它忽隱忽現, 遙不可及, 但它卻讓我總是停不下追逐的腳步, 只因我深信——在那南方的南方就是我憧憬的遠方!

經過近兩個月的時間, 我圓滿地完成了這次艱辛漫長令人難忘的東南亞三國騎行之旅。 從四月底開始自廣西南寧出發, 經友誼關口岸進入越南, 隨後由北向南, 經下龍、河內、清化、河靜、洞海、順化、峴港、會安、芽莊、美奈等地穿過越南全境, 到達越南南部最大的城市胡志明。 在胡志明短暫停留之後繼續出發, 經木拜口岸到達柬埔寨首都金邊, 隨後去往舉世聞名的吳哥窟所在地——暹粒, 在吳哥遊覽數日之後繼續前行,

從波貝口岸進入泰國, 先去往著名的旅遊城市芭提亞, 最後到達此行的終點——泰國首都曼谷, 在完成全部旅行之後搭飛機回國。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 一路風雨相隨, 單車為伴, 縱覽了越、柬、泰三國神奇的自然風光、悠久燦爛的文化和獨特的風土人情,

同時也飽受了東南亞炎熱的天氣和暴雨的折磨。 此行讓我再次開闊了視野, 豐富了人生體驗, 感受了前路的艱辛和美好, 希望在我今後的人生歲月中, 還有機會帶著最初的激情和夢想, 去走更遠的路, 去看更壯闊的高山和大海!

南方的南方是遠方1——青木瓜之味

今年春節期間我去南方度假, 順便去了一趟廣西的北海, 當我赤著腳站在北部灣淺淺的海水中, 遙望著大海那邊的一片天空, 心緒不禁飄向了大海對岸那片飄蕩著青木瓜和咖啡香氣的土地, 還有杜拉斯筆下湄公河畔那座總是炙熱、潮濕卻又適合戀愛的城市,

對, 這個春天我去越南!

回到北京, 我開始認真的計畫這次旅行, 自從前兩年完成了318全程加尼泊爾的騎行之後, 我便把下一次出國騎行的目標定在了東南亞的某個國家, 與中國接壤的越南自然成為了我首選的目的地。 最開始計畫從南寧出發, 然後從越南的北方一直騎到最南端胡志明市, 仔細研究過地圖之後發現, 從胡志明西行不到一百公里就能到達越南和柬埔寨邊境, 而且柬埔寨和泰國都支持落地簽證, 既然如此方便, 那麼就索性把柬埔寨和泰國一起騎完, 這樣也算是了卻了我多年的一個夙願。

定好行程之後, 我便首先開始準備越南的簽證, 上網查了一下相關的攻略, 發現雖然網上代辦越南簽證的費用並不貴,但我覺得既然所在的城市就有簽證處,跑一兩趟也並不算麻煩,況且出行之前的準備也是旅行的一部分,所以我還是決定自己親自去簽證處辦簽證,順便看看這個曾經是“同志加兄弟”國家的使館到底什麼樣。

越南大使館位於建國門外使館區,簽證處就設在使館大門旁邊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門裡面,要經過門口站崗的衛兵檢查護照後才可以進去。簽證大廳裡面這會兒倒是沒幾個人,不過排在我前面的那位可能是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她手裡拿著厚厚一摞護照和申請表正等著辦理,等我填寫完簽證申請表,又等了十幾分鐘,才等到前面的人把事兒辦完,我這才把護照、照片、填好的申請表和370塊現金一起遞進視窗,裡面的工作人員遞給我一張回執單,上面注明了取簽證的日期(5個工作日)。

幾天後,我從簽證處順利取回了護照和簽證。和其他國家在護照上直接貼簽證紙蓋章不同,由於幾年前新版中國護照內頁印製的地圖劃出了中國在南海、藏南等區域的主權範圍,引發了越南等國的不滿,所以越南從12年就拒絕承認中國新版護照,但又不可能徹底斷絕與中國的往來,因此想出了“另紙簽證”這麼個奇怪的方式。

辦完簽證,接下來就要開始準備這趟旅行的行李了,和以往的幾次長途騎行不同,北京幾年前就已經嚴格禁止一切自行車帶上火車,而我又不想費勁打包把自行車托運到出發地南寧,所以我決定就在南寧當地買一輛價格不算貴的二手自行車,等旅行結束之後就找個地方賣掉,或者乾脆就直接扔掉,這樣也免去了從國外再往回帶的麻煩。其它的東西無外乎就是必要的騎行裝備、修車工具、換洗衣物、各種電器的充電器、洗漱用品之類的東西,另外,錢包裡除了必要的現金和一張可以透支的VISA信用卡之外,我還去銀行提前換了幾百美元,方便在不支持人民幣兌換的地方應急用。

4月23-24日,出行第1天,北京市到南寧市,火車2495公里。

出行的次數多了,也就變的不再像以往每次出門的頭幾天那樣,腦子裡總是反反復複地想行李中忘帶了什麼,或者一路上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沒有考慮到,再或是臨行之前還有什麼事情沒有辦完,心情也不再是那麼的興奮和緊張,反而感覺有些無所謂了,但終於等到了正式出發的日子,卻依然覺得來的有些突然。

在家中無聊地等到下午四點多鐘,我提著早已經收拾好的行李下樓,坐上了去往北京西站的公車。這會兒公車上乘客並不多,道路旁的樹木已經鋪滿了綠色,剛從春寒中走出不久的城市依舊像往常一樣繁忙而單調,想想又要離開家在外面漂泊一段時間了,還是不免心生一絲留戀。

北京西站來過許多次了,對車站的環境已經非常熟悉,我先在自助取票機上取了之前定好的車票,然後過安檢來到候車大廳,又過了十幾分鐘,我搭乘的Z285次列車就開始檢票上車了,我提著行李跟隨者擁擠的人群通過檢票口,順利的來到了月臺上。

Z285次列車安靜的停在月臺邊,它就要帶著我離開熟悉的城市去往遙遠的南方,開始一段漫長且充滿未知的旅行。

上車找到自己的鋪位安頓好行李之後沒一會兒,列車就緩緩的啟動駛出了北京西站。出發的心情似乎有些悵然,不知道前方的路上會遇上什麼樣的人,發生什麼樣的事,看到什麼樣的風景,經歷什麼樣的磨難,然而我唯一確定的是我離開了。透過車窗再看一眼吧,看一眼窗外這座即熟悉又有幾分陌生的城市。

車廂裡很安靜,身邊的幾位旅客放好行李之後就都跑到別的車廂去找同伴聊天去了,整個隔間只有我一個人,可以悠閒地倚在窗邊,默默地看窗外西斜的殘陽把最後的光芒灑在沉寂的華北大平原上,然後又慢慢消失在一片蒼茫夜色之中。

火車車輪與鐵軌接觸發出的輕微震動聲,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催眠的,但我確很享受這種聲音,在我看來,這種重複而單調的聲音很像一段平緩而悠長的樂曲,足可以平復旅途中浮躁和空虛,任由心緒隨意飄蕩,游思遠方。

列車再次起動,漸漸進入了南方綿延起伏的丘陵地帶,窗外的天空中依然彌漫著厚厚的霧靄,灰濛濛的一片,氤氳不散,就像是心頭那些總是難以釋懷的愁緒,需要一場暴風雨才能徹底蕩滌乾淨。

下午兩點多鐘,列車到達了桂林北站,我依舊是走出車廂來到月臺上,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月臺上濕漉漉的,看樣子是剛剛下過一場雨,氣溫也有點微涼。算上這次,我已經是第二次乘火車經過這座舉世聞名的旅遊城市,而上一次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但卻始終沒有在此停留過,也許不久的將來我會有機會專程到這裡一遊吧。

火車穿過稍顯破舊的桂林老城區,車窗外的景色變得開始俊秀起來,鐵路兩旁是縱橫交錯的水田,遠處山峰層巒起伏、連綿不絕,雖是曾經看過的風景,卻依然像十幾年前初見時那樣即新鮮又陌生。

列車駛過柳州站後不久,一路上都很安靜的喇叭開始播放起舒緩的音樂,身旁的旅客也都紛紛起身收拾東西,車廂裡一下子又變的熱鬧了起來。下午五點多鐘,Z285次列車準時駛入了南寧站,終於結束了漫長而乏味的車上時光,我提著行李隨著人群走出車廂,再次踏上了這塊南國的土地上。

南寧火車站正在施工,出站的旅客們只能從簡陋的臨時通道通過,我提著沉重的行李從出站口出來,穿過攬客的黑車司機和招呼住宿的人的重重包圍,來到站前廣場邊上的一塊空地,這才放下行李喘了口氣,拿出手機找預定好的旅館位置。

在火車上就定好的這家青旅在點評網站上口碑排名還算比較靠前,除了價格便宜之外,最主要的是離火車站出站口只有幾十米遠,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其加分不少。我提著沉重的行李穿過站前大街,走了沒多遠就找到了這家旅館所在的位置。和我之前想像的不同,這家青旅設在街邊一座商住大廈的16層,是由一間一百多平米的標準公寓改成的,門前也沒有掛任何招牌,(後來老闆告訴我說這樣做主要是可以避免許多工商稅務之類的麻煩,降低不少的成本)敲了半天門裡面也沒人答應,我只好給老闆打電話,電話那頭告訴我說地方沒找錯,他出去吃飯了十分鐘後就回來。放下電話,我看著這怎麼也和旅館聯繫不起來的屋門,心想著這是不是家黑店呢?

我在樓下等了一會兒,一個長的胖乎乎,頭上紮著小辮子的小夥子騎著電動車開進院門,看見我就沖我打招呼,問我是不是剛才打電話的客人,我點頭答應,他跟我道了聲抱歉,然後解釋說,這會兒店裡沒什麼人,他正好抽空出去吃了口東西。我也沒太在意,跟著他又上了樓,他打開房門把我讓進了房間,隨後又遞給我一套乾淨的床單被罩讓我自己鋪上,果然是典型的青旅風格。

鋪完床鋪整理好行李,外面的天已經暗了下來,我跟老闆打聽附近能吃飯的地方,他告訴我樓下路邊就有很多吃飯的地方,很方便。從旅館所在的大廈出來,旁邊就是一條熱鬧的商業街,臨街大都是水果店和小餐廳,光顧的客人也基本上是南來北往準備趕火車的旅客。沿街向前又溜達了一會兒,我看見一家稍大的美食城,裡面有十幾家賣各種小吃的小檔口,看到裡面有螺螄粉的招牌,我決定就在這兒吃晚餐了。

就在兩個月前,我曾經來過一趟廣西,去了北海和梧州等城市,當時就對廣西當地的螺螄粉非常有好感,在火車上就想著到南寧後一定要再嘗一嘗。我在進門的一個檔口點了一碗螺螄粉,又在旁邊的攤位買了幾樣滷味小菜來搭配,這家店的螺螄粉雖然算不上非常出色,但這獨特酸爽的口感已經很讓我滿意了。

吃飽喝足,我溜達著回到了旅館,這時旅館裡已經有了幾位客人,我跟老闆打過招呼,然後獨自走到陽臺上憑欄眺望外面的景色。夜色中的城市璀璨而寂靜,柔和的夜風拂面,帶來南國特有的溫潤氣息,讓人感覺慵懶放鬆。在陽臺上坐了一會兒,看這會兒時間還不到八點,現在就去睡覺還有些早,便打算再出去走走,問老闆附近有什麼好地方可以逛逛,老闆向我推薦了離此不遠的“石巷口”夜市,我出門按照手機導航指引的線路,步行走過幾條街就來到了傳說中南寧歷史最悠久、人氣頗高的“石巷口”夜市。

石巷口地處一條狹窄的街道,周圍都是低矮破舊的樓房,先是一片賣各種服裝鞋帽和日用小商品的市場,穿過這片區域,前面就是賣各種小吃的街區,街上來往的人群,混合著各種香氣與油煙味的小攤檔,交織出一幅典型市井居民夜生活的場景。

由於剛剛吃過晚飯,這會兒倒也吃不下什麼東西,看著街邊攤檔上各色琳琅滿的廣西特色美食也只有看看的份兒了,心想著等以後有機會再來一一品嘗一番。

在夜市上逛了一圈,我看見有幾家賣碳烤生蠔和扇貝的攤位,碳烤生蠔以前經常吃,烤扇貝倒是從沒吃過,便決定買幾隻烤扇貝來飽飽口福。

炭燒生蠔賣十塊錢四隻,稍小一點兒的扇貝賣十塊錢五隻,這個價錢算得上非常實惠了。相比生蠔,扇貝的肉質要更滑嫩一些,味道也很鮮美,沒一會兒五隻扇貝被我統統就消滅掉了。

享用完美味的烤扇貝,接著沿街繼續閒逛,街邊一個賣各種泡菜攤位令我頗感興趣,南方的泡菜和我熟悉的北方的醃菜有很大不同,原料上除了蘿蔔、白菜、蓮藕之類我們常見的食材之外,這裡的泡菜很多原料是當地盛產的水果,比如鳳梨、木瓜、橄欖等,也有些我不認識的東西,看起來頗為清爽開胃,想必吃起來也別有風味。

發現雖然網上代辦越南簽證的費用並不貴,但我覺得既然所在的城市就有簽證處,跑一兩趟也並不算麻煩,況且出行之前的準備也是旅行的一部分,所以我還是決定自己親自去簽證處辦簽證,順便看看這個曾經是“同志加兄弟”國家的使館到底什麼樣。

越南大使館位於建國門外使館區,簽證處就設在使館大門旁邊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門裡面,要經過門口站崗的衛兵檢查護照後才可以進去。簽證大廳裡面這會兒倒是沒幾個人,不過排在我前面的那位可能是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她手裡拿著厚厚一摞護照和申請表正等著辦理,等我填寫完簽證申請表,又等了十幾分鐘,才等到前面的人把事兒辦完,我這才把護照、照片、填好的申請表和370塊現金一起遞進視窗,裡面的工作人員遞給我一張回執單,上面注明了取簽證的日期(5個工作日)。

幾天後,我從簽證處順利取回了護照和簽證。和其他國家在護照上直接貼簽證紙蓋章不同,由於幾年前新版中國護照內頁印製的地圖劃出了中國在南海、藏南等區域的主權範圍,引發了越南等國的不滿,所以越南從12年就拒絕承認中國新版護照,但又不可能徹底斷絕與中國的往來,因此想出了“另紙簽證”這麼個奇怪的方式。

辦完簽證,接下來就要開始準備這趟旅行的行李了,和以往的幾次長途騎行不同,北京幾年前就已經嚴格禁止一切自行車帶上火車,而我又不想費勁打包把自行車托運到出發地南寧,所以我決定就在南寧當地買一輛價格不算貴的二手自行車,等旅行結束之後就找個地方賣掉,或者乾脆就直接扔掉,這樣也免去了從國外再往回帶的麻煩。其它的東西無外乎就是必要的騎行裝備、修車工具、換洗衣物、各種電器的充電器、洗漱用品之類的東西,另外,錢包裡除了必要的現金和一張可以透支的VISA信用卡之外,我還去銀行提前換了幾百美元,方便在不支持人民幣兌換的地方應急用。

4月23-24日,出行第1天,北京市到南寧市,火車2495公里。

出行的次數多了,也就變的不再像以往每次出門的頭幾天那樣,腦子裡總是反反復複地想行李中忘帶了什麼,或者一路上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沒有考慮到,再或是臨行之前還有什麼事情沒有辦完,心情也不再是那麼的興奮和緊張,反而感覺有些無所謂了,但終於等到了正式出發的日子,卻依然覺得來的有些突然。

在家中無聊地等到下午四點多鐘,我提著早已經收拾好的行李下樓,坐上了去往北京西站的公車。這會兒公車上乘客並不多,道路旁的樹木已經鋪滿了綠色,剛從春寒中走出不久的城市依舊像往常一樣繁忙而單調,想想又要離開家在外面漂泊一段時間了,還是不免心生一絲留戀。

北京西站來過許多次了,對車站的環境已經非常熟悉,我先在自助取票機上取了之前定好的車票,然後過安檢來到候車大廳,又過了十幾分鐘,我搭乘的Z285次列車就開始檢票上車了,我提著行李跟隨者擁擠的人群通過檢票口,順利的來到了月臺上。

Z285次列車安靜的停在月臺邊,它就要帶著我離開熟悉的城市去往遙遠的南方,開始一段漫長且充滿未知的旅行。

上車找到自己的鋪位安頓好行李之後沒一會兒,列車就緩緩的啟動駛出了北京西站。出發的心情似乎有些悵然,不知道前方的路上會遇上什麼樣的人,發生什麼樣的事,看到什麼樣的風景,經歷什麼樣的磨難,然而我唯一確定的是我離開了。透過車窗再看一眼吧,看一眼窗外這座即熟悉又有幾分陌生的城市。

車廂裡很安靜,身邊的幾位旅客放好行李之後就都跑到別的車廂去找同伴聊天去了,整個隔間只有我一個人,可以悠閒地倚在窗邊,默默地看窗外西斜的殘陽把最後的光芒灑在沉寂的華北大平原上,然後又慢慢消失在一片蒼茫夜色之中。

火車車輪與鐵軌接觸發出的輕微震動聲,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催眠的,但我確很享受這種聲音,在我看來,這種重複而單調的聲音很像一段平緩而悠長的樂曲,足可以平復旅途中浮躁和空虛,任由心緒隨意飄蕩,游思遠方。

列車再次起動,漸漸進入了南方綿延起伏的丘陵地帶,窗外的天空中依然彌漫著厚厚的霧靄,灰濛濛的一片,氤氳不散,就像是心頭那些總是難以釋懷的愁緒,需要一場暴風雨才能徹底蕩滌乾淨。

下午兩點多鐘,列車到達了桂林北站,我依舊是走出車廂來到月臺上,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月臺上濕漉漉的,看樣子是剛剛下過一場雨,氣溫也有點微涼。算上這次,我已經是第二次乘火車經過這座舉世聞名的旅遊城市,而上一次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但卻始終沒有在此停留過,也許不久的將來我會有機會專程到這裡一遊吧。

火車穿過稍顯破舊的桂林老城區,車窗外的景色變得開始俊秀起來,鐵路兩旁是縱橫交錯的水田,遠處山峰層巒起伏、連綿不絕,雖是曾經看過的風景,卻依然像十幾年前初見時那樣即新鮮又陌生。

列車駛過柳州站後不久,一路上都很安靜的喇叭開始播放起舒緩的音樂,身旁的旅客也都紛紛起身收拾東西,車廂裡一下子又變的熱鬧了起來。下午五點多鐘,Z285次列車準時駛入了南寧站,終於結束了漫長而乏味的車上時光,我提著行李隨著人群走出車廂,再次踏上了這塊南國的土地上。

南寧火車站正在施工,出站的旅客們只能從簡陋的臨時通道通過,我提著沉重的行李從出站口出來,穿過攬客的黑車司機和招呼住宿的人的重重包圍,來到站前廣場邊上的一塊空地,這才放下行李喘了口氣,拿出手機找預定好的旅館位置。

在火車上就定好的這家青旅在點評網站上口碑排名還算比較靠前,除了價格便宜之外,最主要的是離火車站出站口只有幾十米遠,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其加分不少。我提著沉重的行李穿過站前大街,走了沒多遠就找到了這家旅館所在的位置。和我之前想像的不同,這家青旅設在街邊一座商住大廈的16層,是由一間一百多平米的標準公寓改成的,門前也沒有掛任何招牌,(後來老闆告訴我說這樣做主要是可以避免許多工商稅務之類的麻煩,降低不少的成本)敲了半天門裡面也沒人答應,我只好給老闆打電話,電話那頭告訴我說地方沒找錯,他出去吃飯了十分鐘後就回來。放下電話,我看著這怎麼也和旅館聯繫不起來的屋門,心想著這是不是家黑店呢?

我在樓下等了一會兒,一個長的胖乎乎,頭上紮著小辮子的小夥子騎著電動車開進院門,看見我就沖我打招呼,問我是不是剛才打電話的客人,我點頭答應,他跟我道了聲抱歉,然後解釋說,這會兒店裡沒什麼人,他正好抽空出去吃了口東西。我也沒太在意,跟著他又上了樓,他打開房門把我讓進了房間,隨後又遞給我一套乾淨的床單被罩讓我自己鋪上,果然是典型的青旅風格。

鋪完床鋪整理好行李,外面的天已經暗了下來,我跟老闆打聽附近能吃飯的地方,他告訴我樓下路邊就有很多吃飯的地方,很方便。從旅館所在的大廈出來,旁邊就是一條熱鬧的商業街,臨街大都是水果店和小餐廳,光顧的客人也基本上是南來北往準備趕火車的旅客。沿街向前又溜達了一會兒,我看見一家稍大的美食城,裡面有十幾家賣各種小吃的小檔口,看到裡面有螺螄粉的招牌,我決定就在這兒吃晚餐了。

就在兩個月前,我曾經來過一趟廣西,去了北海和梧州等城市,當時就對廣西當地的螺螄粉非常有好感,在火車上就想著到南寧後一定要再嘗一嘗。我在進門的一個檔口點了一碗螺螄粉,又在旁邊的攤位買了幾樣滷味小菜來搭配,這家店的螺螄粉雖然算不上非常出色,但這獨特酸爽的口感已經很讓我滿意了。

吃飽喝足,我溜達著回到了旅館,這時旅館裡已經有了幾位客人,我跟老闆打過招呼,然後獨自走到陽臺上憑欄眺望外面的景色。夜色中的城市璀璨而寂靜,柔和的夜風拂面,帶來南國特有的溫潤氣息,讓人感覺慵懶放鬆。在陽臺上坐了一會兒,看這會兒時間還不到八點,現在就去睡覺還有些早,便打算再出去走走,問老闆附近有什麼好地方可以逛逛,老闆向我推薦了離此不遠的“石巷口”夜市,我出門按照手機導航指引的線路,步行走過幾條街就來到了傳說中南寧歷史最悠久、人氣頗高的“石巷口”夜市。

石巷口地處一條狹窄的街道,周圍都是低矮破舊的樓房,先是一片賣各種服裝鞋帽和日用小商品的市場,穿過這片區域,前面就是賣各種小吃的街區,街上來往的人群,混合著各種香氣與油煙味的小攤檔,交織出一幅典型市井居民夜生活的場景。

由於剛剛吃過晚飯,這會兒倒也吃不下什麼東西,看著街邊攤檔上各色琳琅滿的廣西特色美食也只有看看的份兒了,心想著等以後有機會再來一一品嘗一番。

在夜市上逛了一圈,我看見有幾家賣碳烤生蠔和扇貝的攤位,碳烤生蠔以前經常吃,烤扇貝倒是從沒吃過,便決定買幾隻烤扇貝來飽飽口福。

炭燒生蠔賣十塊錢四隻,稍小一點兒的扇貝賣十塊錢五隻,這個價錢算得上非常實惠了。相比生蠔,扇貝的肉質要更滑嫩一些,味道也很鮮美,沒一會兒五隻扇貝被我統統就消滅掉了。

享用完美味的烤扇貝,接著沿街繼續閒逛,街邊一個賣各種泡菜攤位令我頗感興趣,南方的泡菜和我熟悉的北方的醃菜有很大不同,原料上除了蘿蔔、白菜、蓮藕之類我們常見的食材之外,這裡的泡菜很多原料是當地盛產的水果,比如鳳梨、木瓜、橄欖等,也有些我不認識的東西,看起來頗為清爽開胃,想必吃起來也別有風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