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重慶老字型大小:桐君閣大藥房的歷史,老重慶人才知道!

先聲奪人打廣告

巴縣(今重慶渝中區母城)商人許建安, 早年銷售戒除鴉片煙藥丸, 獲得暴利, 成為大富翁。 1907年, 他撥出一萬兩白銀, 創辦“桐君閣熟藥廠”。 所謂熟藥, 指經過加工炮製的中藥材。 門店設在魚市口(今解放東路), 房屋高大, 裝修富麗堂皇。 他一方面高薪招攬藥師技工, 一方面派人到全國各地採購上等藥材、珍禽異獸, 用以製藥。

當時重慶城內已有大小中藥店鋪上百家, 其中包括已有200年歷史的熊長泰、伍舒芳兩家老店, 還有

實力雄厚的廣東幫藥店壺中春。 桐君閣要想一炮打響, 必須出奇制勝。 許建安深謀遠慮。 他佈置店堂時, 叫人在注目的門廳懸掛金字對聯:“修合雖無人見, 誠心自有天知”, 同時委託加工仿單, 即紙質廣告, 四周有松鶴延年圖案, 中間是藥名、性能、效用、藥店堂號、位址等內容。 桐君閣打廣告, 在重慶屬於開創先河者。

1908年11月, 桐君閣開張,

鼓樂喧天, 大排宴席。 但凡路人來看鬧熱, 夥計就會向他們散發仿單, 熱情介紹。 那天正遇巴縣衙門處決罪犯, 許建安趁機派人置辦香燭紙馬, 到刑場敬神掛牌, 擴大影響。 民眾一傳十、十傳百, 滿城爭說桐君閣。

真材實料創名牌

許建安有抱負, 一開始就以北京同仁堂、杭州慶余堂、廣州陳李濟、漢口葉開泰為標杆, 爭創一流中藥店。 在選料上, 他要求精益求精。 人參必用高麗參, 鹿茸非西藏產不用, 熬制虎骨膠只挑四大骨;治療重病的安宮牛黃丸、大活絡丸、蘇合香丸所需原料, 均採購自廣東、香港、南洋;加工方面, 要求精細製作, 丹、散以及芳香性藥物, 都用玻璃瓶包裝, 內附說明書, 外套紙盒, 美觀漂亮, 便於攜帶。

桐君閣藥物真材實料,

服用後療效好, 贏得口碑和市場。 每天從早到晚, 前來買藥的顧客絡繹不絕, 店員接應不暇。 許建安請名醫陳玉書編著了《丸藥提要》一書, 印製20000冊, 凡到桐君閣買藥的病家, 免費贈送一冊。

許建安去世後, 由曾會嘉繼任, 發揚“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傳統。 有一年, 一艘運送藥材的木船擱淺, 日曬雨淋十多天, 藥材運到重慶多有變質, 曾會嘉下令全部焚毀。 有的股東擔心分紅打折扣, 前來勸說他將就使用, 說是製成藥丸後看不出來。 曾會嘉說, 病家或許看不出來, 但是蒼天在上, 不可欺心, 必須銷毀。 此事傳出, 病家對桐君閣愈加信任。 該店業務蒸蒸日上, 經售的成品膏、丹、丸、散有240餘種, 炮製飲片(煎劑)達400餘種。 此後經理由許建安侄兒許致君繼任,

他雖是外行, 卻尊重職工意見和建議, 穩步發展, 年年盈利。

驚濤駭浪穩掌舵

抗戰時期, 桐君閣經理由許家聘請代理人藍肅雍出任。 他早年在桐君閣做學徒, 以後搞過帳務, 熟悉情況。 針對戰時現狀, 他在沙坪壩新建簡易廠房, 堆放藥材和製造藥品,

使職工和藥物得到安全。 在品種上去繁就簡, 以銷售成品丸藥為主, 如夏天的牛黃清心丸、紫血丹, 冬天的地黃丸、歸脾丸等。 敵機常來空襲, 市民不便熬藥, 往往隨身攜帶桐君閣成藥, 服用方便。 因此, 原被廣東幫壺中春佔據的雲南、貴州市場, 也被桐君閣取代。

抗戰中期物價上漲, 桐君閣又調整策略, 採取存貨不存錢的辦法。 後來法幣貶值, 藥材價格水漲船高, 不少藥店虧損倒閉, 桐君閣卻穩坐釣魚臺。

當然, 桐君閣也經歷過驚濤駭浪。 地方軍閥割據, 連年混戰, 無論勝入敗出, 都要橫徵暴斂, 大肆勒索。 1923年, 桐君閣被軍閥挪用的款項高達2.5萬銀元, 若不是緊急募股2萬元, 必垮無疑。 1931年, 因資金被挪用和拖欠, 桐君閣資不抵債, 改組後好不容易才渡過難關。

中藥行業不倒翁

1951年,桐君閣、光華、國新、勝利、亞西五家藥房醞釀協商,決定合併。桐君閣資產占三分之一以上,店名定為“重慶桐君閣製藥廠”,經理張鶴林,副經理陳席璋、黃榮顯。此期間成品藥從100多種發展到200多種。此後數年,桐君閣參加西南貿易部舉辦的物資交流大會,購進不少緊俏藥材,同時也將參茸丸、活絡丹等成藥銷往西藏,盈利甚多,股東皆大歡喜。

1955年按國家政策,桐君閣公私合營,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企業產值1300萬元,職工近300名。1987年桐君閣成為全國首批股份制試點,1996年桐君閣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1998年與重慶太極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如今,桐君閣集中藥材種植、採購、加工、銷售一體化。旗下中藥材公司,獲得國家批准,可以收購麻醉藥品罌粟殼、毒性中藥材、野生動物、甘草、麻黃草等。2012年重新對旗下三個中藥飲片廠進行了貴細禮品、精品中藥和傳統飲片、中藥小包裝飲片的產品定位規劃。對川渝市場行銷進行整合,使桐君閣中藥品牌得以進一步打造。

桐君閣中醫館、中藥樣板店、中華老字型大小藥店,常年開展用藥諮詢、名醫坐診、四季養生、代客熬藥等服務,成為全國“中醫坐堂”模式的成功典範。近年來,中藥材及中藥飲片銷售高速增長,2012年銷售近14億元,成為全國同行業排頭兵。

一家百年老字型大小,歷經坡坡坎坎、潮起潮落,能堅持下來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始終如一的誠信。桐君閣恪守“修合雖無人見,誠心自有天知”的祖訓,在中藥材、中藥飲片、名貴細藥材的選料、生產、銷售環節中,始終堅守“品貴不減物,制繁不省工”的道德底線,這才奠定了自己在醫藥界的崇高地位。從這層意義上講,桐君閣的故事在今天仍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文/楊耀健

中藥行業不倒翁

1951年,桐君閣、光華、國新、勝利、亞西五家藥房醞釀協商,決定合併。桐君閣資產占三分之一以上,店名定為“重慶桐君閣製藥廠”,經理張鶴林,副經理陳席璋、黃榮顯。此期間成品藥從100多種發展到200多種。此後數年,桐君閣參加西南貿易部舉辦的物資交流大會,購進不少緊俏藥材,同時也將參茸丸、活絡丹等成藥銷往西藏,盈利甚多,股東皆大歡喜。

1955年按國家政策,桐君閣公私合營,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企業產值1300萬元,職工近300名。1987年桐君閣成為全國首批股份制試點,1996年桐君閣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1998年與重慶太極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如今,桐君閣集中藥材種植、採購、加工、銷售一體化。旗下中藥材公司,獲得國家批准,可以收購麻醉藥品罌粟殼、毒性中藥材、野生動物、甘草、麻黃草等。2012年重新對旗下三個中藥飲片廠進行了貴細禮品、精品中藥和傳統飲片、中藥小包裝飲片的產品定位規劃。對川渝市場行銷進行整合,使桐君閣中藥品牌得以進一步打造。

桐君閣中醫館、中藥樣板店、中華老字型大小藥店,常年開展用藥諮詢、名醫坐診、四季養生、代客熬藥等服務,成為全國“中醫坐堂”模式的成功典範。近年來,中藥材及中藥飲片銷售高速增長,2012年銷售近14億元,成為全國同行業排頭兵。

一家百年老字型大小,歷經坡坡坎坎、潮起潮落,能堅持下來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始終如一的誠信。桐君閣恪守“修合雖無人見,誠心自有天知”的祖訓,在中藥材、中藥飲片、名貴細藥材的選料、生產、銷售環節中,始終堅守“品貴不減物,制繁不省工”的道德底線,這才奠定了自己在醫藥界的崇高地位。從這層意義上講,桐君閣的故事在今天仍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文/楊耀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