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讓人回味無窮的1988年的南寧,99%的人在這裡找到了當年的記憶!

南寧的1998, 你還記得什麼嗎?

今天是2018年1月8日, 2018年已經不知不覺開始了一個禮拜。 這令我想起, 我們這一代人記憶最開始的那個“8”:80年代的尾巴、20年前的1998年。

現在說起1998, 可能很多小夥伴都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 因為有些人當年剛上幼稚園或者小學, 也有些人當年剛出生所以沒啥印象(比如我)。 但這並不妨礙那一年, 成為我們記憶中的黃金年份, 當時發生的事情也還像昨天一樣歷歷在目。

那一年, 比爾蓋茨發佈了Windows 98系統, 藍天白雲成了每個人的初戀;

圖片來自網路

那一年, 騰訊QQ誕生, 我們這些在飆網的互聯網用戶多了一個固定名詞:“線民”;

圖片來自網路

那一年, 泰坦尼克號在中國上映, 嫩到掐水的小李子幾乎虜獲了全部少女的芳心;

圖片來自網路

那一年, 何炅離開央視, 加入了《快樂大本營》, 至今已有20年;

圖片來自網路

同樣也是1998年, 一場肆虐大半個中國的洪水成了許多人對那個夏天的記憶。 松花江水位高達120.67米, 全國受災面積3.18億畝, 受災人口2.23億人, 死亡3004人, 倒塌房屋685萬間, 直接經濟損失達1660億元。

我們的子弟兵用身體和沙袋做最後的抵抗, 開闢了一條新的生存之路。

圖片來自網路

所以接下來, 我想和你聊聊, 那個屬於南寧的1998。

南寧大事記

'98

50年一遇的洪災

1998年的洪水是一場自新中國成立後僅次於1954年洪水的災難, 是建國以來南寧經歷的最大洪水,

這次洪水令當時的南寧徹底變成了一座“水城”。 很據氣象部門的統計, 1998年6月24日, 馬山縣最大單日降雨量為252.8毫米。

▲圖為1998年6、7月份南寧市區、邕甯縣、武鳴縣的降水量/mm(截圖來自《南寧年鑒1999》)

提起那一年的洪水, 很多人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有工人當時正在榮和新城裝水電, 水位差50釐米左右就到二樓;有人自己家被泡了, 醒來水都已經漫到了床板上, 無奈只能爬到屋頂上去等救援;有人那年跑去邊陽街去看抗洪;還有剛談戀愛的姑娘跟男朋友撐橡皮艇, 去白沙大道供電局宿舍送麵條給他老娘…

小吃貨的同事當年住在邕江附近, 98年的抗洪就在她家旁邊, 水位再高一點就淹到家裡了, 如果不抗洪, 水街就真的成水街了…

圖片來自網路

那年的邕甯區還是邕寧縣,大家的飯後談資都來自那場洪水。而一轉眼就是20年。當年那些扒著欄杆看洪水的少男少女們,現在也都已經為人父母了吧。

取消福利分房

當我們現在被南寧日益飆升可望不可即的房價折磨,貸款買房的友仔友女們每月還完房貸就跟被抽了一巨管子血一樣,不僅開始懷念起當年那個有單位福利分房的年代。可惜1998年新年剛過,廣西出臺了房改新政策:“住房資金理入工資,單位不再分配住房”,住房福利制度宣告結束。

圖片來自@靖崴攝影工作室

在那之後,住房實物福利分配方式改變為貨幣工資分配方式,單位對符合分房條件的職工採取逐月給予住房補貼,或一次性給予購房補貼,由職工自行選擇經濟適用住房,單位不再分配住房。歷時十餘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從此進入住宅建設市場化和住房消費貨幣化的階段。

圖片來自@圈姐

從那以後,買房成了我們最嘔心瀝血的一筆消費。瞅瞅現在南寧已經破萬的房價,再看看自己空蕩蕩的銀行卡,不禁心生感歎:有生之年,我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嗎?

圖片來自@大大瑤

廣西首例競買銷售商品房

1998年11月8日,廣西首例競買銷售商品房在明秀社區進行,36套不同戶型的商品房在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內,被競買者買空!當時每平方米的競售起步價是800—1030元,成交價在1040—1430元之間…

小吃貨順手查了一下當年明秀社區的房價,也不過1328元㎡起售,榮和新城和金灣花城也不過900多一平。記性好的小粉應該記得小吃貨前兩天寫過的(戳連結

原文中此處為連結,暫不支援採集

差距到底有多大,看了你就知道了…

圖片攝自1998年報紙

廣西第一台品牌電腦試產成功

或許你不知道,我們廣西也擁有專屬自己的品牌電腦。1998年3月9日,落戶在南寧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南寧勝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試產電腦成功,徵集裝配出廣西第一台品牌電腦:勝利電腦。

圖片來自《南寧年鑒1999》

正式啟用T1航站樓

現在很多南寧人都把吳圩機場T1航站樓叫做“老航站樓”,因為自T2航站樓啟用後,T1航站樓就停止使用了。但其實它也是個90後,而且設計很有前瞻性。1998年4月28日,T1航站樓正式啟用,建築面積25885㎡。

圖片來自《南寧年鑒1999》

當年T1航站樓裡配備了自動廣播、航班資訊系統、南寧國際機場醫療急救中心等設施,這標誌著南寧民航事業告別了昔日落後陳舊的面貌,跨入了現代先進機場。5個月後,南寧機場高速公路建設工程開工。

除了T1航站樓的啟用,1998年,機場還新開闢和恢復了6條航線:深圳—南寧—北京 、南寧—深圳—廈門 、昆明—南寧—汕頭 、南寧—南京 —瀋陽 、南寧—汕頭—福州 、南寧—珠海。

附上一張當年的航班時刻表

圖片攝自1998年報紙

邕江河堤壁畫製作完成

1998年6月份,邕江河堤壁畫製作完成。壁畫位於邕江大橋北端從橋口至桃源路口一段的河堤,全長約550米,高6米。畫廊分為壁畫6個部分、浮雕5個部分。壁畫還是由小瓷磚拼接而成的,不但色澤鮮豔,圖案也都是廣西民族風情的景物:有桂林山水、鐘鼓樓、亞熱帶植物、少數民族民居等。

市區首批IC卡公用電話亭開通使用

現在我們走在街上,已經看不到公用電話亭的身影,人手一台或幾台手機,方便又好看。但在幾十年前,公用電話亭也是一種時髦,並非人人都能擁有手機的年代,公用電話亭承載著一批又一批人的生活百態。

圖片來自網路

1998年5月17日,首批500多個IC卡公用電話亭在南寧市區主要街道開通使用。雖然外形不好看,但當時走在街上的人們,只要手裡有一張IC卡,撥通號碼,就能聯絡到自己想聯絡的人。

現在我們還是能看到公用電話亭,但卻變得時髦優雅,等著你去和它合一張照,拿起話筒卻永遠無法撥出一串號碼。

新增兩座不銹鋼城雕:《騰》《越》

1998年10月12日,南寧市新增了兩座大型不銹鋼城雕《騰》《越》。《騰》建在南寧機場廣場,高18米,看起來就像是銀鷹展翅般翱翔。《越》矗立在邕梧路口五村嶺轉盤中心,高38米,兩根拔地而起的造型立柱直刺藍天,聽說表現的是民族團結,共同創造未來。

2.35萬人舉行慶祝四十周年大會

1998年是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12月11日,南寧2.53萬人在廣西人民會堂前的民族廣場舉行了盛大的群眾遊行活動,20個方塊隊和車輛彩車組成的遊行隊伍,從民族大道由東往西,經朝陽路直至火車站!沿途數萬市民群眾被氣氛感染,擁上接頭觀看遊行隊伍。

圖片來自《南寧年鑒1999》 攝影丨周家志

當天晚上,在南湖公園舉行了大型焰火晚會,中央藝術團在廣西人民會堂演出文藝節目《情系八桂》。

民族廣場建設竣工

老南寧都知道,民族廣場之前不叫做民族廣場,叫七一廣場。98年為了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7月份開始整體擴建,11月完工並更名,並作為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大慶活動的主會場。

民族廣場鳥瞰圖,圖片來自《南寧年鑒1999》

那一年,人民大會堂身後還沒有那麼多高樓,南寧也還沒有禁摩,人民大會堂前全是氣球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民族大道的電信大樓剛竣工的時候是當時全南寧最高的建築物。

攝影丨李祖榮

也是在這個月,南寧市朝陽花園改建工程完成,當時是市中心的公共休閒活動廣場。

景區建設

1998年之前,南寧市動物園還沒有現在這麼多館,也沒那麼熱鬧;青秀山景區也沒那麼大面積的綠蔭。到了98年,南寧市動物園新建了4個動物展館,:長臂猿、黑葉猴、孔雀、犀鳥館;青秀山風景區續集擴大了面積,種植了多品種的植物,同時也把環山道路進行了綠化彩化,形成了一條綠色通道。

▲當時在修建的青秀山景區大門,圖片來自《南寧年鑒1999》

反正小吃貨現在每次開車在那條路上,總會陶醉在風吹過樹葉時發出的沙沙聲~

南寧の精神文明與藝術薰陶

'98

“三個一”創建文明城市經驗

現在的南寧被我們稱作“綠城”,更是很多外地人眼裡的“文明之城”。而在1998年,南寧就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眼中的文明城市。

1998年2月20日,由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11家中央新聞單位組成的中央新聞採訪團,在南寧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採訪活動。此次採訪,重點是採訪南寧市開展全民性精神文明建設情況,總結宣傳和推廣南寧市抓好“三個一”(攤前一個垃圾桶、街頭一個文明崗、路上一輛優質服務計程車)的創建文明城市經驗。

要知道,這麼多家新聞單位如此大規模集中報導南寧,還是第一次。

在小吃貨看來,一座城市的文明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努力。在同年的12月26日,南寧市民群眾為自治區的建設發展寫下了自己的建議。

國際民歌節

廣西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唱民歌也是習俗。3月26日,1998廣西青年歌手大賽在南寧劇場舉行,這一比賽唱響了'98廣西國際民歌節的序曲。

3月28日,'98廣西國際民歌節在南寧拉開了帷幕,開台歌儀式在南寧人民公園舉行。

值得一說的是,這也是廣西最後一屆“廣西國際民歌節”,因為這一屆民歌節結束後,“廣西國際民歌節”正式更名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

奪得各種獎項

11月23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雙擁模範城(縣、區)命名電視大會上,南寧獲得了“雙擁模範城”稱號;

12月29日,南寧在全區第二屆城市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南珠杯”競賽活動中,蟬聯總分第一名,再次奪得了南珠杯;

在1997—1999年度自治區文明城市(縣城)達標競賽活動考評中,連續兩年奪得總分第一名;

1998年12月25日,南寧被國家旅遊局評選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12月,南寧市首屆“五象工程獎”(市委、市政府設立的南寧市文藝、新聞、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市級獎項)、文藝界中青年“德藝雙馨二十佳”頒獎儀式在南寧劇場舉行。

鼓掌撒花~~~

據統計,1998年末,南寧市人口為284.63萬人,98年全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570元,對比當時的物價水準,感覺老百姓們過得真幸福…

圖片攝自1998年報紙

那麼,那時候的南寧人都是怎麼過日子的呢?

當時的南寧人在做什麼?

'98

那時候家裡沒有冰箱,夏天想吃冰西瓜的時候,奶奶就會給桶裡接上一桶涼水,把買來的西瓜放進去泡一會兒,如果能接到水井、小溪裡的水就更棒了,冰涼徹骨的觸感,香甜可口的西瓜,沒有再比這個更適合夏天的了。


圖片來自網路

對於大人們來說,夏天少不了啤酒,南寧人那時候劈酒一定要劈萬力啤酒。小時候放學回家,被大人叫拿個水壺去打冰鎮散裝的萬力啤酒,然後趁機讓老豆獎勵個幾毛錢買零食想必也是很多老南寧的記憶吧?

圖片來自網路

對老南寧來說,沒有空調的夏天裡,多麗風扇永遠不會缺席。當時的多麗也算是一種“奢侈品”,好一點的一台七八十塊,能去掉一個人大半月的工資呢。

小孩子們總喜歡相約去邕江游泳,水塘摸魚,或者去新華書店找本書呆一個下午,為啥?因為那裡有涼爽的空調啊~

圖片來自@小米

那一年還珠格格第一部火遍了大江南北,最高點突破65%,開創了中國電視劇至今無人超越的收視紀錄。每天放學後,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定在電視機前面,巴巴地等著熟悉的“當”出現。甚至在那之後的20年,每年暑假打開電視,還是會聽到那首熟悉的“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圖片來自網路

那時爾康還不是表情包,我們還都很嚮往“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的山盟海誓。

那一年令所有影迷高潮的莫過於《泰坦尼克號》在中國上映,中國區的票房達到了3.7億人民幣。當時的實驗電影院裡彌漫著少男少女們對這段旖旎愛情的悲戚,看完電影之後,小李子成了各個階段女性的夢中情人,Jack和Rose在船頭迎風相擁成了影史經典的一幕。甚至在1999年央視春晚上,趙麗蓉老師還在小品《老將出馬》中演唱了英文版《我心永恆》的高潮部分。

圖片來自網路

那會我們模仿著“You jump I jump”,沒料到當年面若桃花的小李子也成了一位玩兒水槍的中年油膩大叔,但第一次在影院看到他時的心動還宛若昨日。

98年的花鳥市場還沒有拆,人民公園也還很熱鬧,解放路還是男男女女的約會聖地,大家出行基本上是摩托車和自行車。小孩子還喜歡學著動畫片裡的魔卡小櫻甩棍子,被獅子辛巴的勇敢和驕傲折服。雖然我們沒有手機平板Switch,但每個人都活得像傻子一樣開心。

1998年的春晚,一家人還圍著彩色電視機和不大的飯桌,邊聽那英和第一次登上春晚的王菲合唱《相約98》,邊聊過去一年的事情,暢想著明天的模樣。相約98,那首歌不只屬於那一年。

圖片來自網路

20年過去了,當時聽這首歌的人有些已經不在,我們也已長大。關於那一年的南寧,記憶仍在不斷拉扯,一切會變得更好嗎?也許會的。

20年前,馮導在《甲方乙方》中說道: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時至今日,當我戰戰兢兢望著未知的2018,回首20年前的那段歲月,歷數屬於那個年代的輝煌與笑臉,終於也可以說一句:南寧的1998,我很懷念你。

圖via李廷展

- 今日話題 -

1998年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內容來源 ▏南寧圈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圖片來自網路

那年的邕甯區還是邕寧縣,大家的飯後談資都來自那場洪水。而一轉眼就是20年。當年那些扒著欄杆看洪水的少男少女們,現在也都已經為人父母了吧。

取消福利分房

當我們現在被南寧日益飆升可望不可即的房價折磨,貸款買房的友仔友女們每月還完房貸就跟被抽了一巨管子血一樣,不僅開始懷念起當年那個有單位福利分房的年代。可惜1998年新年剛過,廣西出臺了房改新政策:“住房資金理入工資,單位不再分配住房”,住房福利制度宣告結束。

圖片來自@靖崴攝影工作室

在那之後,住房實物福利分配方式改變為貨幣工資分配方式,單位對符合分房條件的職工採取逐月給予住房補貼,或一次性給予購房補貼,由職工自行選擇經濟適用住房,單位不再分配住房。歷時十餘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從此進入住宅建設市場化和住房消費貨幣化的階段。

圖片來自@圈姐

從那以後,買房成了我們最嘔心瀝血的一筆消費。瞅瞅現在南寧已經破萬的房價,再看看自己空蕩蕩的銀行卡,不禁心生感歎:有生之年,我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嗎?

圖片來自@大大瑤

廣西首例競買銷售商品房

1998年11月8日,廣西首例競買銷售商品房在明秀社區進行,36套不同戶型的商品房在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內,被競買者買空!當時每平方米的競售起步價是800—1030元,成交價在1040—1430元之間…

小吃貨順手查了一下當年明秀社區的房價,也不過1328元㎡起售,榮和新城和金灣花城也不過900多一平。記性好的小粉應該記得小吃貨前兩天寫過的(戳連結

原文中此處為連結,暫不支援採集

差距到底有多大,看了你就知道了…

圖片攝自1998年報紙

廣西第一台品牌電腦試產成功

或許你不知道,我們廣西也擁有專屬自己的品牌電腦。1998年3月9日,落戶在南寧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南寧勝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試產電腦成功,徵集裝配出廣西第一台品牌電腦:勝利電腦。

圖片來自《南寧年鑒1999》

正式啟用T1航站樓

現在很多南寧人都把吳圩機場T1航站樓叫做“老航站樓”,因為自T2航站樓啟用後,T1航站樓就停止使用了。但其實它也是個90後,而且設計很有前瞻性。1998年4月28日,T1航站樓正式啟用,建築面積25885㎡。

圖片來自《南寧年鑒1999》

當年T1航站樓裡配備了自動廣播、航班資訊系統、南寧國際機場醫療急救中心等設施,這標誌著南寧民航事業告別了昔日落後陳舊的面貌,跨入了現代先進機場。5個月後,南寧機場高速公路建設工程開工。

除了T1航站樓的啟用,1998年,機場還新開闢和恢復了6條航線:深圳—南寧—北京 、南寧—深圳—廈門 、昆明—南寧—汕頭 、南寧—南京 —瀋陽 、南寧—汕頭—福州 、南寧—珠海。

附上一張當年的航班時刻表

圖片攝自1998年報紙

邕江河堤壁畫製作完成

1998年6月份,邕江河堤壁畫製作完成。壁畫位於邕江大橋北端從橋口至桃源路口一段的河堤,全長約550米,高6米。畫廊分為壁畫6個部分、浮雕5個部分。壁畫還是由小瓷磚拼接而成的,不但色澤鮮豔,圖案也都是廣西民族風情的景物:有桂林山水、鐘鼓樓、亞熱帶植物、少數民族民居等。

市區首批IC卡公用電話亭開通使用

現在我們走在街上,已經看不到公用電話亭的身影,人手一台或幾台手機,方便又好看。但在幾十年前,公用電話亭也是一種時髦,並非人人都能擁有手機的年代,公用電話亭承載著一批又一批人的生活百態。

圖片來自網路

1998年5月17日,首批500多個IC卡公用電話亭在南寧市區主要街道開通使用。雖然外形不好看,但當時走在街上的人們,只要手裡有一張IC卡,撥通號碼,就能聯絡到自己想聯絡的人。

現在我們還是能看到公用電話亭,但卻變得時髦優雅,等著你去和它合一張照,拿起話筒卻永遠無法撥出一串號碼。

新增兩座不銹鋼城雕:《騰》《越》

1998年10月12日,南寧市新增了兩座大型不銹鋼城雕《騰》《越》。《騰》建在南寧機場廣場,高18米,看起來就像是銀鷹展翅般翱翔。《越》矗立在邕梧路口五村嶺轉盤中心,高38米,兩根拔地而起的造型立柱直刺藍天,聽說表現的是民族團結,共同創造未來。

2.35萬人舉行慶祝四十周年大會

1998年是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12月11日,南寧2.53萬人在廣西人民會堂前的民族廣場舉行了盛大的群眾遊行活動,20個方塊隊和車輛彩車組成的遊行隊伍,從民族大道由東往西,經朝陽路直至火車站!沿途數萬市民群眾被氣氛感染,擁上接頭觀看遊行隊伍。

圖片來自《南寧年鑒1999》 攝影丨周家志

當天晚上,在南湖公園舉行了大型焰火晚會,中央藝術團在廣西人民會堂演出文藝節目《情系八桂》。

民族廣場建設竣工

老南寧都知道,民族廣場之前不叫做民族廣場,叫七一廣場。98年為了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7月份開始整體擴建,11月完工並更名,並作為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大慶活動的主會場。

民族廣場鳥瞰圖,圖片來自《南寧年鑒1999》

那一年,人民大會堂身後還沒有那麼多高樓,南寧也還沒有禁摩,人民大會堂前全是氣球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民族大道的電信大樓剛竣工的時候是當時全南寧最高的建築物。

攝影丨李祖榮

也是在這個月,南寧市朝陽花園改建工程完成,當時是市中心的公共休閒活動廣場。

景區建設

1998年之前,南寧市動物園還沒有現在這麼多館,也沒那麼熱鬧;青秀山景區也沒那麼大面積的綠蔭。到了98年,南寧市動物園新建了4個動物展館,:長臂猿、黑葉猴、孔雀、犀鳥館;青秀山風景區續集擴大了面積,種植了多品種的植物,同時也把環山道路進行了綠化彩化,形成了一條綠色通道。

▲當時在修建的青秀山景區大門,圖片來自《南寧年鑒1999》

反正小吃貨現在每次開車在那條路上,總會陶醉在風吹過樹葉時發出的沙沙聲~

南寧の精神文明與藝術薰陶

'98

“三個一”創建文明城市經驗

現在的南寧被我們稱作“綠城”,更是很多外地人眼裡的“文明之城”。而在1998年,南寧就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眼中的文明城市。

1998年2月20日,由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11家中央新聞單位組成的中央新聞採訪團,在南寧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採訪活動。此次採訪,重點是採訪南寧市開展全民性精神文明建設情況,總結宣傳和推廣南寧市抓好“三個一”(攤前一個垃圾桶、街頭一個文明崗、路上一輛優質服務計程車)的創建文明城市經驗。

要知道,這麼多家新聞單位如此大規模集中報導南寧,還是第一次。

在小吃貨看來,一座城市的文明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努力。在同年的12月26日,南寧市民群眾為自治區的建設發展寫下了自己的建議。

國際民歌節

廣西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唱民歌也是習俗。3月26日,1998廣西青年歌手大賽在南寧劇場舉行,這一比賽唱響了'98廣西國際民歌節的序曲。

3月28日,'98廣西國際民歌節在南寧拉開了帷幕,開台歌儀式在南寧人民公園舉行。

值得一說的是,這也是廣西最後一屆“廣西國際民歌節”,因為這一屆民歌節結束後,“廣西國際民歌節”正式更名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

奪得各種獎項

11月23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雙擁模範城(縣、區)命名電視大會上,南寧獲得了“雙擁模範城”稱號;

12月29日,南寧在全區第二屆城市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南珠杯”競賽活動中,蟬聯總分第一名,再次奪得了南珠杯;

在1997—1999年度自治區文明城市(縣城)達標競賽活動考評中,連續兩年奪得總分第一名;

1998年12月25日,南寧被國家旅遊局評選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12月,南寧市首屆“五象工程獎”(市委、市政府設立的南寧市文藝、新聞、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市級獎項)、文藝界中青年“德藝雙馨二十佳”頒獎儀式在南寧劇場舉行。

鼓掌撒花~~~

據統計,1998年末,南寧市人口為284.63萬人,98年全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570元,對比當時的物價水準,感覺老百姓們過得真幸福…

圖片攝自1998年報紙

那麼,那時候的南寧人都是怎麼過日子的呢?

當時的南寧人在做什麼?

'98

那時候家裡沒有冰箱,夏天想吃冰西瓜的時候,奶奶就會給桶裡接上一桶涼水,把買來的西瓜放進去泡一會兒,如果能接到水井、小溪裡的水就更棒了,冰涼徹骨的觸感,香甜可口的西瓜,沒有再比這個更適合夏天的了。


圖片來自網路

對於大人們來說,夏天少不了啤酒,南寧人那時候劈酒一定要劈萬力啤酒。小時候放學回家,被大人叫拿個水壺去打冰鎮散裝的萬力啤酒,然後趁機讓老豆獎勵個幾毛錢買零食想必也是很多老南寧的記憶吧?

圖片來自網路

對老南寧來說,沒有空調的夏天裡,多麗風扇永遠不會缺席。當時的多麗也算是一種“奢侈品”,好一點的一台七八十塊,能去掉一個人大半月的工資呢。

小孩子們總喜歡相約去邕江游泳,水塘摸魚,或者去新華書店找本書呆一個下午,為啥?因為那裡有涼爽的空調啊~

圖片來自@小米

那一年還珠格格第一部火遍了大江南北,最高點突破65%,開創了中國電視劇至今無人超越的收視紀錄。每天放學後,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定在電視機前面,巴巴地等著熟悉的“當”出現。甚至在那之後的20年,每年暑假打開電視,還是會聽到那首熟悉的“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圖片來自網路

那時爾康還不是表情包,我們還都很嚮往“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的山盟海誓。

那一年令所有影迷高潮的莫過於《泰坦尼克號》在中國上映,中國區的票房達到了3.7億人民幣。當時的實驗電影院裡彌漫著少男少女們對這段旖旎愛情的悲戚,看完電影之後,小李子成了各個階段女性的夢中情人,Jack和Rose在船頭迎風相擁成了影史經典的一幕。甚至在1999年央視春晚上,趙麗蓉老師還在小品《老將出馬》中演唱了英文版《我心永恆》的高潮部分。

圖片來自網路

那會我們模仿著“You jump I jump”,沒料到當年面若桃花的小李子也成了一位玩兒水槍的中年油膩大叔,但第一次在影院看到他時的心動還宛若昨日。

98年的花鳥市場還沒有拆,人民公園也還很熱鬧,解放路還是男男女女的約會聖地,大家出行基本上是摩托車和自行車。小孩子還喜歡學著動畫片裡的魔卡小櫻甩棍子,被獅子辛巴的勇敢和驕傲折服。雖然我們沒有手機平板Switch,但每個人都活得像傻子一樣開心。

1998年的春晚,一家人還圍著彩色電視機和不大的飯桌,邊聽那英和第一次登上春晚的王菲合唱《相約98》,邊聊過去一年的事情,暢想著明天的模樣。相約98,那首歌不只屬於那一年。

圖片來自網路

20年過去了,當時聽這首歌的人有些已經不在,我們也已長大。關於那一年的南寧,記憶仍在不斷拉扯,一切會變得更好嗎?也許會的。

20年前,馮導在《甲方乙方》中說道: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時至今日,當我戰戰兢兢望著未知的2018,回首20年前的那段歲月,歷數屬於那個年代的輝煌與笑臉,終於也可以說一句:南寧的1998,我很懷念你。

圖via李廷展

- 今日話題 -

1998年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內容來源 ▏南寧圈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