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規」食鹽價格到底由誰來定?為你詳解新修訂的《食鹽專營辦法》

2017年12月26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佈了修訂後的《食鹽專營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日前, 國務院法制辦、工業和資訊化部負責人表示, 此次修改《辦法》對食鹽專營制度作了許多改革和完善。 其中就包括改革食鹽定價機制。

根據方案改革食鹽政府定價機制的要求, 刪去國家規定食鹽價格的規定, 明確食鹽價格由經營者自主確定;增加規定縣級以上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加強食鹽零售價格市場日常監測, 當食鹽價格顯著上漲或有可能顯著上漲時, 依法採取價格干預或者其他應急措施。

取消產銷隔離和區域限制

據介紹,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 此次修改《辦法》重點對食鹽定點生產制度和食鹽批發環節的專營制度作了完善, 同時, 取消了一些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制度,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堅持和完善食鹽定點生產、定點批發制度。

按照方案關於堅持食鹽專營制度、不再核准新增食鹽定點生產、定點批發企業的規定, 明確省級鹽業主管部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的要求, 審批確定食鹽定點生產、定點批發企業。

二是取消食鹽產、運、銷等環節的計畫管理。 刪去了原辦法關於食鹽生產、批發、分配調撥、運輸等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 以及核發食鹽准運證的規定。

三是取消食鹽產銷隔離、區域限制制度。 根據方案關於食鹽流通的規定,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申請經營食鹽批發業務, 省級鹽業主管部門應當頒發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銷售食鹽,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阻止或者限制。

改革儲備制度不怕“搶鹽”

因為前幾年發生過的“搶鹽”風波。 《辦法》對確保食鹽供應安全也作了相應規定。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 我國食鹽生產能力遠大於消費量, 供應較為充足。 雖然一些特殊情況下出現過幾次搶鹽事件, 但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 經各部門密切配合, 很快得到平息。 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很重視食鹽供應安全問題。

《辦法》主要從兩方面作了規定:

一是改革食鹽儲備制度。 根據《方案》建立食鹽儲備體系的要求, 規定省級鹽業主管部門建立健全食鹽儲備制度, 承擔政府儲備責任;食鹽定點生產、定點批發企業承擔企業食鹽儲備責任。

二是保障食鹽供應。 根據方案要求, 增加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採取必要措施,

保障邊遠地區和民族地區的食鹽供應。 同時, 規定鹽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食鹽供應應急預案, 在發生突發事件時, 協調、保障食鹽供應。

嚴防工業鹽流入食鹽市場

上述負責人強調, 確保食鹽品質安全是完善食鹽專營制度的應有之義, 為此, 《辦法》對食鹽品質安全管控措施作了以下幾方面規定。

一是完善食鹽監管體制。 根據方案關於保持現有專業化食鹽監管體制不變, 探索推進食鹽安全監管體制改革, 創造條件將食鹽品質安全管理與監督職能移交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或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的要求, 維持了鹽業主管部門負責食鹽專營工作的職責, 並增加規定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負責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的職責。

同時, 明確了鹽業主管部門可以依法採取的監督檢查措施, 增加了部門之間行政執法協作配合和加強資訊共用的規定。

二是增加食鹽企業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信用管理, 建立健全信用資訊記錄和公示制度的規定。 明確禁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鹽, 並完善了禁止作為食鹽銷售的產品類別。

三是嚴防工業用鹽等非食用鹽流入食鹽市場。 根據方案要求, 對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定點批發企業和非食用鹽生產企業規定了產購銷記錄制度;規定食鹽零售單位應當從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購進食鹽;規定食鹽應當按照規定在外包裝上作出標識, 非食用鹽的包裝、標識應當明顯區別於食鹽。

四是進一步完善法律責任,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對危害食鹽品質安全和群眾身體健康的違法行為,提高了罰款額度,規定違法經營企業退出機制和行業禁入等措施。同時,在法律責任上做好與食品安全法以及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法律的銜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696號

現公佈修訂後的《食鹽專營辦法》,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總理 李克強

2017年12月26日

食鹽專營辦法

(1996年5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97號發佈 根據2013年12月7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2017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96號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食鹽的管理,保障食鹽科學加碘工作的有效實施,確保食鹽品質安全和供應安全,保護公民的身體健康,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食鹽專營管理。

本辦法所稱食鹽,是指直接食用和製作食品所用的鹽。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食鹽生產、銷售和儲備活動。

第四條 國務院鹽業主管部門主管全國鹽業工作,負責管理全國食鹽專營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鹽業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的食鹽專營工作。

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國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

第五條 鹽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工業用鹽等非食用鹽的管理,防止非食用鹽流入食鹽市場。

第六條 國務院鹽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食鹽生產、批發企業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信用資訊記錄、公示制度,提高食鹽行業信用水準。

第七條 依法成立的鹽業行業組織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章程,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守法、誠信經營,引導企業公平競爭。

第二章 食鹽生產

第八條 國家實行食鹽定點生產制度。非食鹽定點生產企業不得生產食鹽。

第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的要求審批確定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頒發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證書,及時向社會公佈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名單,並報國務院鹽業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非食用鹽生產企業應當建立生產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食鹽應當按照規定在外包裝上作出標識,非食用鹽的包裝、標識應當明顯區別於食鹽。

第十一條 禁止利用井礦鹽鹵水熬制食鹽。

第三章 食鹽銷售

第十二條 國家實行食鹽定點批發制度。非食鹽定點批發企業不得經營食鹽批發業務。

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的要求審批確定食鹽定點批發企業,頒發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及時向社會公佈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名單,並報國務院鹽業主管部門備案。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申請經營食鹽批發業務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應當確定其為食鹽定點批發企業並頒發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

第十四條 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應當從食鹽定點生產企業或者其他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購進食鹽,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銷售。

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銷售食鹽,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阻止或者限制。

第十五條 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應當建立採購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第十六條 食鹽零售單位應當從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購進食鹽。

第十七條 食鹽價格由經營者自主確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食鹽零售價格的市場日常監測。當食鹽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時,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採取價格干預或者其他應急措施。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必要措施,保障邊遠地區和民族地區的食鹽供應。

第十九條 禁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鹽。

禁止將下列產品作為食鹽銷售:

(一)液體鹽(含天然鹵水);

(二)工業用鹽和其他非食用鹽;

(三)利用鹽土、硝土或者工業廢渣、廢液製作的鹽;

(四)利用井礦鹽鹵水熬制的鹽;

(五)外包裝上無標識或者標識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鹽。

第四章 食鹽的儲備和應急管理

第二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食鹽供需情況,建立健全食鹽儲備制度,承擔政府食鹽儲備責任。

第二十一條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應當按照食鹽儲備制度要求,承擔企業食鹽儲備責任,保持食鹽的合理庫存。

第二十二條 鹽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食鹽供應應急預案,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協調、保障食鹽供應。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三條 鹽業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向有關單位和個人瞭解情況;

(二)查閱或者複製有關合同、票據、帳簿、購銷記錄及其他有關資料;

(三)查封、扣押與涉嫌鹽業違法行為有關的食鹽及原材料,以及用於違法生產或者銷售食鹽的工具、設備;

(四)查封涉嫌違法生產或者銷售食鹽的場所。

採取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措施,應當向鹽業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書面報告,並經批准。

鹽業主管部門調查涉嫌鹽業違法行為,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 鹽業主管部門、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各司其職,加強協作,相互配合,通過政務資訊系統等實現資訊共用,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協作配合制度。

鹽業主管部門、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依法不屬於本部門處理許可權的涉嫌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有權處理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並及時回饋處理結果。

第二十五條 鹽業主管部門、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向社會公佈本部門的聯繫方式,方便公眾舉報違法行為。

鹽業主管部門、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接到舉報,應當及時依法調查處理。對實名舉報,鹽業主管部門、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並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人。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生產經營的食鹽和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鹽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

(一)非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生產食鹽;

(二)非食鹽定點批發企業經營食鹽批發業務。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吊銷食鹽定點生產、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

(一)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非食用鹽生產企業未按照本辦法規定保存生產銷售記錄;

(二)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未按照本辦法規定保存採購銷售記錄;

(三)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超出國家規定的範圍銷售食鹽;

(四)將非食用鹽產品作為食鹽銷售。

第二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購進的食鹽,可以處違法購進的食鹽貨值金額3倍以下的罰款:

(一)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從除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其他食鹽定點批發企業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購進食鹽;

(二)食鹽零售單位從食鹽定點批發企業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購進食鹽。

第二十九條 未按照本辦法第十條的規定作出標識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責令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條 經營者的行為違反本辦法的規定同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進行處罰。

第三十一條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食鹽定點批發企業違反本辦法的規定,被處以吊銷食鹽定點生產、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行政處罰的,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得從事食鹽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不得擔任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食鹽定點批發企業的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食鹽定點批發企業違反前款規定聘用人員的,由鹽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銷其食鹽定點生產、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鹽業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怠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除本辦法的規定外,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食鹽加碘工作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五條 漁業、畜牧用鹽管理辦法,由國務院鹽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公佈之日起施行。1990年3月2日國務院發佈的《鹽業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非食用鹽的包裝、標識應當明顯區別於食鹽。

四是進一步完善法律責任,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對危害食鹽品質安全和群眾身體健康的違法行為,提高了罰款額度,規定違法經營企業退出機制和行業禁入等措施。同時,在法律責任上做好與食品安全法以及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法律的銜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696號

現公佈修訂後的《食鹽專營辦法》,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總理 李克強

2017年12月26日

食鹽專營辦法

(1996年5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97號發佈 根據2013年12月7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2017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96號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食鹽的管理,保障食鹽科學加碘工作的有效實施,確保食鹽品質安全和供應安全,保護公民的身體健康,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食鹽專營管理。

本辦法所稱食鹽,是指直接食用和製作食品所用的鹽。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食鹽生產、銷售和儲備活動。

第四條 國務院鹽業主管部門主管全國鹽業工作,負責管理全國食鹽專營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鹽業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的食鹽專營工作。

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國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

第五條 鹽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工業用鹽等非食用鹽的管理,防止非食用鹽流入食鹽市場。

第六條 國務院鹽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食鹽生產、批發企業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信用資訊記錄、公示制度,提高食鹽行業信用水準。

第七條 依法成立的鹽業行業組織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章程,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守法、誠信經營,引導企業公平競爭。

第二章 食鹽生產

第八條 國家實行食鹽定點生產制度。非食鹽定點生產企業不得生產食鹽。

第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的要求審批確定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頒發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證書,及時向社會公佈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名單,並報國務院鹽業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非食用鹽生產企業應當建立生產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食鹽應當按照規定在外包裝上作出標識,非食用鹽的包裝、標識應當明顯區別於食鹽。

第十一條 禁止利用井礦鹽鹵水熬制食鹽。

第三章 食鹽銷售

第十二條 國家實行食鹽定點批發制度。非食鹽定點批發企業不得經營食鹽批發業務。

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的要求審批確定食鹽定點批發企業,頒發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及時向社會公佈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名單,並報國務院鹽業主管部門備案。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申請經營食鹽批發業務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應當確定其為食鹽定點批發企業並頒發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

第十四條 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應當從食鹽定點生產企業或者其他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購進食鹽,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銷售。

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銷售食鹽,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阻止或者限制。

第十五條 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應當建立採購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第十六條 食鹽零售單位應當從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購進食鹽。

第十七條 食鹽價格由經營者自主確定。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食鹽零售價格的市場日常監測。當食鹽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時,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採取價格干預或者其他應急措施。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必要措施,保障邊遠地區和民族地區的食鹽供應。

第十九條 禁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鹽。

禁止將下列產品作為食鹽銷售:

(一)液體鹽(含天然鹵水);

(二)工業用鹽和其他非食用鹽;

(三)利用鹽土、硝土或者工業廢渣、廢液製作的鹽;

(四)利用井礦鹽鹵水熬制的鹽;

(五)外包裝上無標識或者標識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鹽。

第四章 食鹽的儲備和應急管理

第二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食鹽供需情況,建立健全食鹽儲備制度,承擔政府食鹽儲備責任。

第二十一條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應當按照食鹽儲備制度要求,承擔企業食鹽儲備責任,保持食鹽的合理庫存。

第二十二條 鹽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食鹽供應應急預案,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協調、保障食鹽供應。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三條 鹽業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向有關單位和個人瞭解情況;

(二)查閱或者複製有關合同、票據、帳簿、購銷記錄及其他有關資料;

(三)查封、扣押與涉嫌鹽業違法行為有關的食鹽及原材料,以及用於違法生產或者銷售食鹽的工具、設備;

(四)查封涉嫌違法生產或者銷售食鹽的場所。

採取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措施,應當向鹽業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書面報告,並經批准。

鹽業主管部門調查涉嫌鹽業違法行為,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 鹽業主管部門、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各司其職,加強協作,相互配合,通過政務資訊系統等實現資訊共用,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協作配合制度。

鹽業主管部門、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依法不屬於本部門處理許可權的涉嫌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有權處理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並及時回饋處理結果。

第二十五條 鹽業主管部門、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向社會公佈本部門的聯繫方式,方便公眾舉報違法行為。

鹽業主管部門、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接到舉報,應當及時依法調查處理。對實名舉報,鹽業主管部門、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並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人。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生產經營的食鹽和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鹽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

(一)非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生產食鹽;

(二)非食鹽定點批發企業經營食鹽批發業務。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吊銷食鹽定點生產、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

(一)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非食用鹽生產企業未按照本辦法規定保存生產銷售記錄;

(二)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未按照本辦法規定保存採購銷售記錄;

(三)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超出國家規定的範圍銷售食鹽;

(四)將非食用鹽產品作為食鹽銷售。

第二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鹽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購進的食鹽,可以處違法購進的食鹽貨值金額3倍以下的罰款:

(一)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從除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其他食鹽定點批發企業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購進食鹽;

(二)食鹽零售單位從食鹽定點批發企業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購進食鹽。

第二十九條 未按照本辦法第十條的規定作出標識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責令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條 經營者的行為違反本辦法的規定同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進行處罰。

第三十一條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食鹽定點批發企業違反本辦法的規定,被處以吊銷食鹽定點生產、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行政處罰的,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得從事食鹽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不得擔任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食鹽定點批發企業的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食鹽定點批發企業違反前款規定聘用人員的,由鹽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銷其食鹽定點生產、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證書。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鹽業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怠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除本辦法的規定外,食鹽品質安全監督管理、食鹽加碘工作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五條 漁業、畜牧用鹽管理辦法,由國務院鹽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公佈之日起施行。1990年3月2日國務院發佈的《鹽業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