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英語四級444分,教材都看不懂,怎麼考USCPA?

因何備考USCPA

身邊有朋友考了ACCA, 而她也建議K備考USCPA, 只不過當時並沒有在意。

2016年4月, K參加了日本畢馬威專場說明會, 注意到有歡迎USCPA這樣的應聘要求,

才開始深入瞭解。

K是國內某財經大學的專升本生, 專科和本科通過了初級會計師及中國CPA的稅法及經濟法, 之後到日本讀經濟學專業碩士課程, 在日本自學通過日本的簿記一級(難度接近中級會計師)。 當時有猶豫是繼續考日本稅務師還是USCPA, 考慮到拿異國稅務師發展有限, 最終選擇USCPA證書。

自身備考條件

會計基礎, 英語薄弱。 K到日本後就沒有繼續學習英語, 因為自身學歷的緣故, 一直很自卑, 加上語言障礙, 通常要看好幾遍原題才能找到對應知識點, 一年備考下來, 各方面能力等到提升, 在努力面前, 人人平等。

考試排程

考慮到難度係數和18個月的有效期, K選擇由難到易, 主要還是因為英語的緣故, 沒有自信,

這樣考慮可以避免科目過期。 2016年4月參加完畢馬威宣講後開始著手學歷認證, 真正學習REG是從同年9月開始, 這也是K耗時最長的一科。

當時沒有報班學習, 英文教材完全看不懂, 每天需要花很長時間去穀歌找資料、查字典然後看了很多日語版的美國聯邦稅法教材, 第一次考試74分, 直到下個季度才通過。 從那之後察覺到自己複習效率有待提高的K開始決定報高頓USCPA課程進行系統學習, 2017年第二季度通過FAR與AUD, 最後考的是BEC, 跟著進度效率提高不少。

備考具體安排

REG複習時間:7個月, 每天5小時, 當時還要上課和打工, 所以這種低效、耗時的學習計畫對於基本條件薄弱的考生而言並不推薦。

AUD和FAR複習時間:每天至少7小時。

BEC複習時間:除去IT大部分都學過,

當時已熟練掌握英語, 一月左右備考, 每天8小時。

K因為英語的限制性因素, 每次複習前都會先把書過一遍, 然後找出不熟悉單詞並備好注釋;接著看視頻配合做題;最後回去看書找出不理解的地方。 FAR筆記做的最多, REG書看的最多, AUD視頻看到最多, 總體來說備考期間花了很多時間看書, 因為英語不好, 多次看書看例題每次都會有新的體會。

生活學習工作

K因為脫產考試, 壓力很大, 每次去社區圖書館看書或者咖啡館看書, 這種不斷變換學習環境給自身情緒帶來很好的調節變換效果。

臨考前K都是加速過一遍強化班的視頻, 配合筆記看錯題集, 因為看書容易走神, 所以針對性的讓自己抄書, 強化記憶。

之前沒有通過,

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懷疑自己的努力方向。 在高頓上課這段時間, 漢娜老師、楊老師、JJ老師都是USCPA備考之路上的明燈。 加上高靜老師一直陪伴與傾聽, K在學習中的步伐穩步有律, 壓力大和情緒焦躁的情況下, 高老師都會耐心安慰, 甚至休息日也會回復資訊, 這種極致的服務讓K漸漸愛上學習的魅力。

不再擔心、也不沒有煩躁, 有難題就找老師, 不開心就找人傾訴, 就像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一般, 總會解決, 總會看見陽光。

與同期考友相互分享, 與家人傾訴近期情況, 與老師表達學習走向, 一步步增加信心, 是K通過考試的制勝點。

▎本文作者:Luvia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