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武將文素松,單件藏品拍出兩億

民國時期的藏書家文素松, 具有多重身份和傳奇經歷:他系出名門, 是萍鄉文廷式的侄孫;他以讀書終身職事, 卻同時是一位官拜中將的武官;他一心向佛, 卻以管理槍炮為職業;他精于金石考據, 卻又是一位潛心內丹的武術名家。

文素松 (1888~1940年)

文素松 , 字含和, 號舟虛、寅齋, 室名思簡樓, 萍鄉城區磨盤石人。 著有《金石瑣錄》、《漢熹平周易石經殘碑錄》、《補寰宇訪碑錄校勘記》、《瓦削文字》。

戎馬一生, 也愛收藏

文素松是自然門武術創始人杜心五的早期弟子之一, 主修內丹。 他的師弟就是著名的武術家萬籟聲, 文曾經力薦萬氏為墜機受傷的熊式輝和楊永泰接骨療傷。 杜心五有贈聯多幅, 其中有一幅內容為“始知明月無今古, 獨有浮雲自去來。 ”題款為“舟虛吾徒屬, 丙子杜心五。 ”據說文素松功夫高深, 是杜心五徒弟中傑出者, 民國武術界談到杜心五、自然門、一定會提到文素松。

杜心五(1869一1953)

文素松一生在軍界任職, 早年從江西陸軍測繪學校畢業, 辛亥革命時充江西湖口炮臺副官。 考入南京陸軍入伍生隊, 複入湖北陸軍第二學校, 畢業後充陸軍第八師炮一營軍官追補生, 再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重兵器科畢業,

分發江西陸軍第三混成旅炮兵營見習。 又任滇軍第八混成旅參謀, 贛軍司令部參謀。 黃埔軍校建立後, 任第一期戰術教官, 並率領軍校一期一隊學生擔任孫中山的保衛任務, 獲大總統四等嘉禾勳章。 後參加北伐, 先後出任黃埔軍校管理部上校主任、北伐軍大本營高級參謀、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軍械處少將處長、中央兵工試驗廠廠長、迫擊炮訓練所所長、國民政府訓練總監部參事等武官要職。 抗戰爆發後隨軍到重慶, 任重慶黨政委員會總務組中將組長。 因教武有方, 任大事還能粗中有細, 體察入微, 孫中山曾告知蔣介石, “江西兩人可重用, 一是文素松……”

文素松雖然寄跡行伍, 戎馬倥傯, 但家族的文化基因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

他是萍鄉文廷式的侄孫。 眾所周知, 萍鄉文氏是著名的書香門第, 文廷式的祖父文晟、父親文星瑞既是官員也是大學者, 族中兄弟文廷楷、文廷橈、文景清都是舉人, 各家藏書亦多。 文廷式本人也富於藏書。 據其妻劉品貞後來回憶說, 丈夫在南京任陸軍訓練總監督, 卻兼任中央考古委員會的委員, 喜歡看風水, “不吃煙, 不喝酒, 經常去古董店, 買來古董就用顯微鏡看, 經常看很厚的古書。 ”

文廷式 (1856~1904年)

日積月累, 善本頗多

文素松精於古文典籍與碑記注釋, 他在南京供職多年, 又常往來上海, 遂在漢府街租了一棟三層樓房, 其中第三層放有幾十個梓木箱子的圖書文物。 另外在上海英租界的摩爾明路, 他也買了一棟房子, 除了供母親妹妹居住, 這裡也藏有三、四十箱藏書。 其中思簡樓就是在上海的藏書之所, 文素松往來滬寧之間, 藏書鑒畫, 忙得不亦樂乎。

文素松的藏書樓開始時叫“寅齋”, 後來因為最疼愛的兒子文簡(慶祖)在廣州不幸夭折, 遂取其名字中的“簡”字, 將書齋號改為“思簡樓”, 老年喪子,心中悲涼可知。

思簡樓藏書的來源,多為其轉宦各地,悉心搜訪所得故家舊藏,日積月累,遂成百川匯海之勢。原廣東籍學者、禮部侍郎李文田的泰華樓藏書,文素松就覓得其稿本《四朝書刻紙版考》。還有一部分藏書是來自文氏家藏,文素松雖然沒有從他們那裡繼承什麼秘笈善本,但族中文獻肯定不會輕易錯過。如文廷式在甲午戰後離京南返時,以詩文送行的友朋甚多,桐城澹然就撰書有《文芸閣學士南歸詩帖》,此卷就為文素松悉心收藏。還有一種鈐有“文廷式記”的《式古堂書畫匯考》六十卷,清卞永譽輯,松竹齋抄本二冊,原系何紹基舊藏,後歸文素松,上鈐有“寅齋”、“文素松印”,書首並有文素松題識。

文素松舊藏

文素松知道普通古籍再多,還不如購藏善本,所以傾盡全力,儘量購藏一些故家流出的鈔本和稿本,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這些與文氏所藏金石拓本一起,構成了思簡樓的代表性藏書。其中重要者如後歸藏書家葉景葵(揆初)的幾種稿鈔本,“《全上古三代文》鈔本四冊,見其凡例,與嚴稿不同,上有彭甘亭印,攜歸閱一過,知非嚴輯,不知何人著作,可異也”,極具學術價值。臺北的“中央圖書館”有一部著名的善本古籍、明代金陵王洛川校刊本《新刊大宋宣和遺事》,這部書是現在各種版本《宣和遺事》的祖本,亦系文素松“民國十四年(1925)得於南海故家”,上面還有文氏大段的校記。上海圖書館藏有《春秋朔閏異同》二卷,清抄本,因系趙之謙校跋,所以彌足珍貴,也是文氏舊藏。普通之書散見於今日者,如嘉慶刻本趙紹祖《金石文鈔》十冊;無錫華恒泰稿本《紅豆山莊醫寶》一冊。

《金石文鈔》文素松舊藏

藏品種類多,金石尤精

除了藏書,文素松還熱衷於收藏其他文物,這多少讓人覺得有些“不務正業”,畢竟藏書家主要精力物力都集中在藏書上,才能有所成就。而文素松興趣實在廣泛,歷代文物都是他涉獵的對象,如得自山西某廟的十二幅唐代壁畫;明代仇英《漢宮春曉》十二條屏(今藏湖南省博物館);陝西華陰出土的《濟州刺史長這穆公楊胤墓誌》等。還有一些特色藏品,如他的瓦削片的收藏也是蔚為大觀,他甚至著有《瓦削文字譜》一書行世,在這一方面,可謂走在古文字學的前列。

《瓦削文字譜》 文素松贈文公達

孔夫子舊書網也曾以4100元的高價拍賣過一冊文氏自著《瓦削文字譜》,原因是該書為文素松簽贈其堂叔、文廷式之子文公達,而又被著名藏書家潘景鄭所得,上面有潘氏題跋手跡,所以才有此高價。

文素松在金石學方面頗有建樹,其著述也主要反映在這一方面。民國十五年(1926)年他曾刊行《寰宇訪碑錄校勘記》一卷和《補寰宇訪碑錄校勘記》二卷,此二書系孫星衍(伯淵)所著,文氏根據自己所知所見,對百年前的這位前賢名著一一加以校訂。

文素松最有名的藏品,就是《漢熹平周易石經殘碑》。

《漢熹平周易石經殘碑》局部 文素松舊藏

文素松收藏的《熹平石經》殘石,為上世紀30年代出土于河南洛陽偃師太學遺址,雙面刻字,內容為易經中《文言》、《說卦》、《家人》、《歸妹》等,其面積之大、文字之多,在當時,稱得上是有史以來我國已發現的東漢石經殘石保存最好的一塊,成為他一生最值得驕傲藏品。

《熹平石經》系享有盛譽的金石文物,相傳為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書,熹平四年(175)刻於洛陽太學。書體方整嚴謹,挺拔逋峭,開魏隸之先聲,是著名漢隸之一。原石久佚,傳世所謂舊拓者皆宋、明重刻本。據有關資料記載,石經殘石出土共有兩塊,原石下段歸書法家于右任收藏,上段歸文素松收藏。

這塊珍貴的漢碑與眾多漢瓦均在日寇侵滬時,被文氏埋藏地下,所幸躲過戰火,後歸上海圖書館藏。

交遊甚廣,能武亦能文

文素松並不以武人自居,其交遊主要集中在文人圈中。文氏以碑帖、文物收藏鑒賞名世,與清末民國金石考古學家、書畫篆刻家和社會名流諸等交往,且多有書畫來往。

文氏得《周易》殘石後,曾邀高人刻印,這位高人其實就是白石老人。事實上,齊白石還曾多次作畫贈文氏——1923年,文素松三十五大壽,齊白石特作《紫藤》立軸相贈,同時還書對聯一幅:“群把南山當高夀,君偕仙鶴作同儕”,題款有“癸亥冬十月初七,為舟虛仁弟誕辰,自作詩三首為壽,餘始知吾弟三十五矣,書此壽之。”

齊白石作《紫藤》

1928年,文素松愛子文簡在粵失跡,聞此訊,齊白石再作《阿彌陀佛》立軸贈之,勸慰文氏放寬心態,善人之家,自有佛祖保佑,這在當時無疑給失子而焦慮萬分的文氏莫大的精神安慰。此畫現藏萍鄉市博物館。

齊白石作《阿彌陀佛》文素松舊藏

後來,文素松又登門索要齊白石大作,白石老人在又作《梅花八哥》,並在此畫上提款曰:“舟虛仁兄既有餘畫藤蘿一幅,又有畫佛一尊,再三索畫此幅,餘知其非貪,實所好也。癸亥秋九月時同居京華,齊璜並記。”

齊白石作《梅花八哥》文素松舊藏

1928年時,齊白石由於就任美專講師引起不小的風波,此時文素松力排眾議,大力支持齊白石,鼓勵齊白石堅持自己的風格,並助齊白石(白石詩草)付梓。1931年,當塵埃落定,齊白石在畫壇上核心的地位得到了確立,於是齊白石為報答“前三年之雅意”,特作二十四開《山水冊》(存十二開)相贈,並在其中之一《柳浦秋殅》上題款:“吾畫山水,時流誹之。故餘幾絕筆,今有寅齋弟強余畫此,寅齋曰此冊遠勝死于石濤畫冊堆中一流也,即乞餘記之。白石。”

齊白石作《山水冊》文素松舊藏

齊白石亦在其中之一的《朝陽》上作題款:“寅齋仁弟清屬,辛未秋八月始畫此冊廿又四開,以應前三年之雅意也。友兄齊璜並記。”如下:

齊白石作《山水冊》 局部 文素松舊藏

此冊頁在2016年12月4日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上以1.955億元成交。

齊白石還曾為文素松繪一“風帆齊發圖”墨水匣,題款“舟虛仁弟清正”。

文素松舊藏

除齊白石外,文素松與羅振玉的交往也很親密,從其一封使用“上海朵雲軒制牋”書寫的信箋內容可知,他寫道“安陽之龜甲文字可否請兄代為搜集若干俾便成書,倘有可收之件請即示知。弟收藏之銅器,(尚有未拓之器,因無暇也)曾檢出拓片一份寄奉羅先生矣,亦不知收到否。弟寄旅順扶桑町三番之七八羅叔言先生收。弟深願與兄長處在一處,現未得時機,祗好待諸異日耳。匆匆順頌旅安。弟文素松書七月廿二。來信請寄宜黃廿六路總指揮部,弟日內前往也。又及。”

文素松與徐乃昌的交往,從《徐乃昌日記》“庚午[1930年]元月14日,舟虛贈其《尊人廣記》印本,舟虛自撰,譚延闓書。又贈《瓦削文字譜》,皆舟虛在洛陽金村鎮所得古瓦附釋文,並示我新得洛陽漢殘石石經、大獸牙六枚,湯陰殷虛書契至大者、雷紋者二,拓本皆獸骨。余亦藏有至大之獸骨,兩面均有文字。舟虛雲價值迂千;又示梁西參軍陳荔造象(像),並贈拓本文曰:“‘梁西參軍陳荔作侯景亂,斬賊首,結鞍入台,破賊率家屬。並詔造像十二區。’正面刻人乘馬並台形。”這段關於文素松將著作贈送給徐乃昌,又將自藏收藏的珍貴文物請徐乃昌觀看,即可見兩人關係不一般。

藏品散去,過眼雲煙

由於文素松把大部分錢花在了收藏上,因而家中經濟並不寬裕。1931年,當時任訓練總監部總監的何應欽知道他家經濟拮据,曾有意幫助他。一次,部隊要買一批戰馬,何應欽想派他到“購馬扈組”當組長(在當時這是一個大有油水可撈的肥缺),以便讓他從中撈一筆資金,文素松知道後,斷然說:“我又不是馬夫”,謝絕了何應欽的好意。

文素松又曾將個人所藏,由齊白石篆刻的“文素松印”“思簡樓”兩方印章賣給湖南省博物館。1990年《萍鄉文史資料》第十二輯載《文素松先生生平事略》一文,說文素松在南京、上海的家中有大量的文物、古籍。曾收藏從山西某寺廟買回的十二幅唐代壁畫。“1937年,抗戰爆發,素松先生唯恐文物遺失,便將一部分送給了南京博物館,一部分交給他的一位朋友,藏入地下,至今下落不明。”

清初稿本《天隱和尚語錄》 文素松舊藏

他還捐了一部分古籍給萍鄉大成圖書館(今萍鄉圖書館),其中《天隱和尚語錄》七卷二冊為國家一級孤本書。文素松收藏並賴以寫成《瓦削文字譜》一書的160餘片有文字的漢魏瓦片,據民國著名古籍版本學家潘景鄭(1907——2003)於1955年在《瓦削文字譜》扉頁用毛筆寫的一篇跋即可知曉。他寫道:“文氏思簡樓所藏古瓦削百六十餘片,十年前得諸市,滄桑而後,古歡闌珊,即捐諸合眾圖書館,以蘄永保。傾檢笈得文氏影印之本,棖觸前率餘兩絕以存鴻爪。”“金村古瓦幾摩挲,思簡煙雲漫自誇。十載弆藏混似夢,憑誰珍惜到官衙。”“奇絕古物久闌珊,典淨阮嚢劫夢殘。批卷墨殘添棖觸,人間聚散等閒看。”“乙未後三月八日燈右漫題,寄區。”文中所說“合眾圖書館”,是一所上海私立圖書館,創辦於上海孤島時期的1939年8月,1953年6月18日,合眾圖書館資產包括全部珍藏25萬冊圖書、15000種金石拓片捐獻給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為上海圖書館一部分。

最後談談思簡樓藏書的歸宿。據葉景葵《卷剩庵稿》載:“聞文君素松藏書,皆為孫伯淵所得,校本抄本極多。……萍鄉文素松思簡樓遺書,盡歸集寶齋。”這裡孫伯淵不是大名鼎鼎的藏書家、版本目錄金石學家孫星衍(伯淵),而是一位在蘇州和上海開店的吳縣籍書商,他的妹夫就是著名的書畫家吳湖帆弟子陸抑非。陸說他妻兄所開“集寶齋”藏書藏畫甚多,令他大開眼界。文氏生前對孫伯淵即孫星衍的金石學最為服膺,曾傾注大量心血研究並補充孫伯淵的著作《寰宇訪碑錄》;而身後文氏思簡樓藏書卻在蘇州被另外一位同名同姓的孫伯淵的集寶齋買下,陸續轉售散出。文氏成名,得前孫伯淵文字之助;文氏書散,又為後孫伯淵之攫,歷史竟然如此巧合。

1937年11月,日軍佔領上海後,文素松回到故鄉萍鄉,閒居了大約一年的時間。期間,重慶軍事委員會曾四次來電,催他速歸重慶軍訓部報到。文素松經過反復思量,最後於1938年冬到重慶。到重慶後,文素松初任重慶軍事委員會軍訓部少將部附,後任重慶黨政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濟深)總務組中將組長。1941年,文素松病逝。

參考資料:

毛靜,《近代江西藏書三十家:文素松 思簡樓》,2016年

聯發文庫,《寫銅達意寄知音》,2015年

《金石文鈔》文素松舊藏

老年喪子,心中悲涼可知。

思簡樓藏書的來源,多為其轉宦各地,悉心搜訪所得故家舊藏,日積月累,遂成百川匯海之勢。原廣東籍學者、禮部侍郎李文田的泰華樓藏書,文素松就覓得其稿本《四朝書刻紙版考》。還有一部分藏書是來自文氏家藏,文素松雖然沒有從他們那裡繼承什麼秘笈善本,但族中文獻肯定不會輕易錯過。如文廷式在甲午戰後離京南返時,以詩文送行的友朋甚多,桐城澹然就撰書有《文芸閣學士南歸詩帖》,此卷就為文素松悉心收藏。還有一種鈐有“文廷式記”的《式古堂書畫匯考》六十卷,清卞永譽輯,松竹齋抄本二冊,原系何紹基舊藏,後歸文素松,上鈐有“寅齋”、“文素松印”,書首並有文素松題識。

文素松舊藏

文素松知道普通古籍再多,還不如購藏善本,所以傾盡全力,儘量購藏一些故家流出的鈔本和稿本,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這些與文氏所藏金石拓本一起,構成了思簡樓的代表性藏書。其中重要者如後歸藏書家葉景葵(揆初)的幾種稿鈔本,“《全上古三代文》鈔本四冊,見其凡例,與嚴稿不同,上有彭甘亭印,攜歸閱一過,知非嚴輯,不知何人著作,可異也”,極具學術價值。臺北的“中央圖書館”有一部著名的善本古籍、明代金陵王洛川校刊本《新刊大宋宣和遺事》,這部書是現在各種版本《宣和遺事》的祖本,亦系文素松“民國十四年(1925)得於南海故家”,上面還有文氏大段的校記。上海圖書館藏有《春秋朔閏異同》二卷,清抄本,因系趙之謙校跋,所以彌足珍貴,也是文氏舊藏。普通之書散見於今日者,如嘉慶刻本趙紹祖《金石文鈔》十冊;無錫華恒泰稿本《紅豆山莊醫寶》一冊。

《金石文鈔》文素松舊藏

藏品種類多,金石尤精

除了藏書,文素松還熱衷於收藏其他文物,這多少讓人覺得有些“不務正業”,畢竟藏書家主要精力物力都集中在藏書上,才能有所成就。而文素松興趣實在廣泛,歷代文物都是他涉獵的對象,如得自山西某廟的十二幅唐代壁畫;明代仇英《漢宮春曉》十二條屏(今藏湖南省博物館);陝西華陰出土的《濟州刺史長這穆公楊胤墓誌》等。還有一些特色藏品,如他的瓦削片的收藏也是蔚為大觀,他甚至著有《瓦削文字譜》一書行世,在這一方面,可謂走在古文字學的前列。

《瓦削文字譜》 文素松贈文公達

孔夫子舊書網也曾以4100元的高價拍賣過一冊文氏自著《瓦削文字譜》,原因是該書為文素松簽贈其堂叔、文廷式之子文公達,而又被著名藏書家潘景鄭所得,上面有潘氏題跋手跡,所以才有此高價。

文素松在金石學方面頗有建樹,其著述也主要反映在這一方面。民國十五年(1926)年他曾刊行《寰宇訪碑錄校勘記》一卷和《補寰宇訪碑錄校勘記》二卷,此二書系孫星衍(伯淵)所著,文氏根據自己所知所見,對百年前的這位前賢名著一一加以校訂。

文素松最有名的藏品,就是《漢熹平周易石經殘碑》。

《漢熹平周易石經殘碑》局部 文素松舊藏

文素松收藏的《熹平石經》殘石,為上世紀30年代出土于河南洛陽偃師太學遺址,雙面刻字,內容為易經中《文言》、《說卦》、《家人》、《歸妹》等,其面積之大、文字之多,在當時,稱得上是有史以來我國已發現的東漢石經殘石保存最好的一塊,成為他一生最值得驕傲藏品。

《熹平石經》系享有盛譽的金石文物,相傳為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書,熹平四年(175)刻於洛陽太學。書體方整嚴謹,挺拔逋峭,開魏隸之先聲,是著名漢隸之一。原石久佚,傳世所謂舊拓者皆宋、明重刻本。據有關資料記載,石經殘石出土共有兩塊,原石下段歸書法家于右任收藏,上段歸文素松收藏。

這塊珍貴的漢碑與眾多漢瓦均在日寇侵滬時,被文氏埋藏地下,所幸躲過戰火,後歸上海圖書館藏。

交遊甚廣,能武亦能文

文素松並不以武人自居,其交遊主要集中在文人圈中。文氏以碑帖、文物收藏鑒賞名世,與清末民國金石考古學家、書畫篆刻家和社會名流諸等交往,且多有書畫來往。

文氏得《周易》殘石後,曾邀高人刻印,這位高人其實就是白石老人。事實上,齊白石還曾多次作畫贈文氏——1923年,文素松三十五大壽,齊白石特作《紫藤》立軸相贈,同時還書對聯一幅:“群把南山當高夀,君偕仙鶴作同儕”,題款有“癸亥冬十月初七,為舟虛仁弟誕辰,自作詩三首為壽,餘始知吾弟三十五矣,書此壽之。”

齊白石作《紫藤》

1928年,文素松愛子文簡在粵失跡,聞此訊,齊白石再作《阿彌陀佛》立軸贈之,勸慰文氏放寬心態,善人之家,自有佛祖保佑,這在當時無疑給失子而焦慮萬分的文氏莫大的精神安慰。此畫現藏萍鄉市博物館。

齊白石作《阿彌陀佛》文素松舊藏

後來,文素松又登門索要齊白石大作,白石老人在又作《梅花八哥》,並在此畫上提款曰:“舟虛仁兄既有餘畫藤蘿一幅,又有畫佛一尊,再三索畫此幅,餘知其非貪,實所好也。癸亥秋九月時同居京華,齊璜並記。”

齊白石作《梅花八哥》文素松舊藏

1928年時,齊白石由於就任美專講師引起不小的風波,此時文素松力排眾議,大力支持齊白石,鼓勵齊白石堅持自己的風格,並助齊白石(白石詩草)付梓。1931年,當塵埃落定,齊白石在畫壇上核心的地位得到了確立,於是齊白石為報答“前三年之雅意”,特作二十四開《山水冊》(存十二開)相贈,並在其中之一《柳浦秋殅》上題款:“吾畫山水,時流誹之。故餘幾絕筆,今有寅齋弟強余畫此,寅齋曰此冊遠勝死于石濤畫冊堆中一流也,即乞餘記之。白石。”

齊白石作《山水冊》文素松舊藏

齊白石亦在其中之一的《朝陽》上作題款:“寅齋仁弟清屬,辛未秋八月始畫此冊廿又四開,以應前三年之雅意也。友兄齊璜並記。”如下:

齊白石作《山水冊》 局部 文素松舊藏

此冊頁在2016年12月4日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上以1.955億元成交。

齊白石還曾為文素松繪一“風帆齊發圖”墨水匣,題款“舟虛仁弟清正”。

文素松舊藏

除齊白石外,文素松與羅振玉的交往也很親密,從其一封使用“上海朵雲軒制牋”書寫的信箋內容可知,他寫道“安陽之龜甲文字可否請兄代為搜集若干俾便成書,倘有可收之件請即示知。弟收藏之銅器,(尚有未拓之器,因無暇也)曾檢出拓片一份寄奉羅先生矣,亦不知收到否。弟寄旅順扶桑町三番之七八羅叔言先生收。弟深願與兄長處在一處,現未得時機,祗好待諸異日耳。匆匆順頌旅安。弟文素松書七月廿二。來信請寄宜黃廿六路總指揮部,弟日內前往也。又及。”

文素松與徐乃昌的交往,從《徐乃昌日記》“庚午[1930年]元月14日,舟虛贈其《尊人廣記》印本,舟虛自撰,譚延闓書。又贈《瓦削文字譜》,皆舟虛在洛陽金村鎮所得古瓦附釋文,並示我新得洛陽漢殘石石經、大獸牙六枚,湯陰殷虛書契至大者、雷紋者二,拓本皆獸骨。余亦藏有至大之獸骨,兩面均有文字。舟虛雲價值迂千;又示梁西參軍陳荔造象(像),並贈拓本文曰:“‘梁西參軍陳荔作侯景亂,斬賊首,結鞍入台,破賊率家屬。並詔造像十二區。’正面刻人乘馬並台形。”這段關於文素松將著作贈送給徐乃昌,又將自藏收藏的珍貴文物請徐乃昌觀看,即可見兩人關係不一般。

藏品散去,過眼雲煙

由於文素松把大部分錢花在了收藏上,因而家中經濟並不寬裕。1931年,當時任訓練總監部總監的何應欽知道他家經濟拮据,曾有意幫助他。一次,部隊要買一批戰馬,何應欽想派他到“購馬扈組”當組長(在當時這是一個大有油水可撈的肥缺),以便讓他從中撈一筆資金,文素松知道後,斷然說:“我又不是馬夫”,謝絕了何應欽的好意。

文素松又曾將個人所藏,由齊白石篆刻的“文素松印”“思簡樓”兩方印章賣給湖南省博物館。1990年《萍鄉文史資料》第十二輯載《文素松先生生平事略》一文,說文素松在南京、上海的家中有大量的文物、古籍。曾收藏從山西某寺廟買回的十二幅唐代壁畫。“1937年,抗戰爆發,素松先生唯恐文物遺失,便將一部分送給了南京博物館,一部分交給他的一位朋友,藏入地下,至今下落不明。”

清初稿本《天隱和尚語錄》 文素松舊藏

他還捐了一部分古籍給萍鄉大成圖書館(今萍鄉圖書館),其中《天隱和尚語錄》七卷二冊為國家一級孤本書。文素松收藏並賴以寫成《瓦削文字譜》一書的160餘片有文字的漢魏瓦片,據民國著名古籍版本學家潘景鄭(1907——2003)於1955年在《瓦削文字譜》扉頁用毛筆寫的一篇跋即可知曉。他寫道:“文氏思簡樓所藏古瓦削百六十餘片,十年前得諸市,滄桑而後,古歡闌珊,即捐諸合眾圖書館,以蘄永保。傾檢笈得文氏影印之本,棖觸前率餘兩絕以存鴻爪。”“金村古瓦幾摩挲,思簡煙雲漫自誇。十載弆藏混似夢,憑誰珍惜到官衙。”“奇絕古物久闌珊,典淨阮嚢劫夢殘。批卷墨殘添棖觸,人間聚散等閒看。”“乙未後三月八日燈右漫題,寄區。”文中所說“合眾圖書館”,是一所上海私立圖書館,創辦於上海孤島時期的1939年8月,1953年6月18日,合眾圖書館資產包括全部珍藏25萬冊圖書、15000種金石拓片捐獻給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為上海圖書館一部分。

最後談談思簡樓藏書的歸宿。據葉景葵《卷剩庵稿》載:“聞文君素松藏書,皆為孫伯淵所得,校本抄本極多。……萍鄉文素松思簡樓遺書,盡歸集寶齋。”這裡孫伯淵不是大名鼎鼎的藏書家、版本目錄金石學家孫星衍(伯淵),而是一位在蘇州和上海開店的吳縣籍書商,他的妹夫就是著名的書畫家吳湖帆弟子陸抑非。陸說他妻兄所開“集寶齋”藏書藏畫甚多,令他大開眼界。文氏生前對孫伯淵即孫星衍的金石學最為服膺,曾傾注大量心血研究並補充孫伯淵的著作《寰宇訪碑錄》;而身後文氏思簡樓藏書卻在蘇州被另外一位同名同姓的孫伯淵的集寶齋買下,陸續轉售散出。文氏成名,得前孫伯淵文字之助;文氏書散,又為後孫伯淵之攫,歷史竟然如此巧合。

1937年11月,日軍佔領上海後,文素松回到故鄉萍鄉,閒居了大約一年的時間。期間,重慶軍事委員會曾四次來電,催他速歸重慶軍訓部報到。文素松經過反復思量,最後於1938年冬到重慶。到重慶後,文素松初任重慶軍事委員會軍訓部少將部附,後任重慶黨政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濟深)總務組中將組長。1941年,文素松病逝。

參考資料:

毛靜,《近代江西藏書三十家:文素松 思簡樓》,2016年

聯發文庫,《寫銅達意寄知音》,2015年

《金石文鈔》文素松舊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