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吳國版“高平陵之變”,曹爽誅殺司馬懿後密謀篡位,後被丁奉誅殺

西元249年, 蟄伏已久的司馬懿突然發動高平陵政變, 誅殺曹魏宗室、輔政大臣、大將軍曹爽, 夷滅三族。 從此魏國大政落入司馬氏之手, 史稱司馬氏嬗變。 後人在感歎曹爽無能的同時, 總是想像曹爽當時要不投降與司馬懿死戰到底, 也許曹魏就不會滅亡。

西元249年司馬懿突然發動高平陵政變, 誅殺大將軍曹爽三族

在這裡小編要說, 後人還是太拿衣服了, 這不正好同時代的吳國也發生了政變, 只不過是宗室誅殺外姓權臣, 最後宗室還不是要搶皇位, 要不是萬幸最後忠臣出來誅殺之, 皇帝一樣得被拿下。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講講吳國版的高平陵之變。

1、 吳國版司馬懿的崛起

吳國版司馬懿就是權臣諸葛恪。 諸葛恪乃諸葛瑾之子、諸葛亮之侄, 從小就聰明過人深得孫權賞識, 任騎都尉, 後擔任太子孫登的幕僚, 歷任丹陽太守、威北將軍。 在吳國的頂樑柱陸遜逝世後接任陸遜的大將軍之職,

屢建功勳。

孫權臨死前鑒於繼承人孫亮年幼, 任命諸葛恪為托孤大臣之首。 於是孫亮繼位後諸葛恪開始掌握吳國的軍政大權。 諸葛恪掌握大權之後推行政治改革, 並且率軍打敗魏國取得東興大捷, 一時威望大增, 被任命為太傅、丞相, 吳國版的司馬懿橫空出世。

吳國版的權臣司馬懿——諸葛恪, 連官位都一樣——太傅

2、吳國版高平陵之變, 曹爽誅殺司馬懿

此時的諸葛恪集軍政兩大權力于一身, 一時風頭無量。 此時的他就走上了權臣篡位的標準流程。 建立軍功——進一步攫取權力——篡位, 司馬昭就是在篡位之前不顧朝臣反對發動了滅蜀之戰, 只不過還沒篡位就跪了, 便宜了兒子司馬炎。

這不西元253年,

諸葛恪為建立不不世功勳, 不顧朝臣反對大舉北伐魏國, 此戰共徵發二十萬士兵。 但怎奈做權臣光有權術還不行, 軍事上非得有兩把刷子, 就像司馬懿、劉裕等都是軍事奇才。 諸葛恪的軍事能力一般, 由於之前的東興大捷此番征戰輕敵冒進, 不想竟大敗而歸。

大敗而歸的諸葛恪威望受損, 於是便決定殺人立威, 將朝中所有對他戰敗有怨言的大臣一一誅殺。 此時想與諸葛恪爭權的宗室首領, 吳國版曹爽孫峻看到了機會。 於是孫峻鼓動皇帝趁機誅殺諸葛恪。

於是孫峻密謀在宮中布下刀斧手, 以皇帝名義招諸葛恪進宮宴會。 一般政變之前總有異樣, 這不諸葛恪頗感不安。 但是權臣嗎, 威望面子是很重要的, 諸葛恪又不像司馬懿那樣老狐狸會忍,

於是就進宮赴宴。

於是, 鴻門宴項羽沒幹成的事情孫峻幹成了。 酒過三巡, 孫峻突然跳出來大喊, 有詔誅殺逆賊諸葛恪, 於是刀斧手沖進來砍瓜切菜一樣砍了諸葛恪, 並且滅了諸葛恪的三族。 這就是吳國版高平陵政變, 如出一轍, 只不過結果正好倒過來, 宗室曹爽成功誅殺外姓權臣司馬懿, 夷滅三族。

鴻門宴上項羽沒幹成的事情, 吳國版曹爽幹成了, 諸葛恪被夷滅三族

3、 吳國版曹爽密謀造反稱帝, 為大將丁奉誅殺

吳國版曹爽孫峻誅殺諸葛恪之後, 吳國是否真的像各位網友想像的萬世基業呢?當然不是啦。 宗室孫峻誅殺諸葛恪之後, 立馬接任了諸葛恪的大將軍、丞相之職, 都督國內外軍事, 成了新的權臣。

這孫峻比諸葛恪更狠, 不但將軍政大權集於一身, 為了掌權將所有潛在對手一一誅殺, 並且到了開始殺皇帝宗室的地步, 更令人髮指的是最後竟廢立太子並刺死太子, 直接開始掌控皇位繼承。

吳國版曹爽比諸葛恪更狠,直接賜死太子,準備篡位

不久正好魏國文欽造了司馬師的反,孫峻為建軍功趁機北上伐魏,不想竟發病身死,於是其第孫郴接替他的位置,好一個吳國版的司馬師、司馬昭。不過吳國版司馬昭的運氣不行,碰到了吳國的大忠臣丁奉,丁奉配合吳國皇帝再次發動政變誅殺吳國版司馬昭——孫郴。從此吳國的軍政形勢才算穩定下來,也使吳國比蜀國多撐了十五年。

老將丁奉忠心耿耿,誅殺吳國司馬昭——孫郴,吳國從此穩定

所以各位網友,不要想像曹爽誅殺了司馬懿魏國能萬世基業,一樣的專權篡位,唯一好的大概就是皇帝還姓曹吧。不過曹爽他爹曹真只是曹操養子。

吳國版曹爽比諸葛恪更狠,直接賜死太子,準備篡位

不久正好魏國文欽造了司馬師的反,孫峻為建軍功趁機北上伐魏,不想竟發病身死,於是其第孫郴接替他的位置,好一個吳國版的司馬師、司馬昭。不過吳國版司馬昭的運氣不行,碰到了吳國的大忠臣丁奉,丁奉配合吳國皇帝再次發動政變誅殺吳國版司馬昭——孫郴。從此吳國的軍政形勢才算穩定下來,也使吳國比蜀國多撐了十五年。

老將丁奉忠心耿耿,誅殺吳國司馬昭——孫郴,吳國從此穩定

所以各位網友,不要想像曹爽誅殺了司馬懿魏國能萬世基業,一樣的專權篡位,唯一好的大概就是皇帝還姓曹吧。不過曹爽他爹曹真只是曹操養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