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咬牙幹部”沖在前

1943年, 冀南抗日根據地鬥爭異常艱苦與殘酷, 黨中央考慮到為了減輕當地人民群眾的負擔, 保存隊伍力量, 先後調出冀南軍區主力部隊撤回太行山, 劉伯承和鄧小平也多次指示把區黨委和軍區領導機關撤到平漢鐵路以西相對安全的地方。 時任冀南區黨委書記、冀南行署主任兼冀南軍區政治委員的宋任窮, 為保住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 卻下決心帶頭留下來堅守抗日根據地。

當時, 冀南地區遇到歷史上罕見的嚴重自然災害。 先是百年不遇的旱災, 白花花的鹽鹼地顆粒無收。 旱災又伴隨著蟲災,

蝗蟲一來, 如黑雲遮天蔽日, 頃刻之間寸草不留, 冀南地區近五百個村的莊稼全被蝗蟲吃掉。 日軍還放水淹地, 造成水患。 災荒過後痢疾、霍亂等瘟疫盛行, 老百姓死人無數, 有的地方甚至成了無人區。 而日軍又經常組織大規模的掃蕩、合圍、封鎖、蠶食、治安強化, 抗日根據地被嚴重分割, 與敵戰鬥頻繁。

依照根據地的實際情況, 宋任窮指示區黨委、行署以及軍區的後勤機關都轉入後方。 他帶領留下來的不足二百人的少數機關幹部和直屬隊堅守根據地。 他們商定, 一旦發現敵情就分成兩股, 各自為戰。 當時, 由於戰鬥頻繁, 無論幹部還是戰士都穿便衣, 宋任窮他們隔一兩天就要轉移駐地, 幹部戰士都睡在一個房子裡打地鋪。

晚上睡覺時, 衣不解帶, 槍不離身, 隨時應戰。

部隊一方面要隨時打仗, 一方面要解決吃飯問題。 宋任窮帶領幹部戰士深入群眾, 積極組織生產自救。 那時候沒有食鹽, 大家就把鹽鹼地上的硝鹽刮起來, 放在缸子里加水熬了當鹽吃, 苦得難以下嚥。 沒有糧食, 牲口也都餓死了, 只好組織人拉犁。 宋任窮和大家一起拉犁耕地, 八個人拉一個犁, 每天耕三畝地。 餓著肚子代替牲口拉犁, 那滋味真不好受。 開始的時候, 為了加油鼓勁, 大家有說有笑, 可是過個把鐘頭, 情形就不同了, 說笑聲沒有了, 歌聲也沒有了。 等到天黑收工時, 簡直一步也走不動了。 由於長期耕地, 宋任窮累得一再吐血。 由於缺乏營養和得不到及時治療, 宋任窮一條腿的前面全爛了。

他咬著牙, 依然帶領大家堅持生產自救。 他拖著虛弱的身體, 走遍附近的村村縣縣, 佈置工作, 發動群眾, 堅持抗戰。

正是憑著頑強的革命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 發揚吃大苦耐大勞的光榮傳統, 宋任窮率領幹部戰士和冀南人民咬緊牙關一起度過最艱難的時期。 冀南老百姓親切地給了他一個稱呼:“咬牙幹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