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孫權晚年究竟幹了哪些不得人心的事?

南宋詞人辛棄疾是孫權的鐵杆粉絲, 他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寫道廣年少萬兜鍪, 坐短江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又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道:“千古江山, 英雄無覓, 孫仲謀處。 ”詞人懷著崇敬的心情, 表達了對三國吳主孫權的渴望、讚美之情。

孫權也的確有值得人們讚揚的本事, 他十五歲繼兄長孫策之位為東吳之主, 面臨著重重的困難, 易中天先生把它概括為八個字“年幼、勢孤、內憂、外困”, 孫權憑著他的頑強意志、知人善用、審時度勢, 縱馬江東, 先後取得了赤壁之戰、荊州之戰、彝陵之戰的輝煌勝利,

建立了與曹魏、蜀漢鼎立的東吳帝國, 鞏固和發展了父兄基業, 撐起了江東一片亮麗的天空。

然而, 就是這樣一位胸懷大志、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到了晚年卻變得多疑猜忌、冷酷無情, 多開殺戒。 陳壽對晚年的孫權是這樣評價的廣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

暨臻末年, 彌以滋甚。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孫盛也說廣權年老志衰, 讒臣在側, 廢嫡立庶, 以妄為妻, 可謂多涼德矣;而偽設符命, 求福妖邪, 將亡之兆, 不亦顯乎。 ”裴松之在注釋這段歷史時也認為孫權晚年橫廢無罪之子, 確是禍亂的開始。

那麼, 孫權晚年究竟幹了哪些不得人心的事?

廢太子, 殺魯王。 孫權的第三個兒子孫和立為太子, 第四個兒子魯王孫霸覬覦太子之位, 兩人鬧了起來, 結果孫和被廢, 孫霸被賜死。 這開了個極不好的頭, 孫權死後, 為爭奪皇位, 皇族之間你殺我, 我又殺你, 一片血雨腥風, 極大地動搖了江東的基業。

逼死陸遜。 彝陵之戰, 陸遜以自己的足智多謀打敗了劉備, 挽救了江東, 後來又擔任了吳國的第三任丞相, 在太子之爭中, 他是堅決站在太子孫和這一邊的, 惹得利、權彳艮不高興, 陸遜不斷受到孫權的責備, 以致憤恚致死。

重用奸佞小人。 任用呂壹為中書, 典校諸官府及州郡文書, 呂壹因此逐漸作威作福, 毀短大臣, 排陷無辜, 製造了無數的冤假錯案, 搞得朝中大臣噤若寒蟬、人人自危。

每每讀到這裡, 總要扼腕長歎, 慨歎孫權的“晚節不保”, 孫權晚年的所作所為給他英雄的一生抹上了極不光彩的一筆, 也是他帝王生涯的一大瑕疵, 和他早期的雄姿英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實在有損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光輝形象。

孫權晚年的變化固然有他自己性格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還是封建專制制度的種種弊端造成的。晚年的孫權江東基業牢固,三國鼎立已成,又稱了帝,生殺予奪集於一身,天下唯我獨尊,誰敢反對,就會招來殺身之禍。沒有約束的權力,只會膨脹到無邊無際,人就會變得剛愎自用、冷酷無情。歷史上一些皇帝的晚年跟孫權有著驚人的相似,比如,秦始皇、漢武帝、唐明皇等,他們哪一個不是雄才大略?哪一個早期不都廣開言路、銳意進取,于社稷有功,於蒼生有恩?但到晚年卻無一例外地變得專制、冷酷、濫殺無辜,給國家給百姓帶來了深重災難。

孫權晚年的變化固然有他自己性格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還是封建專制制度的種種弊端造成的。晚年的孫權江東基業牢固,三國鼎立已成,又稱了帝,生殺予奪集於一身,天下唯我獨尊,誰敢反對,就會招來殺身之禍。沒有約束的權力,只會膨脹到無邊無際,人就會變得剛愎自用、冷酷無情。歷史上一些皇帝的晚年跟孫權有著驚人的相似,比如,秦始皇、漢武帝、唐明皇等,他們哪一個不是雄才大略?哪一個早期不都廣開言路、銳意進取,于社稷有功,於蒼生有恩?但到晚年卻無一例外地變得專制、冷酷、濫殺無辜,給國家給百姓帶來了深重災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