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末代皇妃李玉琴的“軍營生活”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作為日本傀儡政權的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倉皇出逃。

8月16日晚, 他在發表了一番"iJl0諭”之後, 帶著弟弟溥傑, 三妹夫、五妹夫以及一幫族侄、隨從, 以及“皇后”婉容、“貴人”李玉琴、溥傑的妻子和溥儀的乳母等重00多人, 在日本人的協助下乘飛機到達臨江大栗子溝煤礦。 兩天后, 日方又突然讓他們坐飛機逃到通化機場, 準備轉機逃往日本。

到達通化時, 天已放亮, 這一行人分乘兩架飛機飛上了藍天。 原定飛機要降落平壤, 然後轉飛日本, 沒想到飛機半路卻轉向了瀋陽。 在瀋陽機場, 溥儀成了蘇聯人的俘虜, 並被押送到蘇聯。

溥儀被捕後, 蘇軍沒有將“皇后”、“貴人”等家眷一起帶走, 而是將她們扔在了大栗子溝這個與朝鮮一江之隔的深山老林裡。

被八路軍收留 怕跟小戰士搭話

這些內眷們平時不勞動, 求生能力又差, 他們在極度恐慌中度過了百十來天。 後來, 他們終於熬不住了, 就派出一個代表向國民黨求救, 並花了大量的錢讓一支國民黨雜牌軍把他們護送到了臨江縣城。 在臨江待了不久, 八路軍部隊大舉開進。 經過幾天戰鬥, 八路軍解放了臨江縣城。 八路軍隊對他們進行了妥善的安置,

這些奔逃了幾十天的皇室貴族和下人們終於開始過上安穩日子了。

臨江剛解放的時候, 一些八路軍戰士聽說附近住著大清帝國的“娘娘”, 十分好奇, 紛紛前來觀看。 但是當他們看到“真娘娘”婉容是個大煙鬼, 而且精神失常, 見到戰士就胡言亂語,

大家非常失望。

不久, 大家又去看“貴人”李玉琴。 李玉琴是愛新覺羅, 溥儀的第四位妻子。 當時她剛17歲, 人長得年輕漂亮, 吸引了不少八路軍戰士駐足觀看。 開始, 大家誰都不敢說話, 戰士看了一眼就跑, 李玉琴見到男人也是嚇得沒處躲。 後來隨著交流的增多, 偶爾也開始搭話了。

一次, 一個小戰士大膽地問她, 身上的毛衣是誰織的, 李玉琴說是自己織的。 第二天小戰士又來了, 問她可不可以給自己織一件。 李玉琴被這個要求嚇壞了, 趕緊去問溥儀的二姐。 按“宮中”規定, “貴人”不能跟陌生男人搭話, 所以她遭到二姐一頓嚴厲的喝斥。 此後, 她再沒敢見那個小戰士。

和富兵同桌吃飯 主動學革命歌曲

1945年農曆臘月中旬, 八路軍先後把想回家的太監和宮女就地解散, 然後把李玉琴和婉容等部分人送到了通化。

在通化的八路軍司令部裡, 部隊領導很熱情地接待了她們, 並給她們安排了住處。

生活上, 李玉琴每天要和八路軍戰士一起用飯。 她開始時很不適應跟一群軍人吃飯, 總是躲躲閃閃的。 後來八路軍戰士就教育她說,八路軍男女平等,一塊吃飯,一塊娛樂。

後來李玉琴還是大膽向部隊反映自己有不安全感,隊伍馬上派了幾個人在她們住處的門外安排了崗哨,這讓李玉琴覺得共產黨的軍隊是一個很好說話的隊伍,因此每次吃完飯就主動與大家多聊一會兒。後來她回憶說:“當官的沒有架子,而且對小兵是那麼和善;小兵在長官面前也隨便說說笑笑,好像一家人,根本看不出官兵區別……此前不敢想像會有這麼好的軍隊。”

李玉琴與官兵交往多了,也開始放下“貴人”架子,跟八路軍說說笑笑。後來,她還學會了打撲克、下跳棋。李玉琴頭腦比較聰明,她甚至還學會了打一手難度比較大的腰鼓。有時她還跟著隊伍一起唱革命歌曲。她的嗓子好,聲音婉轉動聽。遇到高興的事情,大家都推舉她唱歌。她後來說,這是她有生以來最快樂的時光,她從革命隊伍中感受到了很多很多的樂趣。

八路軍司令何長工雖然很忙,但也經常抽空去看望她們,並送去糖果等慰問品。何長工經常跟李玉琴拉家常,問她家中有什麼人,都做什麼工作。何趁機開導她:“你們不是一個階級(指跟溥儀),他是皇帝,你是窮苦人家的姑娘,把你選進宮不過是當他的玩物而已。”何長工還向她講窮人鬧革命的故事,講起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賀龍等人的事蹟,繪聲繪色地講楊靖宇的戰鬥故事。

流彈擊中臉部 主動淘米炒菜

1946年正月初一早晨五六點鐘,李玉琴突然被一陣聲音驚醒。原來是關押在對面大院的日軍俘虜發生暴亂。為了安全起見,八路軍早已守在門口,並要求屋裡的人不准亂動。

天亮以後,突然一陣急促的槍聲傳來,隨後一發炮彈打在司令部辦公樓對面的房頂上。炸彈的彈片炸傷了溥儀的乳母。李玉琴趕緊貼著玻璃窗戶朝對面觀望,剛好趕上一顆子彈打過來,啪的一聲擊碎了玻璃。李玉琴頓時被碎玻璃片劃得滿臉是血。一位八路軍戰士馬上把她扶到了後樓。何長工讓自己的衛生員給她包紮傷口,隨後又請了一名日本醫生會診。日本醫生說,“貴人”臉上沒有彈片,休養幾天就會好了,但實際上,一塊彈片在李玉琴臉上一直藏到1966年才被發現並取出。

經歷這次戰鬥後,八路軍把所有住在司令部的溥儀家眷和部下統一安排在一棟樓裡。偽滿“皇室”人員逃離長春時,帶了一大幫做飯、洗衣的太監、嬤嬤和僕人。開始在臨江、通化的日子,他們的等級觀念十分嚴重,“皇后”和主管太監動輒打罵下人。為了灌輸平等思想,何長丁命令他們輪流做飯,不得再分主僕。輪到李玉琴做飯那天,她像當年在娘家一樣,劈柴挑水,淘米炒菜,什麼都幹,對人也和和氣氣。她還主動照顧病中的婉容,為她洗被褥,按時喂藥。

她的這些變化得到八路軍幹部的多次表揚和肯定,而對於偽滿那些頑固分子,李的行為無疑是亂了綱常。一個太監冷嘲熱諷地說:“貴人真能幹,以後回到宮裡可以自己做飯了。”

“貴人”當上國家幹部

後來,東北聯軍解放了長春。1946年4月,李玉琴和偽滿內眷被八路軍送回了長春,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員先行解散,而李玉琴等一些主要人物必須有一定的程式才能妥善安置,所以她隨八路軍到長春後並沒有被通知馬上回家。

在部隊裡陸續有:幹部找她談話。談話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李玉琴表明立場,與溥儀離婚,否則她身背的“封建餘孽”的罪狀很難讓她生活得更好。但是李玉琴死活不答應,認為好女不嫁二夫,八路軍官員見狀只好暫時作罷。

後來,八路軍又找來李玉琴的父親,勸說女兒改變主意。在—番深刻的思想教育下,李玉琴最終淚流滿面、極不情願地寫了“離婚聲明”,並且還要了一件溥儀的大衣留作紀念。李玉琴當時沒有把與溥儀離婚看成是一件:可以影響到一生的事情。直到後來,她經過一番思想鬥爭,還是毅然決然地跟溥儀打官司,堅決要求離開溥儀,向封建傳統正式告別。

1956年6月,李玉琴被調入長春市圖書館工作,第二年5月與溥儀正式離婚。1958年,她與吉林省廣播電臺一工程師黃毓庚結婚。文革期間,她因為曾作過溥儀的貴人而受到迫害。

李玉琴一直沒有忘記何長工對她的關心和教誨。1986年4月,她把自己寫的一本書送給何長工。何長工看了後深情地對她說:“你終於從‘皇室’解放出來了,從昔日的‘福貴人’到今天的國家幹部,這需要一場多麼深刻的思想革命啊!”

李玉琴也對黨的教育感激不盡。她說,在溥儀的後妃中,她比婉容(在顛沛流離中死去)、文繡和譚玉齡的命運都好,是新中國改變了她的命運。2001年4月24日,在患肝硬化6年後,李玉琴在長春去世,時年73歲。

後來八路軍戰士就教育她說,八路軍男女平等,一塊吃飯,一塊娛樂。

後來李玉琴還是大膽向部隊反映自己有不安全感,隊伍馬上派了幾個人在她們住處的門外安排了崗哨,這讓李玉琴覺得共產黨的軍隊是一個很好說話的隊伍,因此每次吃完飯就主動與大家多聊一會兒。後來她回憶說:“當官的沒有架子,而且對小兵是那麼和善;小兵在長官面前也隨便說說笑笑,好像一家人,根本看不出官兵區別……此前不敢想像會有這麼好的軍隊。”

李玉琴與官兵交往多了,也開始放下“貴人”架子,跟八路軍說說笑笑。後來,她還學會了打撲克、下跳棋。李玉琴頭腦比較聰明,她甚至還學會了打一手難度比較大的腰鼓。有時她還跟著隊伍一起唱革命歌曲。她的嗓子好,聲音婉轉動聽。遇到高興的事情,大家都推舉她唱歌。她後來說,這是她有生以來最快樂的時光,她從革命隊伍中感受到了很多很多的樂趣。

八路軍司令何長工雖然很忙,但也經常抽空去看望她們,並送去糖果等慰問品。何長工經常跟李玉琴拉家常,問她家中有什麼人,都做什麼工作。何趁機開導她:“你們不是一個階級(指跟溥儀),他是皇帝,你是窮苦人家的姑娘,把你選進宮不過是當他的玩物而已。”何長工還向她講窮人鬧革命的故事,講起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賀龍等人的事蹟,繪聲繪色地講楊靖宇的戰鬥故事。

流彈擊中臉部 主動淘米炒菜

1946年正月初一早晨五六點鐘,李玉琴突然被一陣聲音驚醒。原來是關押在對面大院的日軍俘虜發生暴亂。為了安全起見,八路軍早已守在門口,並要求屋裡的人不准亂動。

天亮以後,突然一陣急促的槍聲傳來,隨後一發炮彈打在司令部辦公樓對面的房頂上。炸彈的彈片炸傷了溥儀的乳母。李玉琴趕緊貼著玻璃窗戶朝對面觀望,剛好趕上一顆子彈打過來,啪的一聲擊碎了玻璃。李玉琴頓時被碎玻璃片劃得滿臉是血。一位八路軍戰士馬上把她扶到了後樓。何長工讓自己的衛生員給她包紮傷口,隨後又請了一名日本醫生會診。日本醫生說,“貴人”臉上沒有彈片,休養幾天就會好了,但實際上,一塊彈片在李玉琴臉上一直藏到1966年才被發現並取出。

經歷這次戰鬥後,八路軍把所有住在司令部的溥儀家眷和部下統一安排在一棟樓裡。偽滿“皇室”人員逃離長春時,帶了一大幫做飯、洗衣的太監、嬤嬤和僕人。開始在臨江、通化的日子,他們的等級觀念十分嚴重,“皇后”和主管太監動輒打罵下人。為了灌輸平等思想,何長丁命令他們輪流做飯,不得再分主僕。輪到李玉琴做飯那天,她像當年在娘家一樣,劈柴挑水,淘米炒菜,什麼都幹,對人也和和氣氣。她還主動照顧病中的婉容,為她洗被褥,按時喂藥。

她的這些變化得到八路軍幹部的多次表揚和肯定,而對於偽滿那些頑固分子,李的行為無疑是亂了綱常。一個太監冷嘲熱諷地說:“貴人真能幹,以後回到宮裡可以自己做飯了。”

“貴人”當上國家幹部

後來,東北聯軍解放了長春。1946年4月,李玉琴和偽滿內眷被八路軍送回了長春,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員先行解散,而李玉琴等一些主要人物必須有一定的程式才能妥善安置,所以她隨八路軍到長春後並沒有被通知馬上回家。

在部隊裡陸續有:幹部找她談話。談話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李玉琴表明立場,與溥儀離婚,否則她身背的“封建餘孽”的罪狀很難讓她生活得更好。但是李玉琴死活不答應,認為好女不嫁二夫,八路軍官員見狀只好暫時作罷。

後來,八路軍又找來李玉琴的父親,勸說女兒改變主意。在—番深刻的思想教育下,李玉琴最終淚流滿面、極不情願地寫了“離婚聲明”,並且還要了一件溥儀的大衣留作紀念。李玉琴當時沒有把與溥儀離婚看成是一件:可以影響到一生的事情。直到後來,她經過一番思想鬥爭,還是毅然決然地跟溥儀打官司,堅決要求離開溥儀,向封建傳統正式告別。

1956年6月,李玉琴被調入長春市圖書館工作,第二年5月與溥儀正式離婚。1958年,她與吉林省廣播電臺一工程師黃毓庚結婚。文革期間,她因為曾作過溥儀的貴人而受到迫害。

李玉琴一直沒有忘記何長工對她的關心和教誨。1986年4月,她把自己寫的一本書送給何長工。何長工看了後深情地對她說:“你終於從‘皇室’解放出來了,從昔日的‘福貴人’到今天的國家幹部,這需要一場多麼深刻的思想革命啊!”

李玉琴也對黨的教育感激不盡。她說,在溥儀的後妃中,她比婉容(在顛沛流離中死去)、文繡和譚玉齡的命運都好,是新中國改變了她的命運。2001年4月24日,在患肝硬化6年後,李玉琴在長春去世,時年73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