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讀資治通鑒劄記504 組織民眾,我們有長久的歷史經驗

臣又聞古之制邊縣以備敵也, 使五家為伍, 伍有長, 〔長, 知兩翻。 〕十長一裡, 裡有假士, 四裡一連, 連有假五百, 十連一邑, 邑有假候, 〔服虔曰:假, 音假借之假。 五百, 帥名也。 師古曰:假, 大也, 工雅翻。 仲馮曰:假, 服說是。 古者戍皆有期, 代則不置。 古曰假, 謂其權設;猶假司馬之類, 亦非常置也。 餘謂五百, 即後所謂伍伯也。 賈公彥曰:伍伯者, 漢制, 五人為伍;伯, 長也。 沈約曰:舊說, 古者君行師從, 卿行旅從;旅者, 五百人也, 今諸官府至郡各置五百四, 以象師從、旅從, 依古義也。 候, 即軍候也。 〕【按:這其實是在談百姓留下來以後的組織工作。

怎麼樣讓這些老百姓成為一個具有戰鬥力的作戰組織, 這才是根本目的。 而根本的思路還是把老百姓組織起來。 這種徹底的, 全面的動員底層老百姓的做法, 在思想上就是全民皆兵的思想。 而能做到這一點, 我們也得說明漢王朝此時具有著強大的動員能力和號召能力。 史書上當然是一句話, 但是落實到現實我們可以想見工作量該多麼大。 這其實從反面也可以看出此時的漢王朝家底比較厚實, 否則這麼大的動作, 難以完成。 這裡類似後代的保甲制度。 】皆擇其邑之賢材有護、〔師古曰:有保護之能者也。 〕習地形、知民心者【按:擇人的條件。 這些人是基層的帶頭人。 有一定的軍事經驗, 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威望。 】;居則習民於射法,
出則教民于應敵【按:基層帶頭人的工作職責。 特別提到了射箭。 】。

故卒伍成於內, 則軍政定於外【按:這句話是個基本的成果評價。 】。 服習以成【按:服從的習慣一旦養成。 】, 勿令遷徙【按:勞動力和戰鬥力和土地相結合。 這其實就是限制人的遷徙自由。 是漢王朝對勞動者的人身的控制。

因為要讓這些邊疆的人抵禦匈奴。 所以不要看寫的多麼好, 多麼溫情脈脈。 】, 〔師古曰:各守其業也。 〕幼則同遊, 長則共事。 〔長, 知兩翻。 〕夜戰聲相知, 則足以相救;晝戰目相見, 則足以相識;驩愛之心, 足以相死【按:這還是說只要朝夕相伴就會產生團結一致的思想。 就會打敗匈奴。 至於是否真的打敗則另當別論。 而保甲制度+固守土地的制度, 其自然就會得出可以產生團結一致的戰鬥精神的概念。 下面的幾句話就都是補充了。 可以算是本小節的另一層。 】。 如此而勸以厚賞, 威以重罰, 則前死不還踵矣。 〔師古曰:還踵, 迴旋其足也。 還, 音旋。 〕【按:即使這樣, 老爺們也是不放心, 還要提出重賞和重罰。 】所徙之民非壯有材者,
但費衣糧, 不可用也【按:這是對遷徙的百姓定的標準。 】;雖有材力, 不得良吏, 猶亡功也【按:再次強調了基層幹部的重要性。 這最後兩條屬於補充說明。 下面的話應該算是這篇奏疏的補充內容。 】。 〔亡, 古無字通。 〕

陛下絕匈奴不與和親【按:看來和親的事情在漢文帝時期應該有過一段時間的廢止。

這當然是漢文帝覺得自己有點實力了。 】, 臣竊意其冬來南也;〔師古曰:意, 儗也。 〕壹大治【按:謂狠狠地懲治匈奴一下。 】, 則終身創矣。 〔師古曰:創, 懲艾也;初亮翻。 〕欲立威者, 始於折膠;〔蘇林曰:秋氣至, 膠可折, 弓弩可用;匈奴常以為候而出軍。 折, 而設翻。 〕來而不能困, 使得氣去, 〔師古曰:使之得勝, 逞志氣而去。 〕後未易服也【按:這是說對短期內的防禦不做樂觀打算。 】。 "〔易, 以豉翻。 〕

錯為人陗直刻深,〔師古曰:陗,與峭同。陗,謂峻陗也;章笑翻。韋昭曰:岸高曰峭。臣瓚曰:陗,峻陗。〕【按:也是晁錯文章的風格。但經過司馬光一刪改,就沒有了。陗直在於行文細膩而乾淨,細節也是重要的,沒有廢話。刻深,毋寧說是深刻,在於把握了最無可辯駁的道理:利益。刪改之後則渾樸的多了。深度不那麼明顯了。當然,大道理還在。只是文風變了。很多細節的東西在宋代也許沒有必要了,比如對於匈奴生活習性的介紹,對於不同地形所適應的不同兵種戰法的介紹,但是我們得說在晁錯的時期,那還是有必要的,因為那都是當時認真研究的結果。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那些都必然是研究匈奴的結果,而那些正是後面晁錯的建議的理論基礎。我們很難說那些細節不重要。但是到了司馬光時期,這些已經變得無所謂了。所以我想這應該是刪減的原因之一。 還是原文美。】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師古曰:言其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之盛物也。〕

錯為人陗直刻深,〔師古曰:陗,與峭同。陗,謂峻陗也;章笑翻。韋昭曰:岸高曰峭。臣瓚曰:陗,峻陗。〕【按:也是晁錯文章的風格。但經過司馬光一刪改,就沒有了。陗直在於行文細膩而乾淨,細節也是重要的,沒有廢話。刻深,毋寧說是深刻,在於把握了最無可辯駁的道理:利益。刪改之後則渾樸的多了。深度不那麼明顯了。當然,大道理還在。只是文風變了。很多細節的東西在宋代也許沒有必要了,比如對於匈奴生活習性的介紹,對於不同地形所適應的不同兵種戰法的介紹,但是我們得說在晁錯的時期,那還是有必要的,因為那都是當時認真研究的結果。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那些都必然是研究匈奴的結果,而那些正是後面晁錯的建議的理論基礎。我們很難說那些細節不重要。但是到了司馬光時期,這些已經變得無所謂了。所以我想這應該是刪減的原因之一。 還是原文美。】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師古曰:言其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之盛物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