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堅持使用艾灸療法,戰勝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 是鼻腔粘膜的變應性疾病, 並可引起多種併發症。 過敏性鼻炎是鼻炎中最常見的類型。 以鼻癢、噴嚏、鼻分泌亢進、鼻粘膜腫脹等為主要特點。 此病症比較難治癒, 成為千萬患者的心頭之愁。 一到秋冬季節, 此病便變得肆無忌憚, 困擾著萬千患者。

在中醫看來, 過敏性鼻炎實際是身體有寒。 西醫稱之為過敏是因為很多外因導致打噴嚏, 實際是身體在排出寒氣, 那麼寒氣是哪裡來的?這與長期吃冷飲、吹空調、穿的少、愛熬夜、腿部受寒等因素有關。 打噴嚏是人自我保護排出寒氣的過程, 也就在提醒你有寒。 過敏性鼻炎還會伴有鼻子幹癢、眼角癢、上齶癢、鼻塞、流清涕的症狀, 有些人還會流鼻血。

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 一般都會是特稟性體質, 也稱為過敏性體質, 對外界的環境刺激比較敏感。 小編多年從事艾灸行業, 也遇到過很多過敏性鼻炎患者, 這些人大多數通過藥物治療後, 當時見效, 但是一段時間後又復發, 反反復複的不能痊癒。 甚至有人還做了手術, 也並沒有多大的效果。 最後或許是迫於無奈,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選擇了艾灸這個方法。 其中一些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各種原因不能堅持, 放棄;也有一部分人堅持了下來, 並得到了一定的療效。

其實艾灸文化之所以流傳至今, 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並不是說說而已, 它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使用艾灸療法治療和調理某些病症, 不能靠一時之急, 而要循序漸進, 任何病症並不是一觸即發的,

調理疾病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 所以使用艾灸調理, 一定要有耐心!用艾灸療法系統調理過敏性鼻炎, 需要對症以下六大穴位:上星穴、印堂穴、迎香穴、肺俞穴、大椎穴和神闕穴。 今天灸哥給大家逐一介紹每個穴位的位置及功效。

1 上星穴

上星穴位於人體頭部, 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 上星穴歸屬督脈, 艾灸此穴有緩解治療頭痛、目眩、目赤痛、角膜炎、近視、前額神經痛、鼻炎、鼻塞、鼻出血等作用。 該穴主治鼻塞不通, 穴位高處可及星辰, 故名上星。

2 印堂

印堂穴位於前額部, 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 印堂穴歸屬督脈, 艾灸此穴有清頭明目、通鼻開竅, 治療高血壓、失眠、鼻炎、感冒精神乏力等作用。

3 迎香

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在鼻翼兩旁,有一個凹陷點,按壓的時候有一些酸脹的感覺。香穴歸屬手陽明大腸經,艾灸此穴有預防治療感冒、鼻炎、鼻竇炎、鼻出血、牙痛等作用。

4 肺俞穴

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二指寬)處,在身柱穴旁一寸半的地方,正好是在第三胸椎下面旁開一寸半,也就是第三胸椎和肩胛骨之間。肺俞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艾灸此穴有止痰,治療咳嗽氣喘、吐血、支氣管炎、皮膚瘙癢等作用。肺開竅於鼻,鼻子的問題,根源在肺。而肺俞是肺的俞穴,是肺部精血輸注於背部的穴位,艾灸肺俞穴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過敏性鼻炎的問題。

5 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大椎穴歸屬督脈,艾灸此穴有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等作用。

6 神闕穴

神闕穴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艾灸此穴有使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等作用。

為什麼最後要加大椎穴和神闕穴呢?因為經常艾灸這兩個穴位,可以提高人體的抵抗力。過敏性鼻炎患者之所以會出現過敏,很大原因就是自身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和抵抗力不足,從而導致了過敏反應。

以上穴位,每天每個穴位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20分鐘,每週休息一天。有所好轉後,可以減少為一周3至4次,每次每穴10-20分鐘左右。平時注意保暖並進行適量的運動。穴位的艾灸順序應自上而下,自內而外,如果有時間,最後可艾灸足部湧泉穴,避免上火。灸哥希望所有過敏性鼻炎患者早日康復!

艾灸期間不應著風受涼,保持平和情緒。飯飽酒後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後毛孔舒張,故半小時內不宜洗澡,避免寒氣趁虛而入。艾灸一向是慢功出奇效,無論是養生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堅持。如果沒有艾灸條件,可以每日按揉相應的穴位,也有一定的效果。中醫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們國人共同去挖掘!

3 迎香

迎香穴位於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釐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在鼻翼兩旁,有一個凹陷點,按壓的時候有一些酸脹的感覺。香穴歸屬手陽明大腸經,艾灸此穴有預防治療感冒、鼻炎、鼻竇炎、鼻出血、牙痛等作用。

4 肺俞穴

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二指寬)處,在身柱穴旁一寸半的地方,正好是在第三胸椎下面旁開一寸半,也就是第三胸椎和肩胛骨之間。肺俞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艾灸此穴有止痰,治療咳嗽氣喘、吐血、支氣管炎、皮膚瘙癢等作用。肺開竅於鼻,鼻子的問題,根源在肺。而肺俞是肺的俞穴,是肺部精血輸注於背部的穴位,艾灸肺俞穴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過敏性鼻炎的問題。

5 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大椎穴歸屬督脈,艾灸此穴有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等作用。

6 神闕穴

神闕穴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艾灸此穴有使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等作用。

為什麼最後要加大椎穴和神闕穴呢?因為經常艾灸這兩個穴位,可以提高人體的抵抗力。過敏性鼻炎患者之所以會出現過敏,很大原因就是自身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和抵抗力不足,從而導致了過敏反應。

以上穴位,每天每個穴位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20分鐘,每週休息一天。有所好轉後,可以減少為一周3至4次,每次每穴10-20分鐘左右。平時注意保暖並進行適量的運動。穴位的艾灸順序應自上而下,自內而外,如果有時間,最後可艾灸足部湧泉穴,避免上火。灸哥希望所有過敏性鼻炎患者早日康復!

艾灸期間不應著風受涼,保持平和情緒。飯飽酒後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後毛孔舒張,故半小時內不宜洗澡,避免寒氣趁虛而入。艾灸一向是慢功出奇效,無論是養生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堅持。如果沒有艾灸條件,可以每日按揉相應的穴位,也有一定的效果。中醫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們國人共同去挖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